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次机遇-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儿我还给载涛保荐了一份差事——禁卫军编练考察大臣,去德国考察人家是怎么练的。”奕劻继续提点着这个儿子,“皇上亲政,他这几个兄弟肯定是要重用的,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你阿玛的保荐一来给皇上长了面子,二来给了载涛好处。你瞧怎么样?我一说,皇上连句异议都没有,直接就准了。”
“就没人反对?”
“反对?张南皮肯定是反对的,但这老狐狸知道皇上的心思,没站出来唧唧歪歪,算他聪明。你猜谁跳出来了?溥颋!他礼部尚书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就让皇上给拿下了,换了荣庆。”
“那学部的位置?能不能在皇上面前为我活动一下?”载振自从辞了农工商部尚书后,已经在家赋闲许久。
“你?”奕劻扫视了他一眼,“别瞎忙活,荣庆的位置让严修顶了。你给我争气点,少说少动,静观其变比什么都强。上次若不是你个兔崽子惹事,你阿玛会和岑云阶闹得这么僵?下一步还得和你徐叔再商议商议,看还有什么高招?”
有人得意忘形,有人懊丧万分。载泽一回到镇国公府就骂骂咧咧,谁劝也不听,书房里的桌椅倒是遭了殃。门房通报邮传部侍郎盛宣怀求见时,他还是余怒未消,挥手道:“不见!”
“泽公,还在生闷气?”说是不见,但门房老早就收盛宣怀的门包,还是把他请了进来。
载泽也不以为意,只说:“我就没想明白,千年的咸鱼还能翻身?今儿早朝你看见了没有,多嚣张,多……”
“泽公,你且宽心,那是暂时的。庆王爷的脾气我太了解了,他要是不收这个……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盛宣怀用手比划了元宝的模样。
“可老这么守着也不是个办法,咱们得主动,得想法子进攻,要打得他招架不住、认输讨饶为止!”
“办法不是没有,我前几次说过的——倒庆必先倒陈,倒陈又需先倒梁,梁士诒的头一号心腹便是津浦路北段总办李德顺,我们可以在这个上面作文章。”
载泽一听来了劲:“啥文章?”
“他屁股底下不干净,丑事太多了!”
“可这会牵连到杨莲府!”
“就是要牵连到杨士骧!”盛宣怀附在载泽耳边密语,“直接攻梁,解气是解气,但未免太过直露,一旦扯到杨士骧,事情便有了两说。咱们明着打杨士骧,实际上打陈璧和梁士诒,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妙!事不宜迟,劳烦盛公前去布置,我就不出面,只说是我的意思便可。”
走出镇国公府,老谋深算的盛宣怀一脸得色——这帮亲贵实在是太嫩了,这就手段给我提鞋都不配,还想倒庆?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四十五章 不虚此行
 更新时间:2008…8…23 17:39:56 本章字数:4335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
……
紫禁城里,长春宫外。
良弼领着荷枪实弹的御前侍卫们紧紧包围住了整座大殿,御前侍卫们的武器已经按皇帝的意见换成了清一色的毛瑟手枪,威武且雄壮。
组建禁卫军的上谕刚刚下达,但良弼早已开始组建精干的御前卫队。这其中,有铁良当时留下来的20名卫兵,有他在京旗常备营时就发掘出来的精锐,还有就是经过挑选的大内侍卫。按皇帝的设想,所有的御前侍卫将来都要被整合到禁卫军中去,而皇帝的贴身卫队,则应由御前侍从武官所统御。
以禁卫军会办大臣的身份担任这正三品的御前侍从武官似乎有些屈就,但忠心耿耿的良弼却认为是皇帝最大的恩典——皇帝将性命都交给了你,还有比更高的信任么?虽然,铁良对他有知遇之恩,虽然铁良已经旁敲侧击地问过他好几次有关宫禁大火的原因。但良弼只以神迹来告知——他愿意将这个秘密永远埋藏心底。
御前侍从武官名声显赫,工作职责却也非常累人,不仅意味着要全面负责宫禁安全,还要随时听候皇帝的命令去执行一些秘密任务。林广宇的内心非常过意不去,很想找个人减轻良弼的压力。比如蒋方震,这是良弼所信任的第一号心腹,又比如蔡锷,他既是梁启超的高足,又为梁启超所极力推荐。但均为良弼所拒绝,他告诉皇帝,这两人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学问人品、军事技能绝对出类拔萃,但担当御前侍从武官却是对人才的浪费,他们更适合在编练禁卫军时发挥所长。
良弼的用人标准只有一条: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如果不是,哪怕地位再是崇高,关系再是过硬他也不买账,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选拔了不少的军事人才——民国历史上那些大放异彩的优秀军事人才,很多都得益于良弼的举荐,而且他对有本事的人也绝不妒忌。
侍卫们包围着的长春宫里,正在发生着一桩大事——内务府大臣世续亲自率领敬事房太监群对长春宫进行发掘,因为传说地底下埋有老佛爷的私房钱。
皇帝在目不转睛地查看地形,一旁的皇后则在恭恭敬敬地焚香祷告,乞求慈禧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林广宇不屑为之,但既是发掘慈禧的窖藏,不装模作样一番怎么行?
