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朔风飞扬-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听卢鸿一那帮老酸儒大谈将军一招降伏安禄山‘曳洛河’之虎的精彩壮举,哈哈,还有其他四虎,想必都是栽在将军手里!真是大快人心,没想到这么巧能和将军一见,哈哈,幸会!幸会!”
“雕虫小技,让高人见了,笑大方而已,李公真是过奖了!”李天郎有些尴尬地望着方天敬;连连摆手,“不过是略施小计,算不得什么本事!”
方天敬眼睛一眯,手掂胡须嘴角含笑:“哦?安禄山?曳洛河?见到你师兄田承嗣了?”
没等李天郎回答,李白先大惊小怪地说道:“好个老夫子!什么时候收了这么些了不得的徒弟!倒是瞒得紧,不如连我一起收了罢!”
“你个醉猫!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哪里敢收你这样的徒弟!还不如陪我喝两盅!”方天敬冲外堂叫道:“老黄!多杀只鸡!把那坛冰雪梅花酿也一并开了!”
“啊,黄御厨的黄泥烤鸡是天下一绝啊!老夫子,今天倒大方!美酒佳肴都舍得了!我李太白今日有口福哉!”
“师尊居然有御厨侍侯?”阿米丽雅讶然道,“真是深藏不露啊!”
“这小娘子心直口快,甚合吾意!”李白挤眉弄眼地椰揄道,“是啊。一介山野狂生,怎么会有御厨侍侯啊?”
“老黄本是洛阳大内宫的御厨,尤擅烹饪鸡鸭,制作糕点,后来得罪宦官,被责打伤残一臂,流落民间,吾偏生对厨艺一窍不通。正好拣个便宜,享享皇帝爷的口福!”
几人说笑间步入厅堂,那伶俐小童早已将酒菜摆好。虽然只是些普通菜蔬,鱼肉之类,但无不浓香扑鼻,色味俱佳,真个使人舌底生津,食欲大增
家的感觉不仅令李天郎舒心不已,连让阿米丽雅觉得无比亲切温。当用黄泥包裹的烤鸡呈上来时,李白全无礼数地抢先动手,就着细嫩美味地鸡腿连饮数杯。狂态大发,连呼痛快。酒酣耳热,宾主尽欢。
席间李天郎将自己这几年来的经历一一细说,引得李白唏嘘不已。当讲到恶斗大食刀手时。立嘱阿米丽雅将那把大食弯刀取来,作为礼物交于方天敬。
“呵呵。到底知道我老头儿喜欢什么!”方天敬抽出弯刀细细打量,随手舞动两下,叹道:“果真好刀!如此沉重的兵刃,大食武士单手却能挥洒自如,也是下了苦功。但手臂气力再大,大不过虎豹莽牛,再是苦练也有个限度。大食武士骠悍勇健,对手里的弯刀分量必是能重一分就重一分,以为越重就越显功夫高,越重威力就会越大,呵呵,如果是一头猛虎来挥舞这把刀,举重若轻,收放自如,自然天下无敌。但谁又能练到这种明劲?此弯一劈之下,兵器重量加之手臂蛮力,自是威力非凡,但便如决堤洪水可放不可收,用在大军对阵地冲锋硬拼尚可,如若遇到东土技巧之高手,难免一败。天郎能够以寡破众,力竭也能杀敌高手,靠的就是太极内功和轻灵快速地刀法,老夫欣慰,有你这般能将日本刀法和中土剑法合二为一的徒弟,要知道,当初老夫曾和伊藤一刀流祖师伊藤风之信深研武学,互有启发,才有采日本中土之所长,自创新技地想法……,呵呵,才有了泼风横刀和二十四式单双手兼备的独特刀法!但到底能有多大威力,我自己也没有把握!呵呵,没想到天郎真的集了大成!”
“正是师尊所授,天郎才保得性命,建得功业!”李天郎说罢深深一拜,“没有师尊,没有李天郎!”
方天敬一摆手:“郎儿过谦了!师尊最大之心愿乃是后辈能够胜前人!日人自诩已得‘剑道’真传,岂不知也是一知半解,误入歧途,虽有伊藤风之信这样地武学奇才,也少了中土数千年的底蕴,今日中土之武学,乃是千万武者长江后浪推前浪,日积月累所得,其中精髓真谛,又怎么会是日人能轻易悟得的。就说剑道,乃纯粹之中原根源,《汉书。艺文志》著录了一部叫《剑道》的剑术专著,卷为三十八篇。此书所记乃中土汉以前诸多‘剑论’之集粹,卷帙之多足见先人剑论之博大,也可明证“剑道”一词为中国所固有。可惜啊,此书早已失传,但老夫在日本却意外得见残本九篇,受良多,日人想必也获益非浅。因而‘剑道’一词虽不复为中土沿用,倒令日本武道奉为经典。为师细细研磨,又经由与伊藤切磋,见日人自诩独创之数,中土早已有之。三国之曹丕,乃中土帝王中难得的剑术高手,其曾与国之奋威将军邓展以甘蔗代剑,互以相击。曹丕之’中其臂’,即日本剑道的击中’右笼手’;曹丕的‘中面’和‘正截其’即日本剑道的’击面’;曹丕的’突以取中’,正是日本剑道地’刺喉’。此可证明日本剑道称刺为’突’,也来源于中土!日人自傲,委实牵强!”李白笑道:“中土先人牙慧,日人不仅奉为至宝,且自贴金面!难怪尔等武学造诣,不过尔尔!”
