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整航向,目标西!”李燕在开了两炮之后,对舵手下令:“航速,保持十二,不要把对方甩脱了!”
“这是钓鱼了,这些小子平时就只有钓鱼当消遣,如今是看他们钓鱼水平的时候了!”
听得身边的教导官胡铨这话,李燕笑了笑,没有接口。
他们先是向西,看上去是被逼得不得不逃。四十里的路程,就在这一追一逃间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之中,联合舰队的问题出现了,便是各船的速度并不相等,不全速航行时看不出来,但全速航行之后,快的可以跟上飞隼号,慢的却渐渐被拉开。
“李燕,你看,似乎是个机会,只有两艘船离我们比较近!”胡铨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但他性子稍弱,缺乏决断,因此拉着李燕的胳膊道:“能不能打一下试试?”
“自然能,男人如果不能,会被嘲笑的!”李燕哈哈一笑,然后下令减速。
追得最快的,是两艘快速帆船,它们的吨位最多就八十吨左右,飞隼号几乎比它们两艘合起还要大。在发觉飞隼号速度慢下来之后,这两艘船的船长顿时狂喜,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是飞隼号想要干掉他们,才会主动减速,而将之当成对方船出了故障。
毕竟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联合舰队,就算现在拉开了距离,实际上也就是相隔两三里,十多分钟,就能赶到。
“观察结果,对方使用的应该是八磅炮,射程大约只有我们的一半,所以可以放心接近!”
对于虎卫水军来说,观察敌情中的很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对方火炮的口径,来估算对方的有效射程。因此,在确认对方这两艘快船上使用的是快速短炮之后,他们将速度降得更慢,让对方越发接近,双方的距离,甚至只有不足四百米。
对方开始开炮了,但准头实在不敢恭维,差得非常远。李燕皱了一下眉,经欧洲这群海盗的实力,按理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才对。
旋即,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们是想活捉我们,也是,若是换了我,看到这样一艘不要帆的船,也会想着活捉!”李燕喜道:“这样好,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
“你是船长,如何作战,都由你决定。”胡铨道。
五二三、鸭鹅岂奈隼高飞(三)
已经是下午了,海面倒是风平浪静,但俞国振的心中却是焦躁不安。
“还没有看到飞隼号吗?”他问道。
“还没有。”
今天其实是飞隼号首次出海试航的日子,按照它的航速,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返回了,可是直到现在,都超时一个小时,飞隼号还没有回来。
与缺乏武装只靠蒸汽机带来的速度的黄鹘号不同,飞隼号上装备有新襄最新式的火炮,它的意义可以说不逊于黄鹘号,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特别是舰船上还有渔政局精锐的海军与研究院负责调试机器的工匠,对于新襄来说,损失就比较大了。
俞国振还在担心另一个问题,就是飞隼号落入别的势力手中,比如说郑家。郑家最近不停窥视新襄,他自然一清二楚。
飞隼号最大的秘密就是蒸汽机,而蒸汽机的原理实在很简单,工艺上也没有什么困难之处,说得不客气些,只要有铸青铜钟的能力,就可以铸成蒸汽机了,差别就是功率大小。若是飞隼号真落入到郑家手中,郑家再埋头专研一两年,即使仿制出来的比不上新襄自己造的,但也是一个大麻烦。
而郑家又与荷兰人勾结,若是他们把这个秘密再交给荷兰人,以欧洲如今的工艺科学水准,足以让欧洲的工业**提前五十到一百年。这是俞国振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华夏还没有做好准备。
但俞国振也知道,随着他实力的扩张。治下人口增加,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迟早有一天,蒸汽机的秘密会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提前人类的历史进程。他只是希望,这一天能稍晚一些,最后再能晚个五到十年。他有了充足的准备,治下有千万人口,那个时候。伴随蒸汽机一起传到世界的,就还会有华夏民族的利益!
到了下午三时许,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烟尘。除了烟尘之外,还有隆隆的炮声!
俞国振心中一凛:出事了!
