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界纵横-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的军士们完全掌握住。不过现在知道一切已经晚了,他与祖大寿等人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即便他让位于祖大寿,辽东军上下也无法一心对外。现在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唐枫快些到来,而金人在此期间又没有大举进犯。

在巡视了一圈而没有发现什么变故后,满桂才挽马往回走去。刚到了指挥所前,他就遇到了那个最不想遇到的人,祖大寿。一见到满桂回来,祖大寿发出了一声冷哼,随即阴阳怪气地道:“满桂将军还真是尽忠职守啊,可当初在锦州你怎么就如此失措呢?想必这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了吧?”说着面上带着嘲讽的笑容。

“你……”满桂被他撩拨得心头火起,但最终还是压了下来。现在他可不能再与祖大寿起什么争端了,不然对宁远将很是不利。在强自忍下了怒意后,他恨恨地瞪了对对方一眼,一言不发地下马大步走进了衙门之中。

虽然心里对满桂这个之前一直打压自己,并且害得袁大人丢了官职的人很是不满,祖大寿在如今的情况下却也不敢真的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来,毕竟外敌当前。可是每当见到对方以三军主帅的身份自居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下这口气而进行讥讽。在吐出了一口浊气后,祖大寿便问身边的人道:“怎么样,这两日我们的军粮都送到了吗?”

虽然饷银因为朝廷财政的拮据而无法发到军士们的手上,可这必须的粮草朝廷还是尽一切可能地送到了辽东。只是因为今年各地的粮食都欠收,所以这送到的粮食也不是太足。为了不出现贪污浪费等现象,满桂遂传下了三日一供粮的命令。对此,许多与之有着矛盾的人也很是不快,以为这是满桂为了控制大军而下的这个命令,每日里各军的将领都会询问有关粮食的事情,祖大寿当然也不会例外。

“昨天刚刚将三日的口粮送到我们营中。”身边的副将忙回答道,随即又加了一句:“那满桂的算盘还着是精到,近五万大军的口粮他能精确到十石左右,真是有些小看了他。”

“哼,现在他也就只有在这些小事上逞逞威风了。好了,既然粮食到了,那就不要再说了,现在北边一段是我们所守的,叫兄弟们都小心着些,该运东西都给我放好了。建奴这次来势如此之猛,却又很是稳重,绝对不容轻忽。若是我们守的那里出了什么问题,那满桂就有借口对付我们了。”祖大寿再次告戒道。

“将军放心,我们这些都是跟随了您许多年的老人了,这一点轻重还是分得出来的。那满桂不肯用您,就是他丢了锦州城的关键所在,这次我们就要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重大的错误。待到战后,我们也可以此为理由参他一本了。”

“这些留待以后再说,不过这次想必我们也不用再为他的愚蠢而担心了,朝廷此番已经派了新的蓟辽总督来统管一切了。”祖大寿面上似笑非笑地道。

“这个消息属下也听说了,不知朝廷是不是知道了袁大人的重要,所以便把他给重新派了回来。”那副将显然还是想念着袁崇焕的。

“不,袁大人不会再回辽东带兵了,不过此人应该能替代他的。”

“那他是什么人?我实在想不出除了袁大人外还有谁能让大家都心服。”那人是个急性子,一听这话就赶紧问道。对这个消息,他们这些下面的将领所知还是很有限的。这是为了保密的缘故,若是真把消息传得人人皆知的话,说不定金人也会知道,那在战略上就是一种失误了。

听他说这话,祖大寿却是一阵苦笑,其实大家都明白,就是袁崇焕来,这个结也是解不开的。因为军中的矛盾就是他所带来的,到时候只会出现倾向满桂一边的将士们不满。对此他也没有说破,只是道:“这个人你也曾见过的,他和袁大人也有着一些渊源。”

“嗯?”那人在愣了半晌后,似乎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若真是他的话,倒真有可能解开我们军中的矛盾了。”见祖大寿没有提名字,他也没有点破。

