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生指南-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自然便全灰飞烟灭了。 
  灵帝不明白时事,有明白的。太常刘焉本属汉朝宗室,见朝政多 阙,祸在不测,就开始为准备后路了。刘焉上书建言恢复州牧,选清名重臣出任。刘焉素有清名,身为宗室,又是九卿重臣,这州牧便是为自己准备的。侍中薰扶与刘焉是好朋友,刘焉一上书,董扶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私下就告诉刘焉说:“京师将乱,闻益州分野,却有天子气,未知属诸何人?” 
  刘焉本有异志,闻得此言,口中含糊其词,心下却大是觊觎。也是天从人愿,适逢益州黄巾余孽复起,马相攻杀了益州刺史  俭,并自称皇帝,钞掠巴蜀。刘焉得复申前议,灵帝就命他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出平蜀郡。刘焉得偿心愿,薰扶也谋得蜀郡西部属国都尉随后跟了去。
  大汉国设州统郡国,州有刺史,位置在郡守上,但刺史是为监察 官,比起郡守国相的军政民治一起抓,刺史尚差一筹。到了西汉汉成帝时,方改刺史为州牧,位次九卿,权同守相——也是主管一州的军政民治了。这样一来,州牧的权力就太大了。光武中兴,便又规复旧制,仍改州牧为刺史。直到刘焉私心自用,重提此议,才复有州牧。 
  不过,大汉国硝烟四起,除了刘焉就任益州牧外,灵帝还任命了刘虞为幽州牧。 
  刘虞也汉家宗室,曾经做过幽州刺史,素有恩信,无论是汉民还是少数民族都很信服他。张纯张举作乱渔阳,幽州大扰,刘虞正好担任宗正,因他前在幽州,为民所服,灵帝乃特命为幽州牧,持节赴镇。 
  伍子方出了营帐,被大太阳一晃,不由得眯起了眼睛,站了一会 儿,忽觉身后有人拍了他肩膀一下,也不回头,口中问道: 
  “怎么?有事情?” 
  “伯矩,刘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分明是……” 
  “哦,是伯珪兄呀,失礼了!” 
  “无妨!”   伍子方抱拳行礼,公孙瓒连忙拱手回了一礼。他 
  给了伍子方面子,伍子方却暗暗发笑。 
  幽州张纯张举作乱造反,迄今为止,已经一年多了。伍子方受诏支援幽州,也快有一年了。幽州虽得了各地屯兵支援,但乌桓势大,来去如风,援兵各自接战,很难抓住有利战机,久战仍不能讨平。 
  公孙瓒也是个好运之人,他本是属国长吏,手下仅有百十人而已。中平四年,灵帝派张温征讨凉州贼边章等,令公孙瓒督乌桓突骑前往相助。未及起程,张纯等人业已反叛,公孙瓒便率着三千突骑追讨张纯 部,屡战屡胜,如今已经扶摇直上,升为骑都尉了。同样是都尉,但边郡的骑都尉,向来位在内郡的校尉之上。 
  公孙瓒也是个妙人,初见时,他仅为一属国长吏,便一口一个“伯矩兄”,升官之后,立刻就变成了“伯矩”。伍子方也不着恼。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公孙瓒打仗有两下子,凭战功升迁,得意忘形一点儿,伍子方也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与他闹僵了。 
  青州军是步骑混合,战力自是不弱,但北地乌桓人也好,汉人也 罢,都有一身好骑术,乘马而行,来去如风,伍子方守蓟县守如铜墙铁壁,战功却不如公孙瓒了。这一次,张纯和丘力居等抄掠冀州,返回故里,经过蓟县之际,公孙瓒提议追袭,伍子方觉得此议大有道理。兵法有云,归师不能阻拦。但趁敌军归心似箭,在后面追击的,罕有不能胜利的。 
  于是,伍子方便把步兵留下守城,自己亲自带着骑兵与公孙瓒合兵一处,紧紧咬住贼寇不放。乌桓人个个腰缠巨金,哪里有心思与汉军作战,万一死了,这抢来的钱财不都便宜别人了。眼见得离家越来越近,军心就散了。两人率军追击千里,终于在辽东属国石门被两人抓住有利时机,大破贼寇。张纯连妻子儿女都抛弃了,落荒而逃。这是幽州讨贼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公孙瓒没把尾巴翘天上去,伍子方就觉得已是难为他了。 
  “伯矩,你说刘大人制止我等追击……” 
  “伯珪兄,刘大人的意思,想来是要招降乌桓……” 
  公孙瓒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刘虞一到便罢兵息战,派人联络乌桓诸部,公孙瓒也是这么考虑的,伍子方也如此说,想来不会有错 了。  
