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中记-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承问道:“是什么?”

林奶娘道:“算来回京也已经三年了,我近来总是想着鄜州……前少奶奶的事儿,这几年风吹雨打的,也不知坟上怎么样,也不知有没有人按时去拜祭,好歹相处了一场,心里十分记挂不安,便想着……回去看一看。”

崔承很是意外,抬眼看她:“你说……要回鄜州?”

林奶娘垂眸陪笑道:“是,正好儿如今姑娘也在家庙,府里头用不上我了,是个空子,还求侯爷成全。”

崔承思忖片刻,打量她道:“嬷嬷,你是不是觉着我把鬟儿送去家庙,所以心里怪着我呢?”

林奶娘有些惶恐之意,忙道:“并不是,我也很不敢,横竖都是为了姑娘好罢了。只不过……先前姑娘没去家庙前,也从跟我念叨,说是记挂着她亲娘呢,想得空好歹回去看一眼,如今既然她不能,我因想着,我倒是可以替姑娘尽尽心,也求她亲娘在天之灵,多多庇佑姑娘……是这份心意的,请侯爷体谅。”

崔承见如此说,倒是有理,又说道:“其实不拘叫谁去看一看都使得,何况鄜州那边不是还有人看着房子的么?想必是无碍的。”

林奶娘道:“虽然无碍,但奴婢毕竟伺候过的,别人到底不如我亲去的情分真。何况,姑娘若是知道了我去,必然也心生欢喜。”

崔承又想了会子,才点头道:“既然如此,倒也未尝不可。”

当下,崔承答应了此事,他觉着事小,倒是不必特意惊动老夫人,就只跟母亲和罗氏说了,两人都也没怎么样。

因此择日,林奶娘便带着小丫头露珠儿启程自去鄜州了。

又过数日,晨起,侯府的几个大汉围着崔承出门,因要去学堂上课,谁知才过了一条街,崔承忽然道:“转道,我要出城。”

跟随的人吃了一惊,不知这小爷要怎么样。

崔承因道:“是没听见吗?我要出城!快着些!”

那为首的跟班儿崔兴便陪笑道:“哥儿这会子出城做什么?要正经上学去呢,若又给家里头知道,我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崔承嚷嚷说:“有什么兜着走,只叫他们别跟家里头透风就是了。”

崔兴道:“虽然我们不说,指不定哪里走漏了风声,只怕老夫人跟太太都饶不了我们。”

崔承叫道:“啰嗦什么?难道我要去家庙也不成?又不是去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谁敢多嘴?”

崔兴忙念了声佛,道:“哥儿去家庙自然使得,可毕竟要跟府里说一声,得了老太太允许……”

崔承哼道:“你不答应,我回头就告你一状,看府里饶不饶的你。”

底下人都知道这小爷任性,又听了这话,哪里还敢劝他,只得随了他的心意。

又想着偷偷地望家庙走一趟,便赶紧回来就是了,倒也不至于生事。

因此果然便转道出城,半个时辰过后,便来至家庙。

崔承跳下地,门口的小道士认得他,见状忙赶过来问道:“哥儿怎么这会子来了?也没有人来提前送信?”

跟着的人无法,只得替他遮掩:“大小姐不是正在么?哥儿是来探望的,不必格外多说。”

小道士笑道:“原来是为这个,我进去告诉一声儿。”

小道抽身去后,崔承便跟几个奴仆入内,且走且看,不多时来至内堂,见寂静非常,偶尔有两个僧人身影经过,却悄无声息,宛如游魂一般。

崔承皱眉道:“这儿怪冷清的,若让我住在这儿,可要闷死了。”

才嘀咕了几句,就见先前那小道士匆匆忙忙出来,竟道:“这、也不知怎么了,里头说不想见人呢。”

崔承一愣:“你说什么?”

小道士说:“方才我进去禀告说哥儿来探望,老师父骂了我一顿,说是姑娘要静心祈祷,不能见外人。”

崔承好不容易得了这个空子来探,闻言哪里肯罢休,便道:“瞎说,我是外人么?走开,我自个儿去见姐姐!”竟把小道士怼了一把,自己往内就走。

小道士也不敢拦他,只叫了两声作罢。

崔承身边那几个跟班也只苦笑,相视摇头。

且说崔承自己雄纠纠气昂昂地进了内堂,仍见满堂鸦雀无声,只有几尊塑像……活灵活现的。

崔承有些不安,连叫两声“姐姐”,也无人答应。

他正踌躇,忽地听见殿后有脚步声,当下忙跑过去,却见出来的是是庙中的主持僧人,迎着他笑道:“哥儿,别忙着跑,地上滑留神跌了。”

崔承十分失望,站住脚问:“我姐姐呢?”

