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1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谷将军可以回国,甚至主政意大利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和意大利签署和平协议,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但是领土方面的要求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我们不会干涉盟友内部的争端,但是绝对不能出卖盟友的利益。”里宾特洛甫摇着头说道。

“似乎1战的时候,奥匈就以部分领土为代价以换取意大利的参战,而今天,奥匈必将成为过去,贵国只要能提供一些帮助,那么就可以和一个曾经的敌人化敌为友,这是多么划算的生意?意大利作为华夏最忠实的盟友,造遭受了数年的占领之后应该从敌人身上获得补偿!更何况,有的地方贵方能控制,但是有的地方,比如说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就无法有效控制了吧?用不了多久我们会和贵国在巴尔干半岛对峙,必要的时候我们回去取!”梅汝璈的话语充充满了威胁!以强悍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华夏自然有这样说的底气!德国人还是认不清形势,既然如此,那么军事威胁就是有必要的!

感谢书友z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sy783、实现现代化的月票支持~~~。

今天周五~~~作者新书《德意志崛起之路》双更~~~~~老书的书友能否支持一下?(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摊牌2

“巴尔干地区并不适合贵方的装甲部队作战,在那里,步兵的作用会更大,贵国的大兵团优势很难再狭小的地形中发挥,而在地中海,我们还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样做,华夏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德国与贵国合作才能迎来更为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对抗。既然贵方已经坐在谈判桌上了,为何还要用军事手段作为威胁呢?”里宾特洛甫平静的说道。

“大棒在手,温言在口。前者是让我们坐在一起谈判的基础,谈论任何问题都不能回避这个前提,我希望贵方能正视双方的情况和位置,我们不是对等的,有些问题是不能谈的。我们可以讨论未来如何应对英美的挑战,如何压制德国,如何将贵国在东线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在意大利和奥匈这两个问题上,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择,而后者意味着谈判破裂!”

“更何况,德国国内的问题已经很多了,波兰人、斯拉夫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舍弃一些民族问题比较严重,又有些鞭长莫及的地方对于贵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贵国的势力范围应该退出巴尔干地区,这里是欧洲民族问题集中的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除了意大利王国应该得到的那部分之外,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的意愿,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显然会更好。”华夏代表再次强调道,并且暗示德国人,华夏的第三个条件!

“您这种说法本身就前后矛盾。民族自决和将部分地区划给外部国家本身就是冲突的!“里宾特洛甫抓住了一个漏洞说道。

“那就只能选择奥匈在中欧的领土了!贵国自己选择吧。是牺牲巴尔干的利益还是牺牲日耳曼民族的利益?”梅汝璈反问道。

谈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单纯的嘴炮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在秘密谈判的同时,华夏和德国之间的交手还是在继续,伴随着土耳其的投降,华夏的空军开始进入土耳其的各处机场,作为同盟国前进基地而存在的土耳其的基础设施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德国人撤走的时候把他们控制的部分机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土耳其依然掌握有大量的机场和基础设施。而在德国空军东线受到重创,本土又面对美英的战略轰炸的时候,他们能调往地中海和巴尔干的部队实在有限啊!

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德国海军,原本以为回到地中海后。自己能安生一段时间的雷德尔突然发现连自己家里都不安全了!克里特岛、希腊的基地群直接处于华夏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距离土耳其本土太近了!德国人连主场优势都变的非常小,每天2000到3000架次左右的攻击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德国空军主力无力的情况下,德国海军剩余的陆基航空力量被迅速消耗,甚至于连舰载机部队都参加到了防御作战之中。双方的交换比还算可以,但是奈何华夏能耗的起,德国人可消耗不起!

