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生指南-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张涵却不满足。只有操作简便,才方便普及推广。张涵要求质量,更要求数量。他找人反复试验,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办法很简单,把铁棒换成柳木棒,随着炒钢脱碳,柳木棒不断碳化,从中补充碳,如此操作就不虑炒成熟铁了。
张涵知道炼钢中,需要用到石灰。虽然不清楚个中情形,但不妨碍张涵大胆尝试。他在炒钢过程中,增加了少数人,向铁水撒石灰粉。石灰浮在铁水上,不易散开,需要搅动的人注意多搅动石灰。
不管怎么说,张涵终于完善了冶铁炒钢一体化过程,成钢质量远超同时期任何一家冶炼作坊。
当然,这毕竟是炒钢,质量远不能同百炼钢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张涵仍然不能量产优质钢材。
这时候,张涵就想起了著名的灌钢技术。
采用李氏炉,将焦炭放在下膛,熟铁锻成薄片,一层层码在上膛,而生铁片放在炉口。生铁的熔点较低,最先熔化,用铁钳夹起生铁片,把生铁水均匀的淋在熟铁片上,其间还要不时翻动熟铁片,以使生铁水淋的尽可能均匀,最后即可得到灌钢。
灌钢其实是一个去除杂质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得到的钢材,大部分杂质都被除去,成份已经接近百炼钢了。只是,灌钢成材质量很依赖工匠的手艺,内部成份的分布不均,性能与百炼钢相比,依然还有不小的差距。
以张涵的知识水平,这是最高成就。再想更进一步,就得等李胜忠的坩埚出来了。
灌钢一出谁与争风,李胜忠肠子都悔青了。王冠全跑前跑后,在张涵的指点下,迅速改进了炼钢技术。既立了功劳,又露了脸,而他还在鼓捣这破坩埚。
若不是张涵重新加强了对坩埚的重视(张涵:胡说!我始终都很重视)。每次前来,都会专门去看他的进展。并一直坚持教李小二——李胜忠之子——识字,李胜忠……也还得在坩埚上下功夫,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PS:晚上还有。
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下'
 更新时间:2008…5…12 23:54:10 本章字数:3501
好在石墨坩埚的材料就三种,张涵又给他找了个烧陶瓷的好手配合,坩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造出了坚硬能承受高温煅烧的坩埚。
李胜忠亲自动手,试烧了几次,都获得了成功,剩下就是提高石墨含量,以提高坩埚耐火温度了。李胜忠又奋斗了两个月,终于把石墨含量提高到了三分之一——再提就影响坩埚强度了。
历经这许多艰辛,当将灌钢碎块放入石墨坩埚,盖好坩埚盖子,用泥密封好,再将坩埚放到平炉里煅烧,李胜忠忐忑不安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他没想到坩埚炼钢如此简单,他不敢想象失败了会怎样。但越是害怕失败,失败的阴影就越盘旋在他脑海里。
当热风炉开始鼓入热风开始,平炉中的火焰由红转白,散发出白炽的火光。一直烧了两个时辰,张涵才叫停,李胜忠带头将石墨坩埚钳出来。
“没事!会成功的。”
见李胜忠满面通红,张涵微笑着大声安慰他。张涵看不见自己的笑容,但他能察觉,脸部肌肉有点儿僵硬——他心里也没底。
李胜忠也不知听见没有,也没回答。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坩埚盖子,撇掉液面的夹渣,慢慢的将炽热的钢水注入到模槽中,然后在钢水表面又铺上一层生石灰,生石灰上层则铺上一层木炭粉,以防止氧化。
在旁边的张涵看见白炽的钢水,不由得松了口气,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一直有点担心,眼下既然熔化成这样,又去除了杂质,得到含碳均匀的优质坩埚钢,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随着时间流逝,钢水的慢慢冷却,一根两尺长,三寸见方的钢坯形成了。李胜忠迫不及待地拿起小锤。
“铛~~”
一声清脆悠长的声音里,李胜忠泪流满面。成功了,终于成功了,虽然不知比百炼钢如何,却比灌钢强多了……
李胜忠知道自己很丢人,眼泪却说什么也止不住。连擦了好几把,他却发觉脸上的眼泪更多了。最后,他也顾不得许多,蹲在那儿,失声痛哭。
李胜忠他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机会,却接连遭遇到不断的失败,在这一年多,他日子过的相当艰难。
冷言冷语李胜忠不知听了有多少。有人说他鬼迷心窍,有人说他溜须拍马,有人说他攀上了高枝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还有人说他……
他是个外来户,刚成为张家奴隶没几年,不能与王冠全比。王冠全失败了,有功劳在,也有苦劳在,总会有人帮他说话的,如果他失败了,只怕……
到时候,求荣反辱,孩子们往后怎么生活下去,他有什么脸面对妻儿?
