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时;彭毅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汽车可以用于运输。那么可不可以用于战争呢?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汽车外面加挂上一些钢板用于防弹。然后撞上机枪或者小炮。伴随步兵作战。虽然各种汽车存在着结构脆弱;故障率高的问题。而且这装甲也绝对加不了太厚。但是彭毅紧接着从战术角度来指出了改型战争的意义。

首先;这毕竟汽车;也就是说速度上比人跑的快多了!即使是运载大量步兵用于迂回包抄的话也将十分有意义。其次。东北地形平坦面积广阔;绝对不是像在朝鲜那样被动防御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必须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在步兵冲锋的时候;机枪和火炮很难及时提桂力支援;虽然迫击炮和轻机枪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但是受到弹药量的限制;这种支援还是不够的。而且中口径直瞄火力的缺失让进攻一方还是十分吃亏的。

面对彭毅提出来的这两条意见;立即有很多人发出了反对的声音。首先老将聂士成就认为将如此昂贵和易损失的产品送到战场上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另外一点就是在野外情况下;并不适合现代的汽车行进;而对方的各种口径火炮完全可以轻易摧毁这些单位;毕竟就算加上钢板。最多也只能防弹片和子弹;面对炮弹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而面对老将军提出的质疑;彭毅没有放弃;首先在他眼中;战争中对宝贵的是人;尤其是那些百战老兵;如果可以用钱或者装备来解决问题的话;就不应该用人命去堆。而且彭毅强调;这械辆更多的是用于机动和火力支援;并不是要冲在第一线。所以被火炮直接命中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为了证明这个论断;武卫军还专门进行了一番测试;用车辆着大小相当的模型以不同的速度行进;然后用火炮打靶;结果;实践证明;面对各种移动目标;火炮的命中率实在不高;尤其是如果对方没有速射炮的话;那么想打中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而在此时;徐杰的支持让已经陷入街的双方最终妥协;这支实验中的部队一共分成两种;一种是一线支援装甲车;另一种则是用于纯运输部队。对于一线支援的装甲车;要求防护标准是能够抵挡机枪和弹片的攻击;绝大部分车辆装备一到二挺机枪;或者是一门57mm炮;这些小炮原本在北洋有一些;不过随着大量新式75mm速射炮的服役;这些已经有些鸡肋的武器被用于这些改装车辆上;介于当时悲催的动力;所谓的装甲防护也仅仅是在正面和侧线安装了一块厚达2cm的钢板;而且还是敞篷的!这两种战场将伴随步兵冲锋为步兵提供直瞄火力掩护。

另一种车则是安装75mm速射炮和82mm迫击炮;这些少量的战车将作为机动远程火力支援单位和反炮兵单位。在广阔的平原上;双方的火炮分布会更加分散;这对于反炮兵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机动!否则你拉着火炮到了阵位的时候;人家早跑没影了!双方的105以上的火炮都不会多;所以真正的炮兵主力还是那些75mm火炮;所以徐杰希望这些装了轮子的东西可以快速机动用于压制对方的炮兵。当然;这些最早的“自行火炮”在射击前肯定要放下炮架;有点像后世的卡车炮;而且对道路要求很高;需要在各个预设阵地之间铺设简易公路。

至于运输部队吗?徐杰同样将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简单的“乘坐着卡车”的步兵;用于增加步兵部队的机动性;来弥补因为骑兵不足而造成的机动兵团数量不够的问题。用于侧翼迂回或者穿插;以及执行某些特殊任务。而第二种则是牵引炮兵;对于甚至重炮来说;单纯用马匹进行牵引实在是过于费劲。所以徐杰计划将一部分重炮用经过特殊改造的牵引车进行牵引。至于这两支部队的具体规模吗;徐杰还真没法确定;毕竟现在可以使用的车辆保有量变化速度太快了。只能尽量提供。

除了这支连雏形都算不上的“机械化”部队外;为了维持地方治安防备敌对分子的破坏;徐杰还需要一支宪兵部队。这支规模不大;但是全员配马的部队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重点城市和中枢的宪兵部队;作为处于后方的城市和乡镇;遭到对手进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发生各种暴乱的情况还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当清政府被推翻的时候;一些暴动和骚乱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这些装备了精锐轻武器的部队将用于第一线的平叛。而另一支部队则是为了对付可能从战线缝隙处渗透进来的哥萨克骑兵而准备的。他们将在负责重要交通线和兵站的巡逻;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最为预备队参加到一线战斗中。

