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源忙道:“不敢,不敢。”
  玄宗呵呵笑道:“甚好,王源,朕看好你。年纪轻轻便有此悟,绝不简单。朕今日心里很开心,看了美景,读了好诗,美哉妙哉。朕要赏你。”
  玄宗左看看右看看没什么合适的东西赏赐,随手将自己用的折扇拿过来,展开后在背面的空白处提笔写下“勿忘初心”四字,递给王源道:“朕不赏你金银财宝,这把折扇朕用了多年,赏了你吧。”
  王源忙双手接过谢恩,一旁的高力士暗自惊讶,这折扇是玄宗最喜爱之物,扇面是吴道子特意为玄宗亲笔画的山水图。此刻居然赏给了王源,可见心中对王源的喜爱了。
  “好山好水固然不错,但过于痴迷留恋却也不妥。爱妃,我们回去吧。留些念想,他日再来也有兴致。”玄宗微笑道。
  杨贵妃点头道:“三郎说的是,起驾回寺里去吧。”
  一旁高力士陈玄礼等人立刻张罗起来,杨家姐妹也都站起身来准备动身,玄宗对王源道:“你随着朕旁边吧。晚间朕有宴会,你也有座。”
  王源忙答应了,心里却一直瞅着机会,见高力士和陈玄礼在十几步之外,玄宗也正忙着和贵妃起身往銮驾处走时,突然紧走几步来到玄宗之侧,低声道:“陛下,臣有件要事要禀报陛下,不知陛下可容臣片刻上奏。”
  玄宗皱眉道:“你不懂朕的规矩么?朕在宫外除非紧急要务,否则一概不理。”
  王源道:“臣该死,但此事臣觉得便是紧急要务,臣不能再知情不报了,否则臣便是罪人了。”
  玄宗诧异道:“真的是急务么?”
  一旁贵妃出声道:“三郎,让他说吧,若真的是急务,可别耽误了事情。”
  玄宗回转身来道:“好,那你说吧,朕就在这里听着。”
  王源吁了口气,低声快速将昨夜烧长生观审讯史敬忠,史敬忠招供出杨慎矜的所作所为的事情说了一遍。玄宗听的眉头皱起,低喝道:“此事当真?”
  “臣所言句句是实。臣一个人都没敢说,因为此事所涉甚大,臣也怕是那妖道信口雌黄诬陷杨尚书,但那妖道信誓旦旦说杨尚书请他设坛斋醮,绘有谶书藏匿,虽然谶书的内容尚不清楚,但杨慎矜若真的做了这些事情,暗中有所图谋的话,那可是大逆不道之事。”
  玄宗抚须不语,半晌道:“是否有人居心叵测陷害杨慎矜?朕却不信杨慎矜有这么大的胆子。”
  王源道:“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但那史敬忠看似不像是设了圈套给臣钻。臣是听到长生观道人胡作非为这才决定暗中出手铲除,事前我甚至都不知这史敬忠是谁?更不知道他是杨尚书的座上宾。如果史敬忠设计陷害杨尚书,也不该被我发现才是。臣审讯他时,他也是无意间漏了嘴,被臣穷追猛问,这才得知了此事。臣认为,无论如何,此事需弄个明白。一则,杨慎矜是前朝皇族余脉,难保会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二则,如果是诬陷,那么也需要提杨尚书正名,则更要彻查此事了。”
  玄宗冷声道:“这样的事情,你为何不事先禀报政事堂或者和杨钊说说?而是直接跟朕禀报此事?”
  王源道:“陛下,臣不想此事闹得动静太大,一则臣知道陛下正在杨尚书和杨度支之间权衡左相的人选,若我告之杨度支,杨度支也许会有私心,那事情便有失公允了。而不去禀报政事堂的原因则是怕走漏风声。如果被当事之人提前得到消息,毁灭了证据,那岂非糟糕?”
  玄宗点头道:“你考虑的没错,那么此事你认为该怎么办?”
  王源道:“臣认为此事要想弄清楚,那份所谓的谶书便是关键。要让中立公允之人去搜查这本谶书,看看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这样便可水落石出了。臣其实也没什么好主意,臣建议陛下还是召李相国前来商议此事,臣可将史敬忠的口供交给李相国。以李相国的能力,必能妥善解决此事。”
  玄宗皱眉道:“让李林甫来处理么?你觉得李林甫便是那个公允中立之人?”