“吉时已到,开掘!”皇帝象征性地挥动了第一铲,结果只把长春宫的某块地砖给撬松了,根本就没有掘到泥土。可别小看这些地砖,全都是在苏州、杭州等地烧好的御砖,纹理细密,质地坚硬,整齐划一。世续告诉皇帝,这些地砖从烧好到运到,平均每块需花费1两银子以上,京师的显宦人家无不以能用这样的砖铺地为傲,当然这不能明着说——那是僭越。中国人习惯于变通,只消告诉砖窑换一种纹路便就不是御砖了,质量却是一模一样。
一块又一块,这些太监平素都是干粗活的,力气既大,效率也高,不一会大殿的御砖便被清理干净。。
可从哪下手呢?世续一眼望过去,地面几乎一样平,瞧不出哪里动过手脚,委实有些难办。太监们从前也没做过这差事,干着干着便只好停下来——总不能漫无目的的乱挖,浪费人工倒是小事,万一破坏了风水却是皇家的大忌讳。
怎么办?太监看总管,总管看世续,后者满头大汗,想来皇帝面前请旨,到底从哪下手?——皇帝不是号称神人襄助么,应该知道埋在哪里。
可林广宇哪有什么神人襄助?分明就是杜撰的鬼话,现在倒好,反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但穿越者毕竟是穿越者,这100多年的历史经验不是白混的,皇帝有的是办法——“请洛阳铲!”这是盗墓贼最为有利的勘探仪器,堪称土法遥感。林广宇穿越前所在的历史系设有专门的考古专业,洛阳铲作为考古的标志性用具,他是异常熟悉的。
“洛阳铲?”世续愣住了,没听说过这玩意呀!
皇帝一想不对,此时还没这名字,当下也不解释,只把模样大体上描绘了一遍,还随手画了张图。内务府有的是能工巧匠,不到三刻钟便把皇帝要求的大致模样做了出来,虽然远比不上洛阳铲那般精巧,但用来凑合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掘洞,起土,鉴别。皇帝不懂土性,但他知道原理,顺着他的指点,几个太监琢磨出了门道。连取了七回土,分布于7个方位,但结果很让人失望,取出来的土性上下各层分层明显的——压根就没变动过。
隆裕有些焦急,眼看还剩下最后一个方位,如果再没有,太后的私房可就泡汤了。带着众人瞩目的目光,最后一铲土被挖了出来,有人惊喜地叫了出来:“这土有问题!”
问题自然还是土层。林广宇、隆裕、世续等人端详了一番土层,果然异常混乱,和方才那前7铲所取之土大相径庭,这土层有人动过?
顾不得再细想,皇帝下令:“就这里,开挖!”
几十把铁锹和镐头对准方位掘了下去。第一尺,没动静,第三尺,没异样,第六尺,仍是泥土。不管,继续挖!
挖到一丈余深的时候,地面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坑,挖出来的泥土在角落里堆得老高。邪了,还没动静?正在皇帝胡思乱想的时候,“铛”地一声,一镐头下去发出清脆的声音。所有人都听到了,隆裕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激动人心的时刻。太监们也知道地底下可能有货,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果然,清理完浮土,一个黝黑的铁箱子已经出现在众人面前。长逾12尺,宽约9尺,深度多少却不得而知,因为大半截还埋在土里。仔细一端详,放置的时间并不久远,除了一部分地方开始生锈外,其余纹路还很清晰,隐约还可以看见内务府的字样。“就是它,把它弄上来。”世续兴奋地大喊,他从未在内务府的档案里看到过这些记载,心里也是好奇万分。
10来个太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柜子竟然纹丝不动,只好继续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