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能运动员-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末续慎吾逐渐放慢了脚步,缓缓的停了下来,但当他站住不动的时候,左腿有传来了剧烈的刺痛,他一晃身子,险些摔倒在地上。他知道,自己的伤势又加重了。
  人体就是这样,在精神高度紧张或注意力高度集中到状态可能感觉不到疼痛,可一旦停下来,疼痛就会马上显现,而且感觉上会更加的剧烈。
  末续慎吾本来就带伤出战,如果他跑的保守一些的话,不会对伤情造成太大的伤害,但刚刚他拼尽全力,维持着高爆发力,对跟腱部位来说无疑是伤上加伤。
  看到末续慎吾这个样子,小林敬和顿时感觉不妙,而其他国家的教练员却都觉得很高兴。末续慎吾所表现出来的伤情已经不可能参加下午的200米短跑了,少了一个最强的对手,也就多了一分机会。
  日本队的第三棒是高平慎士。
  高平慎士是一个年轻选手,今年只有十九岁,但他却是一名技术非常全面的选手。
  短跑运动员一般都会兼顾两个项目,比如绝大多数选手都兼顾100米和200米两项,这两项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要求差不多,能跑100米的运动员基本都能跑200米;兼顾200米和400米的运动员则要少的多,而且基本上都是400米比较强的运动会兼顾跑200米,比如美国传奇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
  但极少有选手同时兼顾100米、200米和400米这三个项目,因为从技术层面上说,100米和400米需要采用完全不同的短跑技术和运动节奏,两者完全不互通。
  而高平慎士就是这“极少”中的一员,他兼顾了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项目,而且在日本国内以及亚洲的一些青年赛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平慎士看似技术很全面,仿佛是“全能”,但高水平的较量中,“全能”往往就代表了“全不能”,所以即便是高平慎士天赋出众,但比起专注于200米短跑杨耀来说,高平慎士还是差了一点。一条弯道跑下来,末续慎吾用一条腿的代价换来的领先,被高平慎士葬送了不少。杨耀成功的缩小了两队之间的差距。
  由于起跑的点位不同,所以各队差距很小的时候,在没有进入直道以前,普通观众很难判断出谁是真正的领先,而观察谁先进入交棒区是一个判断谁领先的很好方法。
  日本队仍然以轻微的优势领先,率先进入交棒区。
  中国队与沙特阿拉伯队几乎是同时进入交棒区。
  决定最终胜利的第四棒选手已经开始助跑。
  沙特阿拉伯队第四棒仍是小个子黑人哈贝贝。
  日本队第四棒选手是老将朝原宣治。
  中国队第四棒则是张冠。
  最后的较量即将展开……


第31章 冲线
  于指导面色如常,心中却紧张无比。
  有张冠这种级别的运动员存在,4乘100米得到一块奖牌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的于指导并不满足于区区一块奖牌,末续慎吾的受伤让于指导看到了夺金的希望。
  但即便是末续慎吾受伤,日本队依然强大。指正巅峰的陈健勉强与年老体衰的土江宽裕跑了个平手,而沈暴却依然跑不过受伤的末续慎吾,杨耀虽然在高平慎士身上找回了些面子,但第三棒与第四棒的交棒却仍然让于指导忧心忡忡。
  “张冠不会跑弯道,这差距又要拉大了!”于指导无奈的想道。
  这种想法同样存在于哈贝贝和朝原宣治的脑海中。
  对高水平短跑运动员来说体能分配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作为第四棒的运动员,一定会将体能和精力都用在最后的直道上。标准跑道的直道距离是80米,这80米也是第四棒运动员真正发力的位置。
  但如今的状况下,无论是朝原宣治还是哈贝贝,在比拼直道方面都不是张冠的对手,如果将体能留在最后的80米上,等于是拿弱项去挑战张冠的强项,太不划算了。所以两人的比赛计划中,都不约而同的会在弯道的部分分配更多的体力,在弯道内获得更多的速度。
  所有人都认为张冠不会跑弯道,弯道的速度会比正常速度慢不少,所以在面对张冠时,如果分配一部分体能和精力到弯道部分,肯定能够取得更多的优势,哪怕只多争取到0。1秒的时间,也是物超所值的。
  所以当朝原宣治接棒以后,全力的开始加速奔跑,尽可能的积累优势。因为弯道中积累到的优势,都是要在直道中还回去的,日本对最终能否夺冠,取决于前面积累的一切优势,够不够在最后的80米直道上“还债”。
