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状元风流-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赋诗一首。今日朝堂可是文人墨客济济,这翰林学士王禹?王大人,便是佼佼者,你可知晓了。”
陈尧咨笑道:“这却是不难。”随即心下沉思起来,走了几步,心有所悟,随即开口道: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春日》也。”
太宗听闻此诗,细细思索,似是描绘良辰探寻美景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点头叫好,道:“此诗甚合契意,实为吟春之佳作。
陈尧咨笑了笑,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乃《夏日》。”
宰相王旦笑道:“这却是入木三分,单论这不到片刻,便是两首上乘小诗,此子真乃才华横溢之辈。”
陈尧咨有接着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乃《秋日》。”
“好个‘菊残犹有傲霜枝’,陛下,臣以为,但以此言,便得这陈尧咨才华横溢,应委以授职,方显天恩。”吕端出列奏道。
太宗龙颜大悦,道:“陈尧咨果真才华横溢,这不到半个时辰,便是三首上乘诗作,纵是王钦若又如何能比肩,当委以官任。”
太宗话才落音,只听右正言李培出列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则:陛下考究未完,岂能服众;二则:但以三首小诗,便委任其职,恐令天下士子不服;其三:陈尧咨年方十一,正是年少,何能辨明是非,怎能委任其官职。有此三言,现今不可授以士大夫之职。”
吕端道:“陛下,微臣以为,李大人此言差矣。其一,陈尧咨但以三首小诗,便道出其才学,想你李大人并非能如此吧。”
“你,”李培听闻此言,顿时语塞,只是双眼瞪着他。
吕端不理会他继续道:“这其二,陈尧咨虽是年少,却真有实用之才,其献策于吐蕃之战,便是得以证明。,古闻甘罗十二宰辅,岂不是少年老成之说,何来年幼之分,请陛下明鉴。”说道此,吕端那胡须微动,似是笑道:“至于李大人所言,陛下考究未完。就请陛下试其才学便知。”
太宗点了点头,道:“吕爱卿此言有理。陈尧咨,你可做得这冬日之诗,与你正名。”
陈尧咨出列,施了一礼笑道:“陛下,既是如此,草民却是有得一首。”
太宗听他如此之说,心中惊奇,暗自道:“莫非,此子真是个神童般的人物,但看的他这诗作如何。”遂和蔼笑道:“你可道来。”
陈尧咨走了几步,朗声吟道:“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远岸末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寒梅瑞雪待争春,自掬冰泉煮石茶。此乃《冬日》也。”
“好一片冬日雪景,立意甚高,实为难得佳作,”翰林学士王禹?迈步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陈尧咨却是才华横溢,以其不到半个时辰便作的这四季之景诗作,皆为佳作,老臣以为,吕大人此言在理。”
太宗朗声道:“没想着南部小县,却是人才鼎盛,实为可贵,这小才子,甚合朕意。陈尧咨,朕问你,你可愿入得士林,出入朝堂?”
陈尧咨却是叹息,没想这几首小诗也能换的个官做,相比前世,这时代的用人,真是不拘一格了。但他却是未曾忘记柳开之言,“不为进士,终不入流”,这庙堂之上,虽是百官济济,可入得将相阁部之人,哪个不是进士出身,哪个不是科举而金榜题名之人。
在这太宗赏他个官也不是不可行,但终究是低品末流之职,于此实乃不是他心中所愿,想及于此,陈尧咨朗声奏道:“陛下天恩,眷顾于草民,使得草民惶恐。然圣人有言,五日三省吾身,草民学不过一年,岁不过总角,却得出入朝堂,见得天颜,已是皇恩浩荡,草民当回乡苦读,以求他日科举题名,而不敢受无功之禄,望陛下成全。”
此言一出,吕端疾步出列对他道:“陈尧咨,你可是要想得清楚了,如今你才华横溢,出入庙堂,乃是陛下多大的天恩,自本朝以来,你可是第一人,这乃是光宗耀祖之事啊。”
陈尧咨对吕端施了一礼,含笑道:“吕大人抬爱,草民感激不尽,但小子年方十一,怎能做得官职,还不是尸位素餐,与其如此,不如回乡苦读,他日如得金榜题名,当为朝廷效命,不敢所辞。”
太宗听闻他此言,也不自禁感叹,“这文人性格之倔强,时为不是授命能扭转,如此才华者,却不能出入朝堂,实为可叹。但就看其造化吧。”心想到此,含笑的道:“既是如此,朕也不好强人所难,那就依你吧。”
柴禹锡听到陈尧咨正无心朝堂的一番话,心里安慰下来,这要是他在进入朝堂,那吕端、范宽之人,又是壮大不少,自己还难以应付。
随即出班奏道:“陛下英明,陈尧咨虽是才华出众,却也非与生俱来,以总角之龄,委以官职,却是非命明智之举。臣以为,这修好党项、大理一策,更需甚重考虑。”
太宗听到这番言论,心里有些添堵,为什么这柴禹锡总是在这时刻谈及党项之事。遂含笑道:“陈尧咨,此策由你所献上,你可向柴大人辩驳与否?”
