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枭杰-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他而言,是在赌博,拿麾下五万将士做赌注。

王离显得很为难,但是,他又没有太好的借口回绝司马欣,至少,想要让王离死守邺县,章邯也应该做出点表示,调拨几万兵马到自己麾下,让自己可以更加稳妥的巩固邺县防御,这样才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最重要一点,邺县城小墙低,阻挡赵军五万大军确实困难,而且,赵凯虽然只调了李左车一路兵马,可安阳距离邺县并不远,一旦赵凯投鼠忌器,全力一搏,放弃安阳而转战邺县,自己不但要丢了邺县,而且很难退出战局,如果被赵军形成合围之势,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全力保守邺县,我一定会做的,只是……我很担心我的兵力恐怕不够啊!”王离支吾着说道。

他看一眼苏角,苏角能和司马欣一起来,估计章邯还有什么别的用意。

王离用兵力不足来当借口,这样的借口简直逊爆了,司马欣不想给王离带来太多的压力,毕竟大战在即,他也只能报以无奈的笑意:“王将军,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坚持一个月,给我们一个月时间,若攻不下安阳,我们另作筹谋。”

“可是……邯郸和邺县之间,很难贯通,如果我全力保守邺县。我邯郸附近的部队又该如何布置呢?”王离似乎感受到,这件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他只有尽量服从章邯的调遣,如果闹得太僵,章邯若向朝廷汇报。自己可就得不偿失了。

司马欣也不多和王离废话,他指了指旁边的苏角,之后告诉王离,章邯担心王离两线作战,压力很大。而且防线太长,容易被敌军切割成两条战线,所以决定让苏角带领五千骑兵,两万步兵从殷墟渡河,走山路驰援邺县,所以,王离不用太担心,尽可全力部署防线。

王离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和司马欣讨价还价的了,这一战,王离知道。自己必须坚持到最后,否则,只能北窜,可自己若北窜,恐怕章邯不会轻饶自己,对于伐赵之势,也会土崩瓦解。

他尽量压下心中的忧虑,指着帐外对司马欣笑道:“既然来我营中,司马大人和苏将军不妨吃顿便饭再走,我已经命人准备伙食了。两位大人,请。”

……

从鬲县渡过黄河,走关津,进武垣。再行过高阳便是燕国的国境了,对于刚刚出使齐国的张敖而言,原本可以路过巨鹿的时候看看父亲,再从巨鹿向北进发,可父亲张耳再次挑起赵国内部的两派之争,在赵国最危急的时刻发动政变。就连张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眼下,只能先去通使燕国,之后在筹谋如何与父亲一见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张敖在出使齐国之后,向北进发,过黄河的时候,张敖收到了赵凯的亲笔书信,赵凯责备张家背信弃义,责备张耳在赵国最危难的时候发动兵变,邯郸分割,两庭对立,如今赵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赵凯责令张敖劝说张耳举城投降,否则大军过处,绝不轻饶。

而张敖这时候已经出使了齐国,劝说齐王田市出兵赵地,与赵国,楚国合伙击溃秦军,天下之势可定,田市毕竟还无法决断出兵之事,他打发张敖回驿馆之后,与田横田荣商议,最终决定出兵援赵,唇亡齿寒,东阿之战历历在目,如果赵国亡,秦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燕国,亦或者齐国。

所以,在第三天的早朝,田市答应了张敖,会尽快出兵,让张敖归国复命。

张敖刚刚离开齐地,从鬲县渡河,却不想,赵国出了这么大乱子,身在安阳的武信君赵凯既震惊,又愤怒,他休书给张敖,信中多是责备的话语,张敖可以从这封信里看出,赵凯已经愤怒道极点了。

连夜,他也回信一封,明言忠孝难两全,他不会辜负赵凯重用自己的情谊,但是,能否说动张耳投降,张敖没有把握,眼下军情紧急,秦军压境,尽早联盟燕国迫在眉睫,所以,张敖选择先北上燕国,再回去的途中去一趟巨鹿。

此时张敖的车队已经过了高阳,一路向北而去,这里道路平缓,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颠簸了,从这里向北,再有两天的路程便可以抵达涿县,到了涿县,张敖就不用那么奔波了。

可一想到父亲张耳,张敖不禁再次皱眉,他重新拿出赵凯的书信,掀开车帘,目光注视在竹简上,一副无奈的表情反复的读着赵凯的信,他心中更加忧虑的是,一旦秦军势败,赵凯会如何处置自己的父亲和年幼的赵王毅呢?

