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电报中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孙纲的目的,是要用英美的力量来牵制俄国,何况,日本和俄国打的正热闹,美菲战争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英美两国能用于“支援”中国的兵力,其实是十分有限的。
在旅顺的俄国公使格尔思觉察出来了北洋方面正在进行针对俄国的军事部署,在向本国请示后,这天又来见孙纲,说明“俄国政府为了邻国安定考虑,是依照盛京方面的求助出兵助中国讨贼的,并无侵占中国土地之意”,请孙纲“放心”,同时又指出,“俄国是应大清皇族的请求采取行动的”,孙纲作为地方官员,没有朝廷的命令就擅自采取针对俄国的军事行动,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举动”,甚至可以说是“犯罪”的行为。
对于俄国公使的“指责”,孙纲针锋相对的指出,“查万国公法,无论君主、民主之国,遇有关乎国家主权及领土之大事,必国会士民公许方可施行。倘国会不愿,虽已立约,作为废纸。今我民不愿,照公法原可力争。”而且孙纲又严厉的对格尔思说,“盛京之一二王公,既非朝廷代表,又非民选代表,有何权力以中国之名与他国订约?”表示盛京无论和俄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他都坚决不予承认,自己也不会听从盛京方面的任何命令。
格尔思被孙纲的回答噎得哑口无言,过了好半天,才小心翼翼地向孙纲询问,他目前在听从谁的命令?
孙纲的回答是,“国家无君,则听民意,绝不奉独夫残贼之命。”
因为,这些天,张之洞他们已经把“共和”这个事给弄出来了。   
(三百二十四)北洋政府“共和版”
经过多日的商议,在南方三大总督和几位枢臣的倡议下,群臣和陆续赶到的一些外省代表公推,以李鸿章为大清国“执政”(这回不是总统了),孙毓汶、张之洞为“参政”,成立临时“共和”政府“政务院”,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原来的朝廷在京官员分别在政务院及六部中担任各种职务,随后李鸿章以“执政”的名义和各枢臣督抚通电全国,宣布“朝廷公议,避乱旅顺,以保国家”,并呼吁北京和盛京双方“为免生民涂炭,立即实现停火”。
因为旅顺在北洋地区,这个大清“临时共和政府”被后来的历史学者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居然提前出来了一个“共和版”,历史在这里,又拐了一个大弯。
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弄的这个“共和”通电其实是很高明的,这帮老家伙在里面并没有自称自己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合法政府”,也没有指明北京和盛京方面为“非法”,而是俨然以大清朝廷的“继续者”自居(毕竟原先朝廷的主要官员现在都在旅顺了,而且又得到了众多地方“封疆大吏”的支持),要求交战双方立刻停火,既向全世界表达了希望国家安定的意思,又表达式了北京及直隶地区陷入战火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在北京的“中华帝国”政府首脑“首辅大学士”康有为知道后立刻发表声明(他们那里已经没有电报了),指责北洋政府为“非法自立”,他的指责尽管义正辞言,可他“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名头现在已经“响遍天下”(这也是孙纲搞的鬼),根本没有人听他的了,盛京方面则号召各地起兵“勤王讨逆”,对北洋方面的“共和”声明不予理睬。
这帮满人可能觉察出来了没有多少汉人听他们的了,所以在山海关坚守不出,而北京方面。袁世凯和董福祥两军会合后,声势大震,袁世凯可能感觉到了这些满人在山海关等什么(据孙纲的观察应该是在等俄国方面的支援),又看到北洋方面居然没有支援这些满人地意思。遂和康有为及董福祥商量后,主动出击。开始向山海关进发,准备和这帮满人的最后残余力量进行“决战”。
袁军得到了甘军的支援。又因为董福祥几乎将甘军的所有军火辎重都带来了,袁军经过这么一补充,力量变得空前强大起来,袁世凯选择主动出击,应该是一个明智地选择。
孙纲通过情报已经知道了。袁军此次进攻山海关,可以说精锐尽出,志在必得,袁军总兵力为16000人,轻重火炮共40余门。而增祺和满洲王公组成的“讨逆军”地总兵力虽有40000人之众,火炮也有100多门,加上得到了部分山海关守军的库存枪炮,实力又有所增强,从人数和装备数量都处于优势,但面对连战连捷地袁军,“兵无战心”,士气可以说十分低落,想要取胜。只怕很困难。