此时龙门岛的防备,大约是常驻的警备部队,共约是五百人左右。很长时间以来,新襄都没有再受到什么威胁,因此强化防御的工事做了不少,但派驻的部队并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随俞国振来的随从虎卫约是一百人。
这是龙门岛的岸防部队,在海港里还有新襄守御舰队。荀世禄乃是守御舰队的司令,一般情形下。他与舰队是驻在昌化,但今日有些不同,飞隼号的意义重大,因此他也来到了龙门,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艘战列舰与四艘护卫舰。再加上原本泊在龙门港的舰队,俞国振手中立刻可以调动的舰队数量,也有二十二艘。
“立刻组织疏散,将所有的船匠、研究员送回新襄。”俞国振在判断出发生意外之后,立刻下令道:“东西可以不带,人一定要保住。相关资料能带走就带走!”
华悠之跟在他身边,立刻找人前去传令,想了想,他不放心,向俞国振道:“官人,我还是去看一下,虽然平时总有应急预演,可是事到临头,难免会有些意外,我去盯着比较好。”
他跟在俞国振身边也有近一年了,知道俞国振的性格,不怕他们说错话,就怕他们浮起来不做实事。他们愿意主动去做实事,俞国振只有高兴的份,绝对不会说什么。
至于俞国振的安全,有齐牛在身边,还有谁能伤得了俞国振!
“去吧,细致一些。”俞国振道。
华悠之匆匆跑了出去,路上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一一点头,脚下却不敢停。他琢磨着,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院的那些人,因此首先便跑到研究院。路上几着几个虎卫,他担心自己人手不够,还特意将这几人叫到。
命令已经传达到了,研究院在龙门岛上的人都已经开始撤离,华悠之看到撤离得有些慌张,心中明白,研究院的人在新襄算是比较特殊的,可以说是唯一一处不被以军律要求的地方。用俞国振的话来说,就是研究院的那帮子宝贝,都是靠着灵机一动来寻求突破的,除了要强迫他们锻炼身体好让他们活得更长些外,其余的条条框框限制,都意味着绑缚他们。
也正是因此,各种应急预案研究院的人也有拟定,只不过真正演习却不多,甚至还比不上新襄的各级学堂。如今新襄学堂已经不仅仅一所了,随着第一批第二批学生的毕业,在初等学堂之上,又建立了高等学堂,但是高等学堂中就基本上要靠自学,好在初等学堂里最重要地就是培养了这些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高等学堂的教材,不断地揣摩、试验,应证俞国振在教材中提出的一个个“假设”,不仅让新襄的学术水准提高得很快,而且还夯实了基础。学校中的应急预案有许多,每周还有一次应急演练,对于多台风的新襄来说,这种应急演练在很多时候都能救人性命。
“还有谁没出来?”他问道。
研究院的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惊呼道:“宋先生没有出来!”
研究院里的宋先生只有一位,就是宋应星,老先生自打到了新襄之后,可谓老树逢春,身体状态反倒比当初当教谕这样小官要强得多。他一直从事实学研究,可谓远离政治,而且他内心中,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有一些感情,也故意不参与众多的高层决策。
但俞国振却从来没有轻视他,对他甚至是尊敬有加,他也不负重望,终于弄出了蒸汽船这个项目。
“宋先生带了人来,不知道现在在哪里了。”有人又道。
华悠之微微愣了一下,能被宋应星带到这里来的,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也应该是研究院的研究员吧。
新襄研究院下如今有十余个研究所,在第二届学堂毕业生出来后,其中又有近半人加入到了研究院中。再加上各个工坊自己的研究所,研究员的数量达到了三千余人。若不是同一个部门的,相互之间不认识,极为正常。
让那些撤出的研究员赶紧走之后,他留下两个虎卫维持秩序,避免有闲杂人乘乱混入研究院偷盗里面的重要资料,然后自己带人进了门。
这里并不是正式研究院,而是由船坊改造成的。里面比较黑,从光亮的外边进到这里,华悠之微微眯了一下眼,然后就看到让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宋应星在一座蒸汽机前,光着个膀子,象个农夫一般,而身边的几个人则哈哈大笑。他们仿佛对外界发生的事情根本毫无知觉,华悠之三步并成两步跑到宋应星身边:“宋先生,莫非没有人通知你撤离?”
“通知了,不过我这试验到了最关键之时,没空。”宋应星啧了两声:“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