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呢。
“统帅今日来我这里,可不仅仅是跟我讨论这个这个事情,统帅心中早有定论,哪里轮得到我来置喙?”顾炎武与俞国振又谈论了一些五年计划中的细节,他讲了些自己的看法,俞国振也耐心地进行了解释,谈兴已尽,顾炎武道:“统帅有何吩咐,只管说就是。”
俞国振微微沉吟了一下:“主要是两件事情,那个南都周末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
“是,不曾想到程正夫竟然是如此人物,是我失察!”顾炎武有些窘然。
“算不得失察,人各有志罢了,而且程先贞已经辞去了主编之职,南都周末已经换人了。我看了近几期民生速报,炎武先生似乎有些与他置气,想要反驳其观点?”
“不平则鸣,有些话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何必呢,自有归尔礼去对付他,《民生速报》可不是那种连花生是长在哪都不知道的小报。”
这是一个典故,归庄力的告一期《环宇时报》中,便抓住了《南都周末》的一个漏洞,那上面说花生乃是树上之果,摇之掉落,故此又称为落花生。归庄对此大加讥讽,几乎花了整篇整版的内容抨击《南都周末》的编辑不通实务不明实李,只是坐在书斋里想当然,便捏造出一篇篇文章,进而质疑其“捧笑话泪满荒唐语……”。
归庄还认为,一个负责任的报纸,不怕出错,但错了不认不道歉,才是真正大错。
《南都周末》自然不肯认什,只是说此前那位编辑所言乃是个人观点,而且那位编辑为临时所请,如今已经清退了。
“呵呵,统帅既是如此吩咐,我照办就是。”
“这不是吩咐,只是建议,我只掌控方向,具体如何做,终究是你们的事情。”俞国振接着又道:“有关牛金星集团覆灭之事,你要多报一些,特别是牛金星集团中两个人不同命运、刘希尧负隅顽抗,束手就擒,而刘体纯深明大体,率众起义。”
“统帅之意……黄德功?”俞国振慢慢点了点头。他的目标正是黄德功。如今南明小朝廷能够依靠的武力,也就是黄德功。如果黄德功表示坚决抵抗,那么南明小朝廷一时半会还不会退让,可是如果黄德功也表示要和而不要战,俞国振估计,五年统一计划就能够签下来,南明小朝廷能争的,就只是一些有关朱由崧和金陵朝廷中大臣待遇之类的枝节问题了。
两人正待细谈,这个时候听得外头出现了嘈杂声,紧接着一个警卫员进来道:“统帅,几位先生求见。”
“先生?是来见我的还是来见炎武先生的?”俞国振看了顾炎武一眼:“此地炎武先生是主,我是客,见与不见,由炎武先生说了算。”顾炎武此时也不过三千三岁,俞国振如此敬重,让他颇有些受宠若惊:“既是如此,就请他们来见吧。”不一会儿,那几个书生便进了屋子。俞国振看了看,大都很年轻,自己并不认识,倒是顾炎武欢喜地道:“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声我好去相迎!”
“若你来迎了,我们就见不着俞济民了!”其中一人笑道。
此时俞国振位高权重,除了他的一些长辈旧友,很少还有人直呼他的表字。但这个人唤他俞济民唤得非常自然,这让俞国振觉得有些新奇,盯着这人好一会儿,俞国振觉得自己并不认识他。
“啊,统帅,我向你弓荐四位俊彦,首先,这位年纪最长者姓夏,名允彝,字彝仲,号缓公,这位姓黄,乃是”
来的四人,让俞国振眼前顿时一亮。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黄宗羲、王夫之,再加上现在这里的主人顾炎武,可以说,乃是明季思想界一次聚会!
直呼他表字的,就是黄宗羲。黄宗羲看着俞国振的目光多少有些挑剔,原因无它,俞国振对并林不友善的事情,现在可谓天下皆知。特别是孙晋等人在俞国振这里吃了冷场,背后传言俞国振靠东林起家,如今却是六亲不认。黄宗羲自己,乃是东林七君子中黄尊素之长子,父亲的东林身份,特别是死于阉党酷刑,一直是他弓以为傲的事情。
“俞济民,你在此正好,方才我和王而农正争论,这天下要不要君王。”黄宗羲入座之后,也不客气,径直开口:“我以为天下无需君王,王而农以为天下尚需明君,不知俞济民你如何想?”