而李鸿章等人现在最担心的。是东北这边俄军的动向。
当年俄国人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大片国土的事,李鸿章可是一天都没忘。
为了阻止俄国人的霸占东北地野心。加上孙纲手下的“北洋特攻队”的杰出表现,李鸿章这回把军事指挥权全都交到了孙纲手中,“统一事权”,甲午年间的教训,他已经吸取了不少。
孙纲现在做为“北洋海陆军总统”,头一次指挥调动这么多的海陆兵力,去迎战一个极为强大地敌人,对他本人的智谋和能力来讲,可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变天”最为艰难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按孙纲的估计,俄军如果想对东北三省“开刀”,第一步应该是先夺占中东铁路,占领哈尔滨,再利用东省铁路南下,以支援满清王公“讨贼”为名,攻占东北各主要城市和交通线。
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中,19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找到了出兵中国的借口,调集15万大军分路入侵东北,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辽阳、盛京、铁岭、锦州等主要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
龙江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六十四屯今安在?何人复我大江东!
在后世地孙纲每每读史至此,一颗心就感觉在滴血。
现在,从后世穿越过来地他,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当年这段血淋淋地屈辱历史,还会不会重现?
不!绝不!
孙纲这次,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俄国人血战到底了。
“往那边的电报现在不通,我已经给左冠廷写了信,让他坚守哈尔滨,阻挡俄军入境,”李鸿章有些焦急的说道,“也不知他收没收到。”
左宝贵也是李鸿章当年的麾下大将,此次他的奉军没有参与“讨逆”,让李鸿章很是欣慰,但他也十分担心,驻守黑龙江的旗兵练勇已经都被满清亲贵们抽走“讨逆”去了,哈尔滨只剩下左宝贵和黑龙江将军寿山、宁古塔都统永山在那里守着,一旦和俄军打起来,他们的兵力太少,恐怕是凶多吉少。
他通过对俄军的情报分析,已经得知,在远东的二十万俄军大约有80000人左右被牵制在了日本,能用于东北战场的不超过110000万人,而且分散在了伯力,双城子和海参崴等地,段祺瑞等将领临行时,孙纲已经给他们做了交待,“凭其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快速机动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消灭俄军,自己的陆军很早以前就进入了“指定位置”,如果俄军来,应该是有一定胜算的。
“中堂放心,铁甲兵车一定能将信送到,我已经做了安排,左大人他们应该是守得住的。”孙纲说道,他已经把“雄坦克”派出去送信了,虽然他目前也不敢完全肯定左宝贵能收到,但给老头子打打气还是应该的。
他现在其实也很担心海上。
如果北洋舰队和俄国太平洋舰队现在就真的硬碰硬大战一场的话,会不会两败俱伤呢?
俄国现在敢不敢就这么同时两线作战,还很难说。
可俄国人还没有什么动作,袁世凯和满人王公亲贵们的“讨逆军”,却再次展开了大战。
由于害怕“讨逆军”得到“外援”(满清王公和俄国人达成“协议”的事袁大头可能已经听到风声了),袁世凯亲自领军,向盘踞在山海关的“讨逆军”发起了猛攻。
据侦察人员报告的,可能是袁世凯从甲午丁酉两役当中学到了什么,袁军也学会了集中使用火炮了,在到达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这个地方好象很有名的说)后,袁军炮兵首先集中火力,向前来迎战的满洲骑兵和前来支援满人的蒙古骑兵开始了猛轰,满洲骑兵和蒙古骑兵“进如山倒”,伤亡惨重,冲到袁军近前的也都被袁军的马克沁机枪和步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网扫倒,结果袁军初战又一次告捷,“讨逆军”损失了近8000人的骑兵,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而袁军伤亡不过三十余人,可以说完全是一边倒的结局。
在满洲骑兵和蒙古骑兵向袁军冲击的时候,“讨逆军”的炮兵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