可是,出乎他们预料之外的,是唐枫将来辽东的消息已经为金人所知了。在锦州城里,三军主帅多尔衮便已经从探子的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并不是从宁远那边得来的消息,而是从大明的中枢北京得来的。在这几年里,金人为了更好地进攻中原,开始不断地派出细作渗透进中原,这些人多是汉人的身份,只是现在早已经归附金国了,所以大明也完全觉察不到。虽然他们所得的消息未必是最重要的,却还是能让金人及时把握到大明内部的问题。

这次,金人进犯辽东,除了自身也受了不小的天灾,极需掠夺外,得知大明内部出现了大乱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只是因为知道这个消息,再传递到金国还是花费了一段时间,所以这才让他们迟了一步。这也使得金人更加迫切地想要重新夺回部分的辽东地域,因为只有这样,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才会更快,这样才能抓到更多更好的机会。

而这一次,他们果然就再次得到了一个关键的消息,在面对着金国步步侵入,辽东守军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大明朝廷终于派了另一个人来统领一切了。而对唐枫此人,多尔衮也是有着一些记忆的。

就是他,当初在宁远城把自己父亲所带的十多万人马给挡了下来,还让父亲受了重创。也是他,居然在大金国内挑起了乱子,最终使得大金到现在内部依然不稳。试问这样一个使大金连遭损伤的人,他作为一个大金的亲王,怎么能不对之记忆深刻呢?

不过多尔衮对唐枫的了解也就到此而已,其他的就所知不多了,这让他不敢小觑此人。虽然年纪才刚过二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可多尔衮却能做到在真个战斗是英勇无畏,而需要他冷静时又能谨慎小心,这也正是他能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得知唐枫不日就要抵达辽东,很有可能依然出现在宁远城中,若是换了一个其他人,说不定就会以此为契机,想着在宁远大破唐枫,以雪当年父亲的兵败之仇。但是多尔衮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对唐枫这个当年败自己父亲,自己又不知其深浅的敌人,他本心上是不想与之一战的,尤其是在宁远城。在那里,说不定唐枫会有着心理上的优势,而且他对那里的环境又很是熟悉,对自己的攻打必然很是不利。

既然如此,多尔衮当即就做出了一个决断,立刻停止休整,全力攻打宁远城。在接到这个命令后,一直养精蓄锐的金军就再次动了起来。看着在锦州城头依然忙碌的军士们,皇太极有下了一个令道:“叫人继续给我把那些炮都拆下来,然后运到宁远去,它们将会是我大金用来攻下整个辽东,甚至是中原的秘密武器!”

滚滚的烟尘由远而近地杀了来,金人那如野兽般的嚎叫和咆哮也已隐约可闻,在城墙上早已准备妥当的大明将士们不敢怠慢,立刻端起了弓弩,准备一战。

金人居然在这个时候突然全力攻了过来,这是大大地出乎明军预料之外的。不过现在的他们只有死守这一条路可行了,一旦宁远再失陷,那山海关这最后一道防线就将直接面对金人大军的攻击,这是辽东上下谁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在听斥候的禀报,说金人三军尽出杀来的时候,明军在宁远的五万许人马就彻底地动员了起来,分成数批坚守城池。

为了不重蹈当日锦州丢失的覆辙,不再出现因为两边的人马配合上的不力而出现了空挡,这次满桂就把整座宁远分成了两半,一边是自己的人马守城,一边的防务都交给了祖大寿等,这也是在无奈下做出的一种妥协了。虽然这样一来相互间的呼应会少了许多,但也避免了疏漏,能使全城上下一致对外。

因为现在刚是夏天,所以宁远在防御方面还多了一件利器,那就是护城河。在寒冷的冬天,因为地处东北,气温极低的关系,宁远城外的护城河就成了摆设,被金人一冲即过。可现在却不同了,那宽阔的护城河成了一道阻挡金军快马直冲城下的绝佳屏障。

有了锦州城的经验,金军这次没有如前番那样卤莽冲锋了,在大军开到了离城近三里许地时,就停了下来。然后随着一声军号,数千名骑兵便直往城头冲去,在到了护城河左近的时候,他们便住了马,然后便是密集的箭雨直往城头而去。

城上的明军虽然也有还击,但是在金人那连珠不断的箭雨下,威胁却并不大。比起骑射功夫来,明军就大不如金人了,而且城中兵少,也着实不该如此冒险,所以明军便先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为主。只是明军都有一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