俞国振虽然知道黄宗羲的名声,却不是很清楚他的主张,因此当听得他非君之论时,双眉不禁微微一挑。
这个时代,竟然就质疑起君主来……黄宗羲的问题,与其说是一个问题,还不如说是一种试探,试探俞国振是否会登基称帝。其余人都明白这一点,夏允彝尚能不动声色,年轻的夏完淳眼睛则瞪得老大。
他甚至握紧了拳头,仿佛只要俞国振说的答案不合他心意,他就要冲过来一般。
六五七、一片降帆出石头(一)
夏允彝此时身上还有一个职务,乃是金陵小朝廷的吏部考功员外郎。
这个职务对来说,是难得的赏识此前,他只是当过几年的长乐县令。不过他确实是个非常出众的事务官,在当县令期间,连年受到表彰,甚至还因为政绩出众,而被崇祯接见过。
因此,他是大明的死忠,不但他是,在他的教育之下,他的儿子夏完淳同样是。
此时夏完淳也只是十六岁,刚刚大婚不久。
在这对父子胸中,涌动着热血,夏完淳甚至在想,这种距离内他如果扑上去,能不能将俞国振抓住,然后胁迫他发誓,绝不做危害大明的事情。
就象史书中记载的那些著名人物一样:蔺相如、荆轲……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介国振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脸上,他猛然一动,蓄势欲起。然后发现,自己只是虚惊一场,因为俞国振坐在那边,根本没有动弹。
“这位就是令郎?听闻他是陈卧子的弟子,瑶公与陈卧子也是多年知交好友?”
“正是,可惜陈卧子此际失尽平生抱复,竟然自甘沉沦。”夏允彝不卑不亢地刺了俞国振一句。
“说的是,我三焉五次去请卧子先生做些真正的事情,他却不肯,非要在故纸堆里打着转儿。”
俞国振仿佛没有听出夏允彝话语中的刺,夏完淳略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他说话时很平稳和缓,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气,也没有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的豺狼之音。
夏完淳很熟悉俞国振的事迹,十六七岁,也就是和他现在这般年纪,便已经做出了一番事业,几乎是白手起家发财致富。再过了年许,他便开始在新襄立足
这样一个人物,若是始终忠于大明,那该多好。如今金陵朝廷,地越小而爵越大,民越少而官越多,百姓越贫困而诸公越富裕。若是此人能主政金陵,罢黜奸邪,行伊尹、周公之事,那他便是千古完臣!
夏完淳究竟年轻,看问题还是简单了。
“不过,陈卧子如今做的事情,也不能说沉沦,毕竟是有意义的事情。编《三皇要典》,其实就是记载三皇之功,寻我华夏道统之为也。”
“史记中记载,上古之时,生民原无帝王百姓之分,尽皆茹毛饮血,弃居而叶衣,有圣人出,授生民用火之术,是为炫人氏,又有圣人出,授生民结网渔猎之术,是为伏羲氏,又有圣人出,授生民农耕种植之术,是为神农氏。因为其有大功于民,故此民生尊之为皇,称三皇。”
“后轩辕氏、须硕、喾、尧、舜,皆有大功于民,故此民尊之为帝,乃为五帝。”
这三皇五帝之说,原无定论,但俞国振拿出史记中的说法人,众人都是博古通今的,没有谁出来否认。
俞国振一笑,他原本还等人出来否认,见他们都不作声,便又继续道:“此前我在钦州,资助徐霞客先生周游环宇,绕着地球一周,霞客先生为人谨慎,所见所闻,多有详载,就记着在我们东南,赤道再往南的小岛之中,便有上古遗民,茹毛饮血一如史书所载,由此可见,太史公所言,并非虚致。既然如此,有大功于民,方能为皇为帝,大禹治水有功,乃为夏王,此刻有功于民而为王者。”
“后来赢政扫平**,书同文,车同轨,以其功绩可追古圣贤,故自称皇帝,这皇帝之初始也。”
“故此,愚以为,是否需要有皇帝君王,非我所能言,非诸位所能言,乃天下生民方能定。若有人能有大功于民,天下生民欲立其为帝,则帝之矣。天下生民若以为帝王无用,则可废之矣。”
俞国振这番话,倒是中规中矩,虽然有取巧的嫌疑,但还是让众人觉得满意。
“近代帝皇,我独佩服太祖朱元璋。”紧接着,俞国振又道:“不,应该说,佩服他半个。”
这话就有些大逆不道了,不但直呼太祖之名,而且还说只是佩服他半个。
“朱元璋驱逐鞑虏,这是我佩服他的一半,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