“非也!日本剑道虽与中土击剑一脉相通,但却也自成一家。日人寡居海外。贫瘠苦寒,忧患意识远超中土膏腴之民,其人惟知同舟共济,发奋图强才能夺立锥之地。因而人皆勤勉好学,懂得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日本剑道之简洁凶悍,使其一刀便有摧枯拉朽之威势……,呵呵!个中精妙瑕疵。天郎最为清楚!老夫再说就有卖弄之嫌了!”方天敬翻眼斜睨痛饮兵雪梅花酿的李白道,“太白兄自十五便沉迷剑术,想是很有心得。如今大夫庶人尽击剑成风。颇有春秋荆楚之气,不知真正得道之人又有几何?怕都是斐、公孙之徒吧?”
剑器子斐敏和公孙大娘长于剑舞,与李白之诗、张旭之草书号称三绝,此乃天下皆知之事,方天敬偏生出言挤兑,显是颇为不屑。李白闻言也不生气,一抹嘴巴哈哈一笑:“吃你老夫子一顿饭就要受你几番揶揄,罢了,罢了!你若如此不屑。又怎的痴迷张某草书,还天天临摹苦练,可笑!可笑!方天敬一愣,也笑道:“醉猫还没醉啊。张旭草书,风流倜傥。天马空,和你太白醉后绝句如出一辙,确为当世绝品。但书法绝句毕竟是安详之物,无非激情感慨,激扬文字,悦人娱己而已。怎比得比武竞技,沙场杀敌?届时成败生死悬于一线,无不是性命相搏,抽肠溅血,何来闲情逸致?又怎么能有那么多潇洒随意?张旭可从斐敏、公孙之剑舞中悟得书法,那是因为剑舞非相搏之武学,重飘逸好看,虽有势却无实,要是张旭懂得杀人之剑意,恐怕再也写不出飞扬之草书也!嘿嘿,太白讽我书法,也缘由此,拿杀人利剑的手,再怎么邯郸学步,也写不出张旭之神韵啊!”一席话,听得包括阿米丽雅在内地众人都频频点头“因而当今日人之剑法,重实用而轻虚浮,有其独到之处。其承中土剑法持短入长,倏忽纵横之优绝,弃后世中土剑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之流弊,得以技法朴实严整、劲力充实流畅之剑法。尤其是日人善于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不同之地形、空间以发挥人自为战之潜力,自创了一套变换极其迅速灵活的步伐,把漂疾湍悍地大劈大杀,合之以进退轻捷。在对战中,为了甚便旋转跳跃,用短制长,甚至不着甲胃,裸形赴斗。加上器械精良,使武艺与兵器相得益彰。与中土当世击剑而言,确有后来居上之势!”李天郎叹道,“昨日和神影刀流高手狭路相逢,虽未动手,但从其身形看来,日人颇有高手,悟得剑道真传,弟子臆测,不久日人将为中土武学劲敌!”“哦?又和日人起争端?他们为骊山地事找你报复?”李白问道。不想提起此事,李天郎含糊地点点头。“庐原武直?”方天敬筷子一顿,“他在长安?”见李天郎点头不语,方天敬话锋一转,说道:“中土剑法源远流长,但静心研习的不多,就是有,也成了斐敏、公孙之流,实为可叹!想中土之剑初现西周,盛于春秋战国,春秋之剑短,战国之剑长,长短的变化几成倍数,然有长铗之称也!荆楚地区乃长剑发源地,自古就出勇士奇才剑客。荆楚剑长柄长,方有以击为主,以刺为辅的双手剑法,古代高手历尽心血,创出双手剑之格、洗、击、刺四法。格、洗为防守,击、刺是为进攻,精妙无比,扎实堪用。日人学得意犹未尽,而中原却弃之如弊履!老夫剑法,承自汉之剑侠王越,自此代代传承,辈辈精进,自前隋才略有小成。父辈中人,多为太宗千人剑士营之中坚,在太宗为秦王时便效命军前,随太宗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后为北衙七营精锐,宿卫京师,名震玄武门。”说到这,方天敬起酒杯叹了口气,低声吟道:“玄武门,玄武门,成也玄武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