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将岸笑嘻嘻地点头:“是是,小人说错了。”
俞国振翻了他一眼,他哪里是说错了,只不过是再确认一遍自己的想法罢了。
有的时候,俞国振也觉得好笑,他自己教出来的这些学生弟,现在随着年龄见识的增长,也开始有了些自己的念头。象霍彦那样是走极端的,但多的是象将岸这样,将自己教给他们的一些理念,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说,俞国振在灌输虎卫的荣誉感时,经常会提到虎卫非一人之虎卫,乃华夏之虎卫,故此,大明有难,虎卫可以不出动,可华夏有难,虎卫不能不出动。
当然在后边,俞国振也补上了一句“量力而为,保存力量,不做不必要的牺牲”,这也是霍彦所没有记住的一句。
“小官人亲自来,是准备打一场大的?”将岸又问道。
“有这个打算,不过先要弄清楚情形再做后决定,我们不打没准备的仗,也不打没把握的仗。”俞国振道:“现在建虏情形如何,朝廷的官兵如何了……嗯,孙克咸能给我们多大的帮助?”
说到孙临,俞国振神情有些淡淡的。
孙临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又没有真正经历过大的波折,可以说,除了少年丧父之外,他都是一帆风顺,看问题想事情,就跳不出这个时代的拘束。比如说,他还是始终将对朱明皇室的忠诚,放在了对华夏的忠诚之前,或者说在他心中,朱明皇室便是华夏。
俞国振却不认为,百姓是华夏的根本,没有皇帝,百姓照样活,没有了百姓,就连他的虎卫,也一天都难以存在,何况是紫禁城中的那位天。
俞国振并不怪孙临,反正俞国振给予孙临的支持在皮岛战后也减到了五千人的装备,这一点代价,与俞国振拥有青岛口这座良港作为据点和中转港相比,可谓便宜至极。
虽然青岛口附近土地确实是崇祯赏赐的,但是换了旁人在此任总兵,绝不会容俞国振在这里放两千虎卫,囤聚大量军资。同时在此招募人手、工匠前往耽罗岛。
五千人的军资,以登莱兵的标准,也就是花了俞国振区区十万两银罢了,襄又不用负担他们的军饷。比起这些收获,他还是赚的——要知道通往朝鲜倭国的贸易航线,为了避开郑家明里暗里支持的海盗们,也唯有走青岛口——羿城——平户为安全。
这个收一年也不只十万了。
“孙克咸派人来了。他已经到了临清,而且……他有一封信,是给官人的。”将岸拿出一个布袋。交给了俞国振。
俞国振哼了一声,若孙临是虎卫,早就被他罢职了。十之**是和霍彦一样,发配到哪儿去修路去。不过听说霍彦在杭城干得不错,已经又升到了监事一职,那厮能还是有的。
打开信,俞国振愣住了。
信上字迹斑斑,并不是用墨写的,而是血。
“我错了。”
只有这三个字,却写得刀劈斧砍一般,看上去触目惊心。俞国振眉头皱得紧紧的,看着将岸:“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派来的人说。如今他虽在高起潜手下,却没有多少兵权,处处为高起潜所压制,特别是……见到卢象升死后,他便闷声痛哭。将自己锁了一rì一夜。”
“只有这些?”
“那人还说了一句,他暂时在高起潜处,只等官人的命令。”
将岸着重说了“命令”二字,俞国振瞪了他一眼,他又笑道:“官人,是信使原话。”
看来卢象升的死给孙临极大的刺激。他当真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而且,他只怕对于毁了他心血的高起潜心怀怨恨,留在高起潜身边,也是在等待某种机会。
“鲁莽的xìng不改,只会惹祸。”俞国振皱了皱眉。
“高起潜部在临清,颜继祖等人在德州,他们是指望不上什么,虽然他们两边加起来,还有十余万兵马。”
颜继祖倒是没有多少人,但祖宽奉命遏建虏之前,手中却有山‘东总兵所辖的全部兵马,高起潜收拢残兵,手中人数也不少。他们若真的来援,建虏绝对不敢围攻济‘南。
“建虏呢?”
“建虏兵分两路,一路以多尔衮为首,围着济‘南,如今是围而不强攻,只是每rì驱投降的官兵填沟实壕。另一路以岳托为首,已经进入青州,今早得到的消息,其前锋是个叫玛瞻的,带着约是三千人,已经到了高密。”
“高密!”俞国振闻言一愣:“这是冲着我们来的啊!”