主持僧笑说:“小姐在里头静修呢,这会子不能见外客。”

崔承鼓起腮帮子:“我是她弟弟,算什么外客?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难道不许我见她不成?姐姐难道也不想我?”

主持僧还待要说,不料崔承从来是个没耐性的,见他只顾阻拦,便一扭身,从主持僧身边儿奔了过去。

那僧然人拦挡不及,崔承已经跳出大殿,往后奔去,边跑边大叫“姐姐”。

僧人见状,暗暗叫苦,只得快步跟上。

而崔承跑到后面僧房,左顾右盼,便拦下经过的一个僧人:“大小姐在哪儿呢?”

那和尚呆了呆,一指前头那重院子,道:“施主们都在那里住着。”

崔承忙跑过去,奋力把门推开,果然见里头一排僧房,他也不怕累,叫嚷着,一鼓作气连推了几个房间的门,都不见人。

直到跑到最后一间卧房,才听见里头有些动静。崔承大喜,忙把门推开,才要大叫,里头那人走出来,正好同崔承打了个照面。

崔承愣了愣,叫道:“你是……”一语未了,那人已经到他跟前儿,便捂住嘴道:“别吵。”

僧院寂寂,崔承正要挣扎,那人又在耳畔道:“你乖些,我不是歹人。”

崔承定睛看去,却见这人生得唇红齿白,年纪看着不大,却是个很出色的少年,也不是和尚。

那人见他不嚷了,才慢慢松开手,崔承睁大双眼:“你是谁?我姐姐呢?”

那人笑看着他,也不回答。正在此刻,外头老僧来到,因说:“哥儿忒精灵,跑的也快,一时拦不住,还请恕罪。”说着,向着少年举手行了一礼。

崔承看看他,又看看这笑吟吟的少年,大惑不解。

几乎与此同时,就在京城刑部,有人也正狐疑难解。

原来,自从云鬟前往刑部见过白樘之后,白樘因得知了那“鸳鸯杀”凶嫌将要犯案的第三个地点,却是长安坊一户朱姓人家。

这信息对白樘来说自然是至关重要,因此忙着手叫人暗中查探。

然而这长安坊住户不下三四百,姓朱的人家,少说也有十几二十户,连夜统算之后,果然找到十一家户主姓“朱”的。

因不能惊动凶手,行事自然要加倍机密,连京兆府、大理寺等都不曾通知,只由刑部的人秘密行事。

又暗中调了坊中的保长,仔细询问各家各户的情况,明面上只说是查看人口罢了。

这般下来,也足足耗费了三天时间,查探妥当之后,白樘根据先前这凶嫌犯案的行事风格,剔除了其中未成亲者,鳏寡孤独者,最后只剩下了五家。

因此才又派了刑部密探,在这几家周围暗中潜伏,留意观察。

只因这一次“鸳鸯杀”行凶模式比先前不同,故而虽然这五个人家之中有些看似夫妻不和、镇日吵闹的,白樘也并不曾将其剔除。

可是刑部的探子在长安坊内暗中伏查这许多日,却并不曾看见过什么格外奇异的,倒是有一家儿,因汉子嫖妓,两口子打了起来,双双头破血流,几乎闹得出了人命。

邻里看不好,一边儿劝,一边儿通知京兆府的人,公差赶来才压了下去。

白樘虽然知道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应有些耐心才是,但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地有种不太妙的预感,仿佛……这凶手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暗中布置。

尤其是想到白清辉曾说:这凶手必然有一个极便宜的身份,会让他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些被害者的行踪。

就仿佛眼前蒙着一层纱一样,这种感觉让素来沉稳的白樘也有些无端焦躁。

这一日,他便又把这五个人家的卷宗拿出来,仔细翻看。

原来白樘心想:既然杨主事跟王商人这两家,都是凶犯精心挑选出来的,那这最后一件案子的“本该遇害者”,自然也有附和凶手“口味”的特点。

既然“守株待兔”目下无用,或许就该从被害者的角度出发。

白樘因经年办案,自有一套常人不能及的手法跟天生之感,殊不知他如此,却正是做对了。

而云鬟也不知的是,前世,正是因为这“长安坊血案”发生之后,白樘才从中觅得蛛丝马迹,最终认定了那凶犯的。

南风轻拂,窗外桐叶翻飞,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