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庆绪气的要命,但看到严庄微微点头,也只能压下反驳之言沉声道:“遵父帅之命。”
  安禄山笑道:“巴蜀和朔方都是我睡榻之旁的老虎,杀了这两只老虎的功劳是一样大的,看你们谁先能杀了对方那只老虎。庆绪,老史,你们可不要教我失望啊。”
  史思明笑道:“安帅,我何时教你失望过?我要亲手将唐皇的头提来见你,对了,还有你干娘,也一并带来送给你。”
  “我干娘?”安禄山楞道。
  “那个杨玉环啊,不是你的干娘么?”史思明道。
  安禄山哈哈大笑道:“是,是,是我的干娘,对,把干娘拿了送来,儿子我要吃奶。”
  众将轰然狂笑起来。


第751章 偏安
  数日来,王源简直忙的不可开交。安顿玄宗一行倒不是什么难事,玄宗随行的几位皇子和一堆内侍宫女内官只需往散花楼之中一丢,拨给他们钱粮之物,他们便可自己将一切打理的好好的。伺候皇帝的事情,那些人轻车熟路。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王源操碎了心。
  玄宗在随大军进蜀地的路途之中发布了告天下的诏书,宣布他将入蜀。此诏一下,那些失去了皇帝消息的散落各地彷徨不安的官员们就像断奶的孩子又找到了娘一般,蜂拥朝成都而来。在玄宗抵达成都的三日之后,这些人员便开始络绎不绝,充斥了进城的大道。
  他们当中有朝中的官员,也有老牌的贵族勋卿,更有京城中逃散的禁卫兵马以及各级小吏。陛下在哪儿,这些人便也就跟到哪儿。一时之间成都城中热闹非凡。但对王源而言,这些人的到来便意味着更多的事务。玄宗只是在散花楼一批批的接见安抚他们,剩下来的安顿之事便只能是王源来安排。偏偏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稍不如意还要说怪话,弄得王源满肚子的火气。跟着王源一起安排他们住处的王源手下的几名官员都气的要命,这些京城来的人都已经是丧家之犬了,来到成都还狗眼看人低言语中诸多看不起剑南官员,说出百般不是来。
  幸而王源如今地位高隆,这些人倒也不敢造次,只说几句怪话便罢,也不敢真的闹出什么事情来。倒也能逐渐的安顿下来。
  然而,王源实在不想跟这些人打交道了,他再一次跟玄宗提及要专门派人去安顿这些追随而来的官员和贵族们。于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提上了台面,便是要重建朝廷秩序,首先便是需要重新拜相,之后才能让朝政正常运转起来,才能让王源摆脱这种繁忙的琐事。
  在相国的人选上,玄宗在追随而来的官员之中倒是选出了几个,特意叫王源一起商榷谁更合适。王源当然不会拿主意,而是建议召集侍郎以上官员一起商榷推选,推选出来的官员再由玄宗定夺。玄宗接受了王源的提议,于是乎召集官员们进行了一次推选,最后有两人浮出了水面,一个叫韦见素,一个叫房琯。
  这韦见素王源虽不太熟悉,只知道他之前是吏部侍郎官,主持的是考选之事。但王源私下里做了些调查,此人名声不错,主持考选之事公正公允从不枉私,为人却也谦和的很。这时候的纷乱局面,需要这么个人出来主持,既能公允办事,又能谦和服众,应该是个不错的人选。那个叫房琯的名声也不恶,虽然之前是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但这个人倒是有些胆色。据说他曾公然违背朝廷命令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差点因此被李林甫砍了脑袋。
  虽然相国的人选极为重要,需要仔细的考量,但形势已经不容再拖沓下去,于是乎玄宗拍板,拜韦见素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院学士衔,实际上便是大唐的左相。房琯则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加金紫光禄大夫,拜为右相国。其实按照王源的想法,无论资历和能力,似乎韦见素更应该担任相国之职,但不知为何玄宗将两个人选的职位掉了个个,王源虽有些意外,但倒也不太想去管这件事。
  左右相国一旦任命,朝中顿时便有了骨架,于是乎政事堂六部之事便得以进行下去,而王源便也终于可以抽身而退,他有更为棘手的事情要处理,实在没时间耗在这些事务上。
