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次机遇-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待员看在眼里,却是一言不发,自顾自地退了出去走。
朱尔典礼节性地上前握手后紧盯着日置益那略显苍白地脸“关心”地问道,“看公使先生的神色似乎不是太好
“哪里,哪里……”
“要多注意休息呢……”
“谢谢您的关心。”日置益提醒自己,不能乱了方寸,但他愈是极力掩饰,情绪便愈加流露出来,老谋深算的朱尔典岂会看不出来。
“我听说……”难堪的沉默过后,朱尔典开了口,“山东方向的贵军……这真是个不幸的消息。”
果然来了,日置益被问得沉默不语,好半天才用低沉的语气回答:“这不过是一点小挫折,帝国皇军有足够的力量……”
朱尔典没有接日置益的话茬,只回答了一句:“刚才梁敦彦先生紧急约见了我。”
不说还好,一说出口,日置益的目光紧紧盯着朱尔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中国在后天将正式接收胶州湾租借地,同时依照中立法则解除德军的武装。

“这是欺骗,这是……”日置益歇斯底里起来。
“外交的事情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候很复杂……”朱尔典没有理会对方的失态,只是耸耸肩说道,“不管后面潜藏着什么,起码,对大英帝国来说,对于远东尤其是中国方面的行动计划已经完成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
“不……中国将枪口对准了日本,这是对日本赤裸裸的挑衅,是对英日同盟的藐视……”听得朱尔典口气中的开溜,日置益几欲癫狂。
“阁下,”朱尔典递过去一杯白兰地,“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这就是战争。唉,不知道明天东京交易所的股票和期货要跌多少呢……”
一想起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暴跌的情形,日置益满头大汗,讪讪地说不上来。
“今天本来是打算和贵公使商谈一下下一阶段的外交工作,但情势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下一步的英国对华政策和日英同盟的关系都有可能要发生重大变化,起码我得等待本国政府的训令。”
“可以理解,那么中国是如何对待解除武装的德国人的?”日置益咬牙切齿,“那根本就是伪装……”
“我听到一种传言。”朱尔典似笑非笑地答道,“不少德国士兵愿意宣誓效忠中国皇帝,然后成为中国的外籍兵团……”
“啊……”日置益青筋暴跳,“谎言,无耻的谎言。”
“我会向鄙国政府如实转告的。”朱尔典看着日置益吃瘪的样子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快感,虽然日本和大不列颠是盟友,但他可从来没看上过这批黄猴子。
“我相信事情会有一个妥善的解决,起码,从目前的态势上来看……”朱尔典抿了一口白兰地,“战争不是理想的选择。”
这不是明着打日本政府的耳光么?但紧接着朱尔典又来了一句,“不过,请您放心,鄙国和贵国的伙伴关系不会因为此次事件而动摇,这一点务必请您放心。”
“我相信阁下,也相信贵国。起码,国际协调和日英同盟是牢不可破的。”日置益装模作样地举起了酒杯,虽然心里很焦急,但在脸上却看不出丝毫,“为伟大的英日友谊干杯。”
第四卷 第二十八章 深谋远虑
 更新时间:2008…11…16 0:55:36 本章字数:3081
然朱尔典的确与日置益有重要的事情商议,但在对方就范以前,他是不会将实情全盘掏出的,这既不符合他的风格也不符合大不列颠的利益。特别是日置益现在这种强颜欢笑的伪装更是让朱尔典笑得肚子都差点都要疼了——这种级别的伪装太小儿科了,日本人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能力什么时候能与我们大英帝国相提并论?