  远处观战的于指导眉头一紧,他明显的感觉到朝原宣治运动节奏的不同,他也瞬间明白了日本队的意图。他猜测同样有志向争冠的沙特阿拉伯队也会采取这种战略。
  果然,沙特阿拉伯队的哈贝贝也在做和日本队同样的事情,还在弯道区域就开始拼命的加速。
  “初赛的时候,沙特阿拉伯队并不知道张冠不会跑弯道,所以在直道上,张冠完成了对哈贝贝的反超,虽然赢了,可却惊险。但现在张冠的弱点已被沙特阿拉伯所知,哈贝贝在弯道的速度也更快了。难道我们只能拿一个季军么?”于指导不敢的攥了攥拳头。
  下一刻,他却发现,张冠在弯道中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慢。
  “咦?弯道内能有这个速度应该不弱于国内一流选手吧!”于指导瞪大了眼睛,望着张冠,心中欣喜之余,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此时张冠展现出来的弯道技巧仍然差劲的很,弯道速度不如朝原宣治,也不如之前上一棒的杨耀,但已经是国内一流的水平了。
  跑弯道的关键其实就是克服离心力的影响,弯道中速度越快,离心力影响就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更强壮的身体来克服离心力,保持身体平衡。诸如切左侧跑、身体左倾、外侧摆臂幅度加大、双脚脚掌向内等等都是跑弯道的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要领,运动员通过大量的训练逐渐的去掌握、适应这些技术动作,并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技术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一切必须要经过大量的训练、不断地积累才能做到。
  于指导仔细的瞪着奔驰中的张冠,张冠显然完全没有掌握以上的这些弯道技术要领,做出的动作和一般初学者没有两样,可偏偏就是这种丝毫不专业的动作,却能够保持住身体的平衡,以较快的速度在弯道中前进。
  “他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是完全凭借着身体来硬抗离心力?不行,身体条件再好也不能这么用,万一受伤了怎么办。”于指导眼神中透出一丝担心,不过好在短暂的弯道即将结束,张冠要最后的直道区域了。
  ……
  张冠的确没有掌握弯道技术,但“弯道冲刺”技能却能够弥补一些技术上的不足。虽然只是最初级的技能,却能够让张冠在弯道大幅度的提高自身速度。当然这种所谓的“大幅度”也只是以十分之一秒为单位来计算的。不过由于没有弯道技术,所以只是稍微跑一段还是可以的,如果是长弯道的肯定不行。
  处在外道的运动员位置会显得相对靠前,内道则显得相对靠后,但只要进入最后的直道,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进入直道了!领先的是日本队朝原宣治!”
  看台上随即响起了阵阵呐喊声,个别日本籍的观众已经开始挥舞起了膏药旗。
  紧接着,张冠与哈贝贝几乎同时进入了直道,而与初赛相同的是,哈贝贝仍然稍微有一点领先优势。
  “怎么会这样?和初赛一样,怎么只领先了这么一点?”哈贝贝心中不由得一阵慌乱。
  哈贝贝在弯道中明显提高了速度,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会领先的更多一点才对,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和初赛的领先幅度一样,那么接下来的直道中自己是必输无疑。
  “没有取得大幅度领先,这场完了!输了!”这想法从哈贝贝脑海中闪过的同时,张冠也超越了他。
  朝原宣治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经验更为老道的朝原宣治心中并没有哈贝贝那么的惊慌。
  “好像没有拉开太大差距啊,看来战术失败了,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再正面较量一番吧!”朝原宣治索性不再多想,尽力一博。
  朝原宣治最近一年多显得很低调,但这并不代表了朝原宣治没有实力,去年时候的朝原宣治还跑出了10。02秒的百米佳绩,今年他虽然更年长一岁,但水平却没有下降,跑进奥运A标仿佛是家常便饭一般。
  朝原宣治虽然意识到自己在速度上可能比不上张冠,但竞技比赛并不是绝对的事情,世界记录保持者也不是没有输过比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