  王源道:“李相国若不公允,谁还能公允?李相国深明大义,他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玄宗微微点头道:“好,朕命人去叫李林甫,今晚晚宴取消,李林甫到了之后你来见朕。”
  玄宗快速转身挽着杨玉环大步登上车辇,众人蜂拥起驾回寺。王源站在原地,久久拱手不动。


第274章 入套
  一弯新月升上天空,斜斜挂在山顶之侧。山中之夜,静谧安宁,山风吹过,黑夜中传来的甲胄摩擦声以及战马不时的嘶鸣声,提醒着这山中并非净土。
  石瓮寺后殿之中,一尊巨大的汉白玉佛端坐在宝座上,双目默然,看着殿中排排而坐的大唐君臣。玄宗坐在凉榻上,身后数名宫女微微的替他打着扇子,下首坐着面容清瘦皱纹满脸的一人便是李林甫了。刚刚从京城赶到,李林甫袍袖下摆处尚有淡淡的灰尘,眉毛和胡子上也沾着不少尘土,显然奔走甚急赶来见驾。
  此刻的李林甫神色有些焦虑,因为刚刚听玄宗说了杨慎矜的事情,李林甫没有半点的防备,虽竭力保持平静,但还是掩饰不住的慌张。
  “陛下召老臣前来便是为了此事么?恕老臣直言,老臣认为这是别有用心之人在造谣诬陷。杨慎矜的为人陛下比老臣还清楚,他或许有很多不到之处,但若说他背地里干些大逆不道之事,老臣却觉得甚是狐疑。陛下也曾亲口夸奖他‘为事贤能忠心耿耿’么?怎会相信这样的话?”李林甫尽量用淡漠的语气,让自己这番话显得不是那么急切的为杨慎矜辩驳。
  玄宗道:“朕不是信了此事,朕其实第一感觉也是觉得不太可能的,但王源的一句话说的对,不管是否是诬陷,此事总要查一查,也好还杨慎矜一个清白。而且,今日读了王源的一首诗,朕也颇有感触,有的人开始是贤能忠心的,但时日长了便忘了初心,有可能变得污秽浑浊,做出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朕希望杨慎矜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朕必须要弄清楚此事。”
  李林甫道:“陛下说的也是。此事须得查一查,找出造谣生事者的目的何在。陛下,既然说到此处,老臣也才知道,昨夜永平坊中长生观中的纵火血案的元凶原来是王源。王源胆大妄为之极,在京城中也敢如此目无法纪,长生观中十几名道人尽数被杀,统统烧成了灰烬。南衙兵马忙活了一夜缉拿凶犯,却没料到是他干的好事。老臣请陛下下旨,立刻将王源归案审理。”
  玄宗皱眉道:“相国,朕叫你来是商量杨慎矜的事情的,你怎么扯到王源身上去了。王源已经跟朕禀明了,他是为了救人才冲进长生观中的。观中聚集这一群妖道,妖言惑众淫辱京中女子,王源去理论,他们居然胆敢动手行凶。幸而王源带了家丁去了,交起手来这才杀了人烧了观。朕本来倒要让你查一查,京城的治安事宜到底是谁的疏忽,任由一群妖道在城中胡作非为。难道政事堂这么长时间便没有注意到这伙妖道的所作所为么?这才是真正的失职之处呢。”
  李林甫愕然,话扯话,一会儿该要怪到自己的失职了,因为南衙兵马正是属于政事堂辖下,治安也是南衙兵马管辖,自己又是政事堂的头儿,也难免要担责了。
  “这个……老臣该死,回头必严查此事。”李林甫决定终结这个话题。
  玄宗似乎也不想追究,继续道:“王源给朕一个建议,建议让你挑头去查一查杨慎矜的案子,看看杨慎矜府中是否藏有谶书。若有,到底是写了什么的谶书。朕觉得他的提议不错,他认为朝中唯一称得上公平的人便是你了,朕觉得他说的没错。这等事朕自然交给你才放心,因为你是朕最信任的人。这件事王源所有人都没说,只上奏给了朕,朕跟力士说了,现在你也知道了,知道此事的便只有这几个了。”
  李林甫有些意外,王源居然没将此事告知杨钊,这有些不可思议。在争夺左相的节骨眼上,这是对杨钊多么有利的一件事。看看殿上,杨钊也并不在列,这说明陛下所言是实。否则以杨钊的脾性,必已经在此处鸹噪了。
  更意外的是,王源居然建议陛下让自己牵头去查此事,谁都知道杨慎矜是自己的人,这种建议的背后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倒是耐人寻味。陛下说的最信任的人是自己,这话可信但也绝对不能全信,或许陛下在试探自己,如果事情属实,杨慎矜背地里真的在策划阴谋的话,自己若是稍微处理不慎,便会被牵扯进去。而另一方面,杨慎矜是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