陈尧咨笑了,道:“陛下,此策乃是草民所言,即柴大人如此之问,草民当向大人解惑。”
太宗哈哈笑出声来,道:“非柴大人之惑,这满朝文武皆是疑惑,你可细细道来。”
陈尧咨转身向柴禹锡施礼,笑然道:“柴大人,请恕草民之言,你可是到过西陲?”
柴禹锡愣了一下,没想他问起这言语,摇了摇头,道:“老夫未曾到过。”
陈尧咨笑了笑,又接着问道:“那你可曾见过吐蕃、党项之人。”
柴禹锡有些糊涂了,还是回了说道:“老夫也未曾见过。
陈尧咨笑道:“这便是了,柴大人连着吐蕃、党项之人,素未蒙面,怎生知晓这吐蕃人之性格、党项人会相拒。而范大人却是与吐蕃征战数场,王知节大人更是与党项知晓多年,他二人对此熟悉,比柴大人更有见地吧。”
柴禹锡似是醒悟过来一般,急急的道:“这怎能如此而言。老夫虽是未曾与吐蕃党项相见,却也是效命陛下数十载,还知晓一些。”
陈尧咨笑道:“大人无忧,草民之意并非嘲笑大人,而是言,两位大人此策之用,有实际的依据,并非空穴来风之举,此乃其一。”
太宗奇道:“这其二是何?”
陈尧咨拱手而道:“这其二,党项、大理与我朝不过十来年纷争,此皮肤之痒;而与吐蕃之患,却是世代为仇,大理更是深受其害,此乃切肤之痛也。两者相比,如是柴大人,当如何抉择?”
吕端听的他言,不住的点头,待他说完,立即出班道:“陈尧咨言之有理,臣附议。”
柴禹锡一时语塞,太宗笑道:“陈尧咨真才子也,两语之间,说的这纷争多日之论,立见高下。”众官听闻到太宗出口称赞,也是恭维之声遍起来,垂拱殿上,亦是议论之声一遍。
太宗笑道:“众卿家,吐蕃一役,我军大胜,当有嘉奖,而这连党项、大理而拒吐蕃之策,亦是可行。如此众卿家还有何要事所奏。”
文武百官也是无所再奏,太宗见此,朗声道,“退朝。”便当先回转出殿而去。
第四十章 陈尧咨畅谈赋诗
百官散朝,众官便有序的退出了,今日的朝会似是充满了生趣,这可是不常见的,除了有些尴尬的柴禹锡,众官皆是兴高采烈的走出这垂拱殿,从这些人言笑之间,不难想到,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汴京城里,可是有闲饭之余的话题了。
陈尧咨却不知如何是好,这杨公公只是把他领了进来,却未曾告诉他,如何出去。正在踌躇之时,方才之间朝会的执事太监走了过来,对他低声道:“陈公子,官家在御书房召见,请随咱家走吧。”陈尧咨点了点头,便走出这垂拱殿,往文德殿而来。
这皇宫大内,似是深严无比,陈尧咨走了许久,却为见没有两处相似之地。皇城正门为大庆殿,又名崇政殿,乃是这皇宫正殿,垂拱殿位于成正点西侧,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而文德殿位于紫宸、垂拱之间,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御书房,便也在此殿。
走了将近一刻,陈尧咨便看到这文德殿门,来到御书房外,自有人已经在等他了。陈尧咨走进这御书房,只见太宗正坐在御案椅上,这御书房里,已是有几人侍立,陈尧咨看见吕端、王旦、王禹?几人在其中。
陈尧咨跪身行礼道:“草民陈尧咨参加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宗大手一挥道:“这御书房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