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长安城中的人在叛乱生起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他们依旧如常过着自己的生活。普通百姓忙着养家糊口过日子,富贵之家忙着宴饮享乐享受人生。远在千里之外的那处叛乱对他们毫无影响。因为他们都认为,总有人能平息那场叛乱,而大唐这条巨船也会永远的航行下去,绝对不会沉没。那些叛乱饥荒还有边境上的战争无非是水面上的小小浪花罢了。
  而现在,叛军已经到了面前,他们才赫然惊醒,发现事情的不对劲,发现原来这艘大船并非那么的稳固,发现风浪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甚至有可能掀翻大船。
  朝廷之中也是混乱不堪,官员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到处乱撞,急于知道事情的进展和解决方案。大多数人其实并无参与解决的权力,这时候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陛下以及朝中的几位权臣能够立刻拿出办法来。
  玄宗在潼关失守大军战败的消息送达京城之后,便立刻召集了杨国忠陈希烈等一干朝中重臣商议对策。然而没有人能给出解决的方案,因为他们确实束手无策。当潼关的十五万兵马大败之后,在叛军面前已经并无多少兵马可以抵挡了。
  玄宗怒骂发泄了一番,将一干大臣赶出了自己的寝宫。但杨国忠却留了下来。
  玄宗瞥见杨国忠站在一旁,顿时心中怒起,喝道:“你干的好事,推荐了哥舒翰和李光弼领军,要朕贬了高仙芝杀了封常清,现在好了,哥舒翰这个蠢材不仅战败而且被安禄山俘虏了,有人说他已经投靠了安禄山。我十五万大军毁于一旦,现在怎么办?你说怎么办?”
  杨国忠低着头任凭玄宗责骂发泄一言不发。待玄宗发泄完了之后,杨国忠才跪地磕头道:“陛下万万息怒,莫伤及龙体。臣确实考虑不周,臣有过。然而事情并没到山穷水尽之地,臣有话要跟陛下说。”
  玄宗喘着气道:“你有解决的办法?刚才群臣在此,朕问计于你们,你怎么不说?”
  “陛下,臣不想当着他们的面说,臣觉得还是私下里奏陈陛下为好。”杨国忠沉声道。
  玄宗眉头紧皱,见杨国忠直挺挺的跪着,于是摆手道:“起来说,你有什么回天之法?”
  杨国忠谢过起身,凑到玄宗身边道:“陛下,潼关既失,叛军不日即将兵临长安城下,眼下需要立刻命郭子仪率他的两万兵马从汾州驰援京城,加上李光弼手下尚有的两三万潼关残兵一起,这便有五万兵马了。然后京城的禁军也不得不调集数万前去拦截叛军。这样起码能够组织起十余万兵马在叛军来长安的路上拦阻他们。”
  玄宗皱眉道:“靠他们能阻拦住叛军么?”
  杨国忠沉默了片刻,沉声道:“陛下,臣不想说假话,就算将京城的禁军尽数调集去拦阻,恐怕也不能阻挡叛军之势。李光弼和郭子仪手下之兵都是残兵,他们都败在了叛军手下,定然士气低落,难以阻敌。至于京城禁军,臣不说陛下也知道禁军的战斗力如何?对上安禄山手下的虎狼之兵,怕是一触即溃。”
  玄宗怒道:“既知不敌,你为何要说这些?难道要他们去送死么?潼关一败,损失了十几万兵马还不够?你到底想干什么?”
  杨国忠忙道:“陛下息怒,听臣说完。臣的意思是让他们拖延叛军的步伐,只要拖住叛军,咱们便有时间调兵前来救驾。”
  “调兵?何处还有兵?”玄宗皱眉道。
  “陛下忘了还有王源么?”杨国忠道。
  玄宗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哎呀,朕都急的糊涂了,还有王源的兵马呢。怎么把他给忘了。不过,他手中没有多少兵马了吧。上次抽调了他五万兵力,他还能剩下多少兵?”
  杨国忠微笑道:“陛下放心,王源手中是不缺兵的,这两年听说王源训练了不少兵马,不过因为兵额所限,都以团练之名存于两道之中。现在若要他出兵平叛,他起码可以带出十万大军来。”
  “十万大军?”玄宗惊讶道。
  “是,起码十万兵马。”杨国忠道。
  玄宗满脸兴奋,但忽然斜眼看着杨国忠道:“原来你知道这些,只是一直瞒着朕。王源私自扩充如此多的兵马,你竟然替他隐瞒?”