  伍子方心里就跟明镜似的,公孙瓒原来不过是个区区属国的长吏,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升到了秩二千石的骑都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即使花上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够如此。如今,公孙瓒升官的心思如火炭一般,巴不得能一直打下去,一听说要招降乌桓,难怪脸色变了。 
  这样的事情,伍子方自然不会说破,公孙瓒也不可能说出来。不 过,随后两人就发生了分歧。公孙瓒一门心思想升官,抓住张纯,一个侯爷是稳稳当当没跑的。而伍子方的想法却又不同,大汉的江山已日薄西山,这个侯爷在他眼里一文不值,他兵也练过了,仗也打完了,缴获很多,正想保全兵马,返回青州。刘虞的命令,伍子方是磕睡碰到了枕头,正合心意。再说,继续追下去,就要到乌桓人的部族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伍子方不想冒风险。 
  公孙瓒反复强调,毕其功于一役,继续追击以竟全功。伍子方就强调客观原因,说明危险,又拿刘虞的命令说事。有这样的分歧在,两人无论如何也说不拢。说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说到最后,两人都动了意气,公孙瓒一掀案子走了。两人便在石门分兵,各走各的路了。
  两人兵力本就不多,合兵一处也不过四千余众,再一分兵,公孙瓒便只剩下三千多兵马了。而乌桓人大败特败,一哄而散,却多是骑兵,被汉军斩首五千,对数万乌桓骑兵来讲损失并不是很大。又临近了部 族,补充方便不说,还要保护自己的家人。此消彼涨之下,公孙瓒这一去,便被丘力居等困在了辽西管子城,一困就是两百多天。骑兵追击是不可能带太多粮草的,先前胜利了缴获很多,也经不起这么吃,后来没办法了,粮没了就杀马吃。战马就是骑兵的战友,而且骑兵下了马,那就连步兵都不如了,这时候连战马都杀吃了,可见公孙瓒的窘迫了。再后来,战马也吃光了,只得把弩上的弦,楯上蒙的牛皮,都剥下来煮吃了。弩楯那是攻守的利器,公孙瓒这是把武器都给吃了。 
  公孙瓒困难到这种地步,可想而知,在管子城里,他会如何诅咒伍子方和刘虞。最后,还是乌桓撤军退到北边的柳城,才算保留了公孙瓒一条小命。乌桓以大军围城,粮草消耗也是极多,少数民族的食物是以肉类为主,基本没多少粮食储备,况且,大军围城的消耗可比公孙瓒多许多倍,春夏正是放牧的好时候。乌桓人总不能为了困死公孙瓒,把自己也困死了。然而,公孙瓒此刻连武器都吃了,还能有什么,只好全军分散各自逃命去了。 
  公孙瓒这一回    
  了大亏,率领的人马大半死在返回的路上,死于征战 多。能够平安返回的,只有一千多人。 
  伍子方却带着人马,以及缴获的大批战利品,得意洋洋的回到了蓟县。大军行进有很多麻烦事,与普通人赶路不同,等伍子方回到蓟县,刘虞已经通过信使往来,与乌桓人谈的差不多了。为了表示诚意,刘虞就遣散了屯兵。其实这就是一个友好姿态,当初能组建,需要时自然还能组建。但组建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刘虞遣散屯兵,就是表明自己无意进攻,无意报复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虞的做法是对的。大汉国几处作战,现在是无力支持与乌桓人的长期战争。张纯张举既然逃出了塞外,遁入鲜卑 中,也没必要与乌桓人死战。所以,这个哑巴亏也只好吃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到大汉国兴旺了,早晚有讨回来的那天。但是,公孙瓒就倒霉了,等他被困管子城的消息传到蓟县,刘虞已经遣散了屯 兵。幽州的汉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根本不可能去救公孙瓒,一旦这些兵马出了意外,那幽州的局势就无法收拾了。 
  张纯后来被他门下客王政刺死,枭首送虞,邱力居邓大战经年,也需要休养生息,也遣使请降,幽州算是平定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耳朵刘备这个人。在历史上,刘备本是跟随青州从事邹靖讨张纯的,行军路上遇到袭击受伤。这时候,邹靖换成了伍子方,张涵又准备了大批强驽,结车为阵,兵力比邹靖强多了,在路上的伤亡很少。但是,刘备就是那个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