而徐杰感觉这样带给德国人的压力还不怎么够!在东线美英俄三军被打得伤痕累累,又没能实现自己战略目标而踌躇的时候,华夏的援助又到了!大量用于中东战场又不方便运回去的剩余物资通过里海和黑海运往东线,而失去了大量武器正愁没有补充的美英俄联军立即还阳了!相对于装备损失,美英部队的人员损失并不是太大,装备不少都是被扔掉的,而人大部分都回来了。而刚刚结束了阳台战役后,德国人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大量补充装备!双方在东线的军力差距在加入了华夏这个筹码后重新失去了平衡!

德国人在和华夏谈判的时候。美英同样在和华夏接触。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秘密,华夏和德国准备和谈的事情美英都多少知道一些,罗斯福甚至都意识到华夏的真实想法,他不得不承认,在这场战争中,华夏是最大的赢家,不但几乎控制了整个亚洲,还在欧洲打入了数根钉子!美国也不能说一无所获,至少美英收获了一个较为强大的盟友——俄国!同时也削弱了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土耳其和奥匈的败亡是时间问题,而德国在未来的欧洲孤掌难鸣。

真正的输家有两个。一个是德国,这个自不用说,从当初的世界级强国变成了一个地区强国,国家的元气消耗大半而且失去了几乎所有的盟友。而另外一个输家是英国,在罗斯福看来,英国人把上百年来的积累都耗尽后却成全了别的国家,随着国力的衰弱和民族意识的觉醒,英国人的殖民体系也会随之崩溃,而失去了殖民地的英国还能叫帝国吗?

不过即使大局已经输了。美国人还是不愿意放弃最后的机会,在最后关头,美国人以不干涉巴尔干和匈牙利为条件,并且表示愿意代替俄国偿还欠华夏的外债为代价从华夏获得了大量的军事物资。罗斯福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尽可能的恢复俄国在东欧的领土,能拿到多少算多少,同时尽量扶持一个亲英美的法国政府!

而美国人的这个条件对于华夏来说同样十分有诱惑力,在战后,匈牙利不应该成为德国的盟友,而应该站在华夏的一边,和意大利一起作为华夏在欧洲的双锚!而美国在保证了不对战后匈牙利的内政进行干涉后,战后大失血的德国自然无法扶持一个亲德的匈牙利政府,这就等于将匈牙利交给了华夏!而华夏自然应该投桃报李,将三分之一乌克兰交给俄国,这样的话,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德国,对俄国的忌惮都会增加!

“到了2战结束前夕,敌人和盟友之间的界限已经十分模糊了,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无法彻底摧毁德国,控制整个欧洲对于美利坚合众国来说是一个遗憾,甚至国内还有人建议合众国应该和德国早和谈然后让德国站到我们这一边,但是可惜是,合众国不可能放弃俄国和英国,在旧有的同盟国和协约国盟友中,我们选择了后者。”总体来说,英国、法国和俄国的价值还是要大于德国人的,而三者和德国是不可能共存的,华夏争取协约国的难度明显很大,所以华夏选择了德国,而同理,美国也会选择本来就是盟友的英法俄而不会选择德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战争即将落下帷幕!

这次行动可以看作是华夏和美英之间最后一次合作,而双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美英获得了急需的各种装备,重新获得了在东线的军力优势,经过数月的休整之后,美英俄三国联军再次发动了一场规模有限的攻势,将战线推进了50到120千米不等。而面对东线的压力和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德国人终于原则上接受了华夏的要求,德国军队和奥地利军队开始从巴尔干地区撤离。而德国舰队也离开了经营二十多年的希腊——克里特岛基地前往亚得里亚海的奥匈沿海港口。伴随着德国舰队的离开,同盟国在巴尔干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成建制的力量了。

而作为回应,华夏的空中力量也停止了对地中海内同盟国舰船的打击,一支由流亡的意大利军队组成的军队在华夏的帮助下通过了苏伊士运河,时隔数年之后,已经年迈的第谷元帅终于再次踏上了意大利的领土,看着有些物是人非的西西里岛,老迈的元帅留下了两行混浊的眼泪。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德国人被赶了出去,意大利重新迎来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