  杨国忠忙道:“陛下,臣可不是替他隐瞒,他的超出兵额都是团练兵马,并不违背朝廷的规定,我也无话可说啊。不过,臣倒是给了他不少战备物资。此举确实是有些私心,但现在看来却是歪打正着,正好可以让他装备兵马。若陛下难以释怀的话,陛下可治臣之罪。”
  玄宗此刻那里还会去计较这些事情,如果王源手中当真能弄出十万大军出来,那么形势将马上不同。王源统帅下的十万兵马那么不是京城这十几万禁军所能比拟的,战力也不逊于叛军,目前看来,怕是只有王源率军救驾,才能保长安不失了。
  “陛下,眼下人心浮动,陛下可立刻拟旨,命王源火速领军前来救驾。另外需得立刻命禁军以及李光弼郭子仪率军在潼关到长安的路上拦阻叛军。这也是无奈之举,王源从剑南发兵到京城起码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而潼关到京城,叛军只需用八九日便可抵达,若不派兵拦阻拖延,恐王源还没领兵赶到,长安便已经丢了。臣可不是要他们去送死,只是在目前这种情形下,要想保长安不失,便只能出此下策了。”杨国忠道。
  玄宗微微点头,确实好像只能这么做了,无论如何也要让王源赶到长安才是。
  午后时分,长安城中的公示之地贴出了政事堂发布的安民告示。告示上说,虽然潼关失守,但长安无虞。朝廷已经调集十五万兵马迎击叛军。另外剑南陇右节度使王源也已经率十万大军赶到京城救援,不日便将击溃叛军夺回潼关和洛阳。告示中告诉百姓们不要惊慌,朝廷自有应对之策,希望百姓们安分守己,在此时不要相信谣言不要自乱阵脚,以免中了叛军的诡计云云。
  此告示一出,城中顿时安定了不少。人们对于禁军的出击倒是没什么期待,但大唐双壁之一,出道以来百战百胜从未尝败绩的王源即将领军赶来救援,这是最大的利好消息。这给了京城百姓们一丝不大不小的安慰。如果王源来救长安,长安保住的机会应该大的多。
  当然,很多人抱着悲观的态度,他们已经打点好家当,准备一旦风声不对便立刻逃离京城。他们当中已经有很多人认为,朝廷其实已经无法抵御叛军的进攻,长安陷落只是时间的问题,至于镇国大将军王源的领军来援,因为距离甚远,也许根本就无法抵达长安,长安便已经落入叛军之手。一切都取决于派去拖延叛军步伐的兵马能否真正的拖延住叛军的脚步。


第727章 彷徨
  潼关之战中,因为和哥舒翰意见相左,发动攻击时,哥舒翰没有让李光弼和他并肩作战,而是将李光弼分派去了后军押运物资辎重之物。
  这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排斥行为,但正是因为这个举动,李光弼才得以和他的一万后勤兵马在山谷伏击战中幸免。当哥舒翰对着叛军的老弱兵马穷追不舍之时,李光弼无法阻止哥舒翰,但在十余万兵马被困在山谷之中遭受伏击时,李光弼却能够全身而退,并且在战后收拢了近一万五千名残兵。他没敢在潼关留下,而是带着这两万多名残兵败退向了京城方向。
  数日后,去往京城的途中李光弼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整军拦截叛军。李光弼不得不停下向京城行军的脚步,在一处叫高陵的地方选择了一处地势稍微有利的黄土高坡修筑工事。不久后,京城南衙五卫和北衙的两卫兵马抵达,兵力壮大到了八万余人。数日后郭子仪率两万朔方残兵赶到,兵力扩充到十万人,于是在高陵这个小小的地方,唐军暂时布下了防线,意图在此阻挡叛军西进长安的脚步。
  然而,郭子仪和李光弼其实心里都很清楚,凭着这十万兵马是绝对阻挡不住叛军的脚步的。两人手中的不到五万兵马中大多为老弱病伤之兵,而且都是败军,士气全无。再看看那些京城来的禁军,虽然一个个盔甲鲜明器宇轩昂,但从他们的行为做派便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
  每日清晨,这些禁军士兵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而且根本不训练,也根本不去挖掘构筑工事。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说笑摆乌龙,根本没有因为大敌将至而紧张起来。吃饭的时候,他们要吃肉蛋,青菜咸菜连看都不看一眼。而且这帮养尊处优的花架子禁军还看不起李光弼和郭子仪手下的边军,嘲笑他们兵饷低,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