  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便是,除了官员贵族们抵达蜀地之外,数量庞大超过百万之众的难民大军也陆续抵达陇右和剑南境内。对王源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难题。这么多难民的涌入可不是件小事,这些饥寒交迫的百姓一旦处置不好,便会酿成大祸。人要是饿极了冷很了没活路了,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这些难民就像是过境的蝗虫一般,走到哪里那里便被洗劫一空,树皮草根都一扫而空。所以,这百万难民潮若是处置不好的话,将士一场灾难。
  王源召集手下人等商议对策,问题集中几条,一是难民的救济问题,百万难民几乎都是一无所有,吃喝穿将是一个大难题。虽然王源的成都府的几十座大粮仓中囤积有大量的粮食物资,但王源不可能将这些物资尽数让这百万张嘴尽数消耗掉。救济之外,还要这些难民有生计才可以。
  想来想去,王源等人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只能暂且开仓救济他们,先稳住他们的心再说,慢慢的再想办法。王源想着,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或许可以鼓励他们开荒屯田自给自足,但起码这几个月是要耗费大量的物资给他们了。好在储备足够充分,二十座超级物资仓库中囤积着足够可食一年的粮食和大量物资。
  第二个问题便是安置问题,这些百姓都是难民,来到蜀地和陇右之后总不能完全靠救济,须得有生活的来源才可。一旦游手好闲,必生事端。而王源能想到的办法便是,借着兵力即将大扩充之际,从难民之中招募大量兵士,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一名士兵的兵饷养一家人,招募十万士兵,便可安定十万户家庭。当然这也非长久之计,毕竟朝廷现在什么都没有,所有的这些兵饷钱粮都只能靠自己供给。但目前来看,这是个既能解决兵源问题,又能让百姓们得到安置的办法。
  第三个问题便是治安问题,据禀报,难民潮都向着成都府而来,在他们看来皇帝在那里就应该去何处才安心。但王源可不能让他们这么干。成都如今的地位便等同于都城,这些难民一窝蜂的涌来会带来大量的治安问题,没等安置好怕是已经一塌糊涂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便是强制分流。王源下令各州县官员和个州县驻军在大陆上设卡拦截络绎而来的难民,将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编队造册入籍,带回各地州府安置。这样分摊下来,事情会好办的多,也容易的多。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的问题需要解决,王源为此伤透了脑筋,操碎了心。
  为了忙活这些事情,王源每日清晨便要出门,晚上半夜才能回府,有时候刚刚睡下,却又被叫起身去处理事务,当真是身如转蓬无一时之息。短短十几天时间,王源明显的消瘦了不少,这让半夜里才见到的王源的妻妾们心疼不已。但她们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到王源半夜回府,陪他说几句话,替他按摩按摩疲倦的身子,或者做些补物给他补补身子。然而王源往往说着话或者泡着澡的时候便疲倦的沉沉睡去,让妻妾们既无语又心疼。各自唉声叹气。
  “这么劳累的话,身子如何吃得消?我倒是希望陛下早些离开成都为好,来到这里把二郎累成了这副模样,天天捉急上火的。”
  李欣儿这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却代表了王家妻妾的心声。在她们眼中,王源可比那个逃难到成都带来众多烦心事的陛下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当他们知道陛下为了自保竟然赐死贵妃之事后,更是对这个负心的陛下毫无好感了。
  但好在,在任命了左右相国之后,朝廷各部门也开始重新运转。安置难民的计划也开始实施之后,王源终于能够喘一口气。当纷乱渐渐变为秩序,当一切都有规可循时,事情也就好办的多了。虽然王源依旧不得闲,毕竟作为剑南陇右道的主人,很多事情都需要协调参与,但和数日前相比简直轻松了太多。
  二月末,王源终于可以偷出空闲来去见一些自己早就想见的人。首先要去拜访的便是高仙芝。高仙芝已经来成都半月有余,但王源和高仙芝其实只匆匆见了两面,也没有时间深谈。前几日玄宗召见了高仙芝,对高仙芝极力宽慰,希望高仙芝能重新出山领军,但却被高仙芝以身子不适为由拒绝了。王源觉得自己需要和高仙芝好好的谈一谈,他需要说服高仙芝出山来帮助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