“正是!”
“嗯……”俞国振有些讶然,他脑里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他不知我已经到了吧?”
“便是小人,也是等听说船队来了,知道小官人到了。”
“那好,你立刻封锁消息,不准任何人离开港口,只说……建虏来攻,故此戒严!”一路上的疲惫顿时没有了,俞国振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是!”将岸道。
旁边的茅元仪此时已经知道孙承宗战死的消息,身为孙承宗器重的门人之一,茅元仪当真是悲痛yù绝,但他还没有失去失为一个参谋应有的冷静,听得俞国振此言,他低声道:“南海伯可是要吃了这一部建虏?”
“不足三千,又与后队远隔,这正是送上门的肉,如何能不吃?”俞国振笑道。
“南海伯,还得谨慎,建虏为狡诈!”虽然想要替孙承宗复仇,但是茅元仪还是谏道:“须得谨慎,我军方涉海而来,兵多疲惫,至少要休整三五rì,堪作战!”
俞国振抿了一下嘴,然后道:“自是要详细打探建虏的情形,至于休息,我只给他们一天休息的时间。”
“只一天?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啊!”茅元仪顿时急了。
“虎卫自称天下强军雄中雄,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只靠着平时的训练和装备就行,他们还需要有打硬仗的毅力。”俞国振一笑:“我相信,他们能做到!”(未完待续。。)
p未完待续
四四二、天下骁勇雄中雄(三)
原创大约三千人的建虏速穿行在胶东平原之上,经过了山区之后,一马平川,正适合以骑兵为主的建虏驰骋尽在
道路两端,是密集的棉田。自从襄建立青岛口这个基地之后,便全力收购棉花,襄的经理人深入到每一个村寨,在登莱兵的保护下将一袋袋粮食运来,而对于胶东的百姓来说,只要种棉,就可以直接到襄设置的收购点换粮食换银,完税之余还有不少节余,让他们避开了一般商人的盘剥,因此也乐意种植棉花。到了这个时候,田里的棉花都摘尽了,只剩余光光的棉杆,因此藏不住人。
玛瞻扬眉四顾,马鞭晃荡,指着这广阔的大地道:“来rì我大清若是入主中原,我定要请皇帝将我封至此处,这片土地,尽为我shè猎之野,土地上的百姓,尽是我包衣之奴!”
玛瞻为代善之第六,今年也只是二十八岁,从五年之前跟随多铎出征开始,到现在也经历过不少大战了。
只不过在建虏将星纷现之中,他实在算不上起眼。
或许是因为自幼相对体弱的缘故,他领兵的时间算是晚的,手中也没有什么实力,如今他带的这几个牛录,全是父亲代善拨给——名义上也是属于他的兄长岳托统领的正红旗。
故此,他也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实力圈。
他却不知,如果不是某人的到来让历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原该在去年十一月便暴疾而死的。
“辅国公,天sè渐晚了,我们是继续进军还是觅地扎营?”
听得手下一个牛录额真询问,玛瞻抬起头来,看着还有些光亮的天空。便指着附近一个空落落的村,笑着道:“那就准备……”
话还没有说完,一声尖锐的响声从身边传来。
这响声玛瞻绝不陌生,是火枪的声音!
而且这声音只是一个信号,紧接着,便看到村中一排排的明军士兵涌了出来,数量不多,似乎就是三五千人的模样,却将去路阻挡得严严实实。
“再向后去,便是青岛口了。伱们不是都想着当上虎卫么,如今便是机会!”一脸大胡的孟威咬牙切齿地道:“休要放走了这群垃圾!”
身为登莱兵把总的孟威,原是跟着孙临去了高起潜部,乱中带着千余人逃散,但孟威并没有去与高起潜会合,而是一路收罗同样逃散的残兵,凑足了三千余人,昼夜兼程赶回登莱。
在孟威看来,朝廷和高起潜是靠不住的,那位总兵孙临老爷虽然有报国之心。却不知道如何报国,也是靠不住的,就连象样一点的卢象升都被猪一样的队友坑死了,那么再在朝廷官兵这其中混下去,迟早也是死路一条。他早就想加入虎卫,一直以来只是因为年纪大,所以不被接受,现在他带了三千多人来。南海伯总得安慰安慰,让他加入虎卫吧。
结果却在这里遇上了玛瞻,他对附近的地理极是熟悉,当然知道,若是让玛瞻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