感谢书友xdhxdh的打赏~~~;以及书友有微风拂过的月票支持~~。4000字大章送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三百八十六章 慈禧的应对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所谓的保守秘密最多只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可以做到;更何况;光绪的措施连“所谓的墙”都不如!在光绪等人眼中认为只要几个人收口如瓶就够了;但是实际上如此大的行动即使所有参与者都保密;也依然会被对方察觉;更何况某些人本身就是慈禧打入到帝党内部的钉子!

虽然那些人不知道光绪到底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大量的装备和资金;但是他们只要知道帝党实力的增强对于后党来说是个天大的威胁就够了!。而这些间谍们则十分迅速的将这些情报送到了慈禧的桌面上。而此时的慈禧也无法再保持淡定了;原先的帝党在他眼中仅仅是棘手而已;而现在;帝党已经具备了将其推翻的可能!这让视权利为生命的慈禧如何能安心?于是连夜召集庆王和荣禄商讨对策!

“皇上看来是真要动手了。”看了看密探送来的折子;荣禄有些焦急的说道。

“也不知道袁世凯和翁同龢他们从哪搞到如此多的银子和武备;照这个速度下去;恐怕袁世凯的军队全部换装后还可以再多征召5000人左右的部队。尤其是这些新式的速射火炮;据说射速数倍于原有的克虏伯行营炮。在加上这喧枪和充足的弹药;怕是厩的攻守之势要改变了。”庆王看了荣禄一眼;随后说道。

“你们对这个袁世凯了解多少?谁能在背后为袁世凯提供如此充足的装备?是李鸿章?还是其它人?”慈禧脸色还算平静;但是语气中的寒意让人胆战心惊。国库有多少银子她可是十分清楚的;别看翁同龢执掌户部;但是也绝对不是他可以一手遮天的!更重要的是国库本来就没多少钱;想拿也拿不出来啊!

“这袁世凯当年在北洋也算是一员猛将;精于世故城府很深。而且对于权力有着极大的;当年甲午战争之前;因为和李中堂的门生在陆师的问题上产生过冲突;彼此之间积怨很深。所以在甲午战争中袁世凯称病在家;结果战争结束后。李鸿章的那位门生在北洋体系中如日中天;这袁世凯也因为在甲午战争中的做派而被李鸿章疏远;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可能感觉在中堂大人那里没什么前途了;于是便退出了北洋。同时带走的还有北洋旧军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这个袁世凯;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徐杰;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庆王别的不行;但是对于这些官员们的履历倒是十分清楚。

“如此说来;这袁世凯倒还是有些本事的。如果不是那位从海外归来的徐大人。恐怕这袁世凯就可以在北洋中大展拳脚了。”荣禄说道。

“这袁世凯的新军到地战斗力如何?与我西北练军相比谁更强一些?”慈禧对袁世凯倒是不关心。她关心的是双方的军力!

“虽然袁世凯的陆军出自北洋;但是据臣所知;这些部队都是那些被淘汰的旧军;战斗力无法和北洋新军相比。装备上也差了不少;当初刚组建的时候;所拥有的不过是李鸿章碍于面子随便拨了点打法了事;不过这袁世凯还是有治军之能的。再加上这些武器;微臣的西北练军怕是无法抵挡啊。”荣禄说道。

“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正军备战;一凳上动手;我们可真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了!这人倒是好找;但是这武器可就不好找了;现在北洋和南洋都不好说话。各地总督巡抚们都在大力整备地方军队。而且就算军工厂有产品;国库也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现在各地已然有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枢能控制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庆王说道。

“这中枢没钱;他光绪又是如何搞到这么多银子的?既然李鸿章不给;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更不可能给。到地是谁这么大方给了光绪如此多的银子还有先进装备呢?将宫中的藏品卖出去一部分自然可以换取不少银子;但是这些速射炮和机枪可都是各军的紧俏物资;不是有银子就能买到的!”慈禧皱着眉头问道。

“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