还想故作镇静?那岂非太抬举这批黄猴子了?倒是梁敦彦这个人,能够始终如一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信心,有些让人吃不消。气氛如此,刨根问底似的提问显然是不合适的。日置益小心翼翼地、委婉地询问着朱尔典许多问题,而后者则轻轻地借助各种力量予以避让,并反过来询问日置益有关神尾师团的情况——梁敦彦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两句,而他说得越是模糊朱尔典就愈有兴趣知道。
有关神尾师团的情况几乎是日置益的噩梦,他从没有想过一个师团居然会被这样吃掉?要知道在日俄战争时期,不要说一个师团,就是一个联队都没有让俄国人消灭过,难道说中国人的军事实力比俄国熊还强?对,这一定是偶然。
朱尔典耸耸肩,对于中日间军事力量的差异他显然比狂妄自大的日置益有着更好的结论,在他眼里,国防军的实力根本不容小觑:首先,这个可怜的国家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地改革。军人的重要性有着突出的位置——这是胜利的首要保证;其次,这个国家的军队,尤其是国防军的核心部分接受了良好的训练,军队有着更强的战斗力——这是胜利的关键;最后,中国的国防军,“突然”(朱尔典难以解释穿越者地历史扰动力,只能如此自我辨析)在德国的帮助下(可怜的公使大人到此时依然对中德交好耿耿于怀)拥有了现代化装备,军队具备了较强的科技领先水平——这是胜利的重要保障另外,特别需要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不同。中国在最近获得了大批的贷款,根本不愁没钱花,这是财政据的日本难以望其项背的……等等等等诸多因素组合起来,就变成了中国军队目前在战场上占据的一定优势,否则,又如何解释神尾师团地覆灭呢。
看日置益还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喷着口水,一个劲地渲染所谓皇军天下无敌、大日本帝国战无不胜的鬼话时,朱尔典忽然有了新地冲动。既然日本人这么不介意,为何不让他们再试试呢?当然,要有一定的分寸和把握。既能攫取最大利益又能避免引火烧身。这个尺度的把握……老辣和狡猾的朱尔典笑了,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对于贵国军队在中国所遭到的待遇,我个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当然这也无损贵国军队地荣誉与声望。而且,鄙人也认为,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问题,大不列颠作为第三国无法加以评论。”朱尔典下套了,“对于山东地区的战事,目前鄙国政府还没有下一步的指示,不过避免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是我们一贯的主张。这是英国对于远东局势稳定的良好愿望,更是我们追求和平的实际行动……”
听了朱尔典在那颠来倒去地诉说,日置益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深刻内涵”,那就是:英国方面对这一事件深表遗憾,当然不是“遗憾”中日两国之间发生冲突违背了英国的愿望,而是“遗憾”日本军队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并进一步攻略青岛。
后面地潜台词也是意味深长的:英国方面不反对日本采取军事报复行动,只是希望对此进行限制,战场范围不要超过长江以南——那是大不列颠地地盘,另外。
大不列颠是不准备和中国人开战了,但并不等于英国不想从中国政府那获取点什么来作为中国亲德地惩罚……至于美国公使的“深切关注”。英国只打算保持“中立”——有前提。有条件限制地中立。归根到底一句话,英国怂恿中日两国继续交战。仗打得越大越好,哪个胜利他就和哪个谈条件,估计胜利者也很难拒绝这种“美意”。
日置益在心中暗暗咒骂着,却又无能为力。“不能在长江以南进行战争。”已经是英美两国
表态了,在这个前提下,战争即使不是一种被鼓励的算是不被反对的手段——至于结果,谁知道呢?或者说,不打打看,怎么知道呢?
日置益甚至不无自嘲地想到:即使外交方面想退让,想妥协,军部特别是陆军省能答应么?若是不答应,必然是陆相辞职,内阁动荡,那山本的首相恐怕就保不住了,无论出于哪种理由,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再停下来。因此,虽然朱尔典恶毒地要日本做英国的马前卒和火中取栗的抓手,他也看出了这种企图,却依然只能沿着这种轨道前进。想到这里,他的内疚感和负罪心理又减少了不少。
但是,日置益所不能理解的是,当一个国家的国策与外交官本身的思路发生矛盾时,是一种多么痛苦的行为。所以,尽管朱尔典在外交场合可以玩弄多种手法将对方戏弄于股掌之间,但在面对来自唐宁街的压力时,这个大英帝国在中国的一号人物就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按照英国政府的逻辑,这次大战的局面主要在于欧洲,远东和印度主要负责承担一定的财政费用和相关的物资输送,英国没有必要在那边开辟战场。而青岛方面的德国舰队实力虽然不强,但却构成了对远东英国海运的威胁,不拔出这颗钉子,英国无法执行自己的全球战略。
同时,基于维系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