每当想到这些,李胜忠就无法入睡。夜晚的辗转反侧,白天的操心劳累,妻子说,他这一年老了好几岁。李胜忠不愿意听这个,他自己不是不知道,头发一把一把的掉,里面还有不少白头发……
骤然看到一个七尺多高的汉子放声大哭,张涵不知如何是好。按说,他应该当场宣布对李胜忠的奖励,但是,这位正蹲地上哭呢!
四处张望一下,众人似乎都有点儿不知所措。张涵草草的,大声宣布“李胜忠炼钢有功,以后就和王冠全一样,也是管事了”云云。然后,就把一干闲杂人等,都赶走了。
看张廷方犹豫,似乎有话要说,张涵连使眼色,嘴里说着,“六伯,给我准备些儿好吃的,我一会儿就到。”
手上使劲,示意有事一会儿再说,就把他给推走了。
没多大工夫,现场就剩下三人——张涵、李胜忠和李小二。
李胜忠哭到此时,激动劲也已过去了,就是人多不好意思起来,这时见人都**了,张涵一扶,他就顺势起来了。
看见李胜忠脸上羞惭,颇不得劲,张涵也不待他开口,自己抢先说了话。
“李管事劳苦功高,这一阵儿受累了,先在家歇息几天,我再给你安排事做。”
“哪里,那里,李胜忠也没出什么力,还不都是小少爷的指点……”
说了几句话,李胜忠脸上就自然多了。
张涵听他如此说,却是“哈哈”一笑,打断了李胜忠的话。事是如此,张涵却没必要争什么功劳。
“那是什么话,我说的再多,也是空中楼阁。没有你苦心研究,这坩埚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不说这个了,”张涵伸手把李小二招了过来,“小二挺有天份的,过两天,就跟我去族学好了……”
“这,这……”
李胜忠听了这话,喜出望外,不知说什么好,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推辞是万万舍不得的,可要不客气下,似乎也不适合。情急之下,他用力抓住李小二的手臂。
“跪下!给小少爷磕头!”
随后,他自己也跪在儿子身边,连连叩首,感激涕零。
“小少爷的大恩大德,李胜忠粉身碎骨,没齿难忘,……”
听李胜忠表了番忠心,又磕了两个头,张涵才笑眯眯地扶起他来,温言笑语安抚了几句,才让这父子二人转回家去。
待李胜忠父子到了家中,张涵命人送去的酒肉布帛,都已送到。李胜忠吐气扬眉之余,又是一番感动,就不必细表了。
其实,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李胜忠年轻力壮手艺出众,又没有根基,在张涵来后主动靠拢,张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而然就选择了他。
李胜忠是个骄傲之人,但是,他在别人面前可以骄傲,在张涵面前,却休想抬起头来。张涵到卞东庄两年来,特别是今年这大半年,把所有参与的铁匠,都给镇住了。
搞技术的,就看重技术。张涵对冶炼技术的改进,越是手艺好的铁匠就越是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惊为天人。假设张涵若把这十几个铁匠放免出去的话,过上几百年,张涵肯定会作为铁匠的祖师爷出现在牌位上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李铁匠,还会有王铁匠、刘铁匠、张铁匠……在张涵的指点下,一样能炼出精钢来。而李胜忠初到张家无亲无故,他想要为子孙后代谋个好出路,只有努力让张涵看重。
换句话说,张涵是唯一的选择,而李胜忠不是。
李胜忠想到了这一点儿,因此颇为积极主动;张涵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稍微矜持些儿。不过,两人就觉得对方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二者一拍即合,李胜忠遂领着儿子大表忠心——要是文人武士,此刻一定会翻身拜倒,口中大叫“主公”云云,李胜忠没那个身份,只好表表忠心算了。
在熹平元年(172年)这一年,张涵在卞东庄冶炼作坊里的威望大涨。如今他说话,就算张廷方不同意,也不会当众反驳,也得迁就。张涵刚才把李胜忠提拔为管事,张廷方是有想法的,但他还是服从了。这就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