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邪帝-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人多,我和妖皇挤了半天才挤进了人堆,地上已经堆了很多写过的宣纸,不过看旁边的老道士的脸色,好像没有看到中意的,他望着现在正挥笔的年青人笔下苍劲有力的“一”字,还是在暗暗摇头。
我只听旁边有两个老头在议论:“格两日整个苏州有点名气的全部来试过哉,道长是一个也看不中,讲帮(与)原来格字一点也配勿起来。”
“嗯,格位张相公,宇写得好的不得了,今朝看上去也勿灵光哉。”
我向两个老人奇怪的问道:“两位老人家,请问一下,为什么单单补这一个字呢?不如请来书法大家,重写四字,再题一匾,岂不省事?”
那两老头一听,忙说道:“格位公子,你肯定是从外地来格,勿晓得,格块牌匾是有来头的,是第十八代张天师到苏州格辰光(的时候)写格,勿好换格呀。”
“哦,原来如此。”我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场上写字有个人,自己对着字看了半天,大概也觉得不像,只得叹口气,向老道长拱了拱手,走到了人群中,一时间再也没有人上去写字了。
我正想着着道教的墨宝可能就此烟灭了,忽然又有一人从外圈挤了进来,嘴里还小声嚷嚷着:“我啊可以试试看?”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相貌委琐的老头儿,让我倒了不少胃口。
众人顿时一片哄笑,有人笑骂道:“格个不是卖香烛的王老头子吗,你也会写字?来轧啥闹猛(凑什么热闹)啊?”
王老头不服气道:“我其它字全部不会,就单单会格个字。”
老道长也认得这个平日一直在殿前卖香烛的老头,知道他根本不识字,不过道长涵养功夫极好,也抱着活马当死马医的心理,叫人送上纸笔,让他尽管试试。
只见那王老头推开递过来的狼毫大笔,却从脚上脱下了他那只已经烂了大半的草鞋,在墨水缸了蘸了蘸,毫不犹豫就在眼前的纸上涂了上去,从左到右一气呵成,写完还有点惋惜的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沾了墨汁的草鞋,不知道该不该再套回脚上。
我虽然不知道原来那个“一”字是怎么样的,不过从老道士惊喜的样子看来,这王老头写的一定差不了多少。不过看他的样子,怎么也不像个书法家。人群中也有人惊呼,一批文人墨客都瞪大了眼睛,显然也在想这老头的来历。
王老头倒是个实在人,自己说了出来:“写字我是不懂格,喏,我天天蹲了门口,没有事的辰光就看头上格块匾,只认得格个一划,我就拿只鞋子,沾点水在地上画画白相(玩)。画了几十年哉,自己也觉着蛮像格,没想着今朝派上用场。道长,我格双鞋子勿好穿哉,你要再送我一双哦。”众人皆啧啧称奇,但听得他最后一句,不禁又哄笑起来。
我看着老头喜笑颜开地从老道长手里接过一大锭银子,心里暗想我华明朝奇人奇事当真不少,这分明又是一个人才。
那老头写完之后,人群还没有完全散开,我便听到有人在一边数数数:“加儿,你看刚才那老伯写字,可有所感?”此话说的是地道的官语,不知道是何人。
“此伯显然是不习笔墨,那草鞋一笔却有如神来,众人都皆是自愧不如,想是练习了千遍万遍之故,加儿认为读书也当如此,古语有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应是此理。”这会儿说话是个稚嫩的声音。
我出于好奇,闻声望去,只见一大一小两人,一身长衫,一看便知是读书人,或许是长辈带了晚辈出门游历吧。
那年长的大概四十来岁,眼中有些许赞赏之色,但仍是道:“加儿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你更应看到,此老伯虽精此一宇,但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今日若是另换一字,他便束手无策。”这话说得有哲理,不过也是一句费话,那老头就练过那一字,换了字自然是写不好了,这瞎子都能看出。
那中年人顿了顿,双继续说道:“人才分为两种,一类如像老伯,称为专才,穷其一生专一技能,另一类则相反,通晓万事,可称为通才,专才者读书求精不求多,不可不求甚解,通才则博览群书,观其大略,加儿若想为官,当以通才自律其身,若选人才,切不可以貌取人夺人之机会,也不可以偶然之功便任人以高位,我常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唯才用人,按才用人,天下必大治。”这人说话很有深层,我不免多看了他两眼,心中也在想看来我是属于第二种通才吧。