张敖的车队由于悬挂着赵国的旗帜,又有百余名精壮士兵护卫,在离开武垣时,李琼担心张敖沿途遇到山匪,或者燕军的边军为难张敖,又拨给张敖五百军士,所以张敖的队伍还算庞大。

沿途的燕军也没有为难赵国的使臣,就这样,张敖的队伍沿着驰道向北,来到了涿县。

涿县目前是燕国临时行宫,就在燕赵两国的战事爆发之后,燕王韩广就来到了这里,在这里屯驻着很多兵马,此时虽然与赵国和解,但是秦军就在赵地,谁也不敢保证,赵国灭亡,下一个会不会是燕国,所以,屯兵在涿县必不可少。

燕王韩广也就没有再返回都城渔阳,在这里暂且住下了。

恰巧,赵国的使者张敖在出使齐国之后便来到了涿县,沿途劳顿,张敖十分疲惫,但是他没有沿途休息,也没有在涿县的临时馆邑将歇一宿。直接前往了燕国的行宫拜会燕王。

韩广这几天有些伤寒,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但是听说张耳的儿子张敖来了,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外交而来。韩广还是勉强支撑,在前殿召见了张敖。

陪同韩广在殿内迎接使臣的还有大将军臧荼,丞相刘善等人。

有内侍传召张敖进殿,之后张敖手捧旄节走入大殿,向着燕王行一礼之后。张敖双手把国书递上,有内侍上前接过,之后张敖才开口说道:“如今天下苦秦已久,四海分崩,自从张楚王陈胜吴广举旗自立,天下多有响应,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各国纷纷自立,如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魏国,韩国,七雄之势重现,可秦国余威尚存,甲兵数十万,南征北战,无人能敌,如今秦军入寇赵地。赵国已经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还望燕国能够念及唇齿相依之情,尽早发兵,解赵国之危。”

张敖入殿。便已天下之势劝说韩广,又用战国七雄为引子,希望燕国早早发兵。

当年七国各怀心思,诡谲纷争,却让秦国逐一击破,统一了天下。如今若是各国之间再我行无素,各怀鬼胎,恐怕秦灭六国之势,将会重演。

也的确是这样,韩广听张敖侃侃而谈,已经有些动容了,却是一旁的刘善干咳一声,打断了韩广的沉思,也打断了下面正在劝说韩广的张敖,张敖凝眉看去,他认识刘善,虽然不熟,但是也知道其人。

刘善是燕人,籍贯是广阳郡,此时他忽然打断自己的话,恐怕这次劝说要费一些力气了。

张敖没有继续说话,他凝视韩广,韩广也一脸狐疑的望向刘善,刘善没有急着说什么,他只是看一眼一旁的内侍,声音嘶哑的吩咐道:“今天天色已晚,不适宜谈论大事,张大夫旅途劳顿,也该歇息一夜,你去替我王送送张大夫吧。”

内侍唱一声诺,走到张敖身前,指着殿外道:“张大夫请。”

张敖忽然吃了闭门羹,他心中怏怏,只得叹息一声,随内侍去了。

这时,刘善才拱手道:“大王,天下之势未定,我们茫然出兵,恐怕于国不利,况且,赵国在武垣布兵一万,他们也未必会允许我们跨境作战,何不观望一阵,静观时局变化,再做定夺呢?”

“唔……”韩广有些犹豫。

臧荼却一脸怒气的横一眼刘善,之后恨道:“天下格局已定,秦国不亡,六国难立,难道相国大人想要等其余五国相继灭亡,再图自强吗?恐我燕国一家,难以抵挡秦国数十万大军吧!”

臧荼的话略带嘲讽,刘善气的浑身发抖,指着臧荼怒斥:“你……”

可是刘善却说不出什么话来,臧荼继续说道:“即使要观望,也要在赵国境内观望,进,可直捣巢穴,诛杀秦贼,退,可再赵国境内筑垒防御,抵挡秦军北伐,这样,可以免去我国百姓战争之苦,只是多费些劳力运送补给,这和秦军入境,屠戮百姓相比,算不得什么吧?”

臧荼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刘善的观望之策也没有被臧荼否决,但是臧荼刚刚那盛气凌人的架势,却让刘善心中极为不满,但是,他却不能反驳臧荼,毕竟韩广已经对出兵援赵动心了。

“可千里运粮,这……”刘善小心翼翼的提醒,他见韩广看向自己,又继续补说:“而且,我听说赵国如今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