那少年和我年龄相仿,十二,三岁的样子,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不过还是在一边应是:“多谢伯父指教,加儿记下了。”
我听此言论,便知这两人应该是非常人物,想起自己正求才若渴,虽然我手下众多,个个都是精锐,但对于人才从来都是越多越好,所以念此我马上走上前搭话道:“这位先生有礼了,适才听先生之言,实在受益匪没,不知可否由小子做东,邀二位到酒楼一聚,也好再向先生请教?”出门在外,最派得上用场的不是银子而是客套话。
“这位公子如此豪爽,真乃性情中人,钱某若是推辞,倒是显得小气了。”这姓钱的比我还爽快,一口便答应下来。
我们随便找了家档次高点的饭馆吃了一餐,一顿午饭,宾主尽欢,席间钱家二人更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我则由心的连声称赞,谈论间,我也了解了他们的大概情况。
钱加的伯父叫做钱减,都是河南南阳人氏,本是书香门弟,后来家道中落,小钱加从小帮人打杂干活,却没有从此懈怠,仍是努力读书练笔,钱减从小出门求学,得老师资助,解试榜上有名,但省试却屡试不中,心灰意冷便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回家看到钱加小小年纪便才华出众,便带上他出门游历,一面授之以脑中所学,一面使之看尽天下风物,适才一段言论,便是教钱加如何应对考试策略,这一点完全是我猜测的。
现在华明朝的贡举制度我大慨也知道一些,虽然我不常接触过,但我知道这个贡举继承于前朝,并有所发展,考试有五科,分别为: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前两门为选官,后三门是挑选特殊人才,考试每年一次,不论家世,只要符合品行端正,身份清白等条件就可以了。
考试分解试,省试两级,解试在各州府举行,合格者到京城尚书省参加省试,再合格者由百官公荐,或是向考官自荐求取官职,两级考试内容类似,进士考的是时务策,就是就事论事,明经则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等,则是考察经史子集上的知识。
会试合格者,即使不能为官,也必然被各个已经执政的皇兄收入门下,到地方上必定也会担任要职,说不定将来便一飞冲天,成为新皇帝门前的红人。
眼前这个钱减,不知何故省试屡屡碰壁,据刚才的对话了解,我想按他的水平理应榜上有名,不知是不是太过豪爽随便,得罪了什么人,被压下去了,也好,既然被我碰上,就绝不能放过了这二钱,因为人才我就喜欢,值得挺力相助的我是不会吝啬的。
所以念此,我不免故意问道:“不知钱大哥和钱小哥可否有意仕途?”
“我屡次参加贡举不第,只叹天下能人辈出,不敢再有入仕的非分之想,我这侄儿,聪明勤奋,他日成就必在我之上,我此番带他游历天下,增长见闻,正是想他日后可以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看来这个钱减把希望全压在了那个钱加身上。
其实他说不敢想是客套话,所以我露出招牌微笑,然后赶紧趁热打铁道:“不瞒两位,我正是本朝五皇子殿下的……部下,此次来到苏州,一则探望亲人,二则奉殿下之命寻找有识之士,遇到钱大哥和钱小哥,我就知道此行必是不会空手而归,若两位不嫌弃我家殿下势单力溥,可持此令牌到京城,我家殿下必会重用。”我有罪我谦虚了,势单力溥只是敷衍,因为我现在处事低调,不信任的人我一般不会让对方知道我的底细,现在知道的人都是我的亲近手下,不过这两人我有意收容,所以我大方的将进宫令牌给了那钱减
那钱减一听,喜色于面:“莫非是宫中久传的神童殿下?钱某早有耳闻,能为殿下效力,已是我家门大幸,如此,钱某便多谢了。”能把神童之名传出宫外也是我意料中事,所以我并没有惊讶之色,不过这家伙他还真不客气,的确有点豪爽过头的感觉,不过脸上的喜色却是掩盖不住,我不太在意他的性格,名人高士多有怪脾气,这个早已司空见惯了。
谈妥后,我们又闲聊了一阵,我们才依依惜别,说好等他们再游历几处,便到京城相会。
过了这事后,接连几天,我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