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瑁待两人立誓之后,沉声将自己和玄宗怀疑马嵬坡上王源私自救了贵妃和杀死李亨陈玄礼等人灭口的事情说了一遍。郭子仪和李光弼惊的目瞪口呆,相视惊愕难言。
  “二位将军,此事目前只有父皇和我,以及二位将军知晓。这件事虽然我没有查到实实在在的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绝非妄测。我派人跟踪王源去往南城浣花溪的一处草庐。因为我怀疑王源将贵妃藏于此处。然而我的两名手下均消失无踪,连尸首也找不到。我想定是我的两名手下行踪败露,被王源杀了灭口。事后我派人偷偷去查勘那座草庐,又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那草庐之中虽然空无一人,但屋子里并无积尘,这说明那里有人长期居住。屋旁的空地上,有未烧尽的女子绫罗衣衫以及鞋袜等物,均非寻常女子之物。这更是说明这里曾经有女子住在此处。但自从那日之后,便空无一人了。这不是欲盖弥彰是什么?这件事我敢以性命起誓,王源定是杀了李亨陈玄礼,掩饰他救下贵妃的行为。此人早已犯下了欺天之罪,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了。”李瑁继续道。
  李光弼和郭子仪细细的将李瑁之言回想了一遍,关于马嵬坡上的事情他们早已得知当日细节,当时便觉得有些不太自然。毕竟李亨和陈玄礼在严寒大雪的旷野逃脱无踪,王源居然没找到他们,这便觉得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了。而贵妃死后这些细节,包括王源没让陛下亲自查看贵妃的遗体,这似乎都印证着里边必有内情。现在这些细节跟李瑁所言一一对照,顿时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了。
  “这贼子胆大包天,居然犯下如此滔天之罪。这已经完全不把陛下和朝廷放在眼里了。”李光弼咬牙骂道。
  “既然王源杀了你派去窥伺的两人灭口,那岂非说明他也知道此事已经败露?你派去的那两人也许会交代出是你派他们去查勘的事实。王源也可能联想到陛下也知道此事,然则陛下的处境岂非危在旦夕?若事情败露,王源恐怕要铤而走险了。寿王殿下,你派人跟踪的举动太过莽撞了,这不是打草惊蛇么?”郭子仪皱眉道。
  李瑁咂嘴道:“父皇也训斥了我,我事后得知,却也迟了。所以父皇才决定让我离开成都来灵州,既和回纥人谈判借兵之事,也可以暂避风头。毕竟此事直接牵扯到我。而王源对父皇也一定有所怀疑,但父皇却无法离开成都。这便只能是寄望于二位能快些收复长安,迎接陛下回长安了。除非王源要造反,否则他绝不敢阻挠陛下回长安的,那样一来,他的野心便为世人所知,他也将遭受天下人的讨伐了。”
  郭子仪道:“殿下说的是。越快收复长安,迎驾回京才是正理。照这么下去,陛下在成都多呆一天便多一分危险。”
  李光弼看着李瑁道:“寿王殿下此来灵州,还打算回成都去么?”
  李瑁咂嘴道:“若有可能的话,我想随着两位将军一起收复长安。”
  “不成,这不合规矩。陛下在成都,殿下岂能在外?这岂非让人有所议论?另外殿下不回,王源岂非更加的怀疑?”郭子仪摆手道。
  李瑁咂嘴无语,他路上打的正是这个算盘,他想留在灵州。那样的话,成都无论发生了什么,他都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甚至他想过,若是王源在成都干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自己的父皇和皇兄弟们遭遇了不测,那自己岂非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了,也省了一番手脚。但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没,他没敢深想。身为皇子,不回成都伴驾的举动实际上便给人以自立的遐想,故而郭子仪才说不合规矩。
  李光弼看穿了李瑁的心思,不过他可不像郭子仪那般直言说出来,而是在旁沉声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当务之急便是和回纥人商议借兵之事。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若借不到回纥兵马,收复长安便是一场空谈。我们还是来商议商议这件事才是。”
  ……
  关于同回纥人商谈借兵的话题其实乏善可陈,李光弼在得知李瑁前来之后,便将消息告知了回纥怀仁可汗骨力裴罗留驻在灵州的使者。这些使者为了等待和唐朝商谈的事宜,已经在灵州等候了月余之久了。而实际上,回纥人提出的条件,李光弼和郭子仪也略知一二,条件极为苛刻,这也是李光弼和郭子仪不敢擅自做主的原因。具体的条件还需要谈判之时讨价还价,而玄宗给李瑁的底线是怎样的,这一点李光弼和郭子仪还不太清楚,李瑁也没有挑明。
  故而,三人关于同回纥人商谈的话题并未延续多久,李光弼只告诉李瑁,等待回纥使者将消息传往北边,数日后对方便会传来约见商谈的消息,具体的安排事宜在四五日内便可敲定。
  三人边吃边喝边说话,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天色漆黑,这才酒宴散去。
  郭子仪要去巡查城防,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虽然大雪漫天天气严寒,但是每日三次的巡查兵营和城防的举动他从不懈怠。特别是在这样的时候,天气寒冷,士兵们极容易懈怠偷懒,而这是郭子仪不能允许的。于是郭子仪当先告辞而去,留下了李光弼一人,陪着李瑁喝着酒饭之后的热茶。
  灵州衙门后宅之中的院子甚是宽阔,两人坐在后堂花厅门口,捧着热茶看着廊下挂着的灯笼照耀之下的黑夜里密集落下的纷纷扬扬的大雪,都没有说话。
  一阵冷风吹来,廊下的灯笼摇晃着,几朵雪花飘了进来,落在了李瑁的脸上。李瑁伸手一摸,雪花在指尖融化成湿漉漉的水渍。
  “寿王殿下,如此大雪,蜀地河西等地的难民们可要遭罪了。但不知朝廷有无妥当的安顿措施。”李光弼缀了口茶,淡淡的开口道。
  李瑁眼望廊下黑暗,沉声道:“王源一回成都便举荐了颜真卿为中书平章,全权负责赈济难民之事。这段时间他们天天忙的就是这件事。听说连王源自己府里都收容了十几名难民,还颁布了不少鼓励成都百姓收容难民的措施。但愿能让难民熬过这个严冬吧。”
  李光弼眉梢一挑道:“颜真卿当了中书平章了?这官升的挺快啊。一个小小的平原太守,一下子便进入政事堂中枢之中了。厉害,厉害。”
  “切,还不是王源竭力举荐?这颜真卿和王源是一伙的。到成都的时候在大街上便当面跟本王顶撞,有了王源做靠山一个小小的太守都敢不把我放在眼里了。这事儿别提,提了我便要生气。”李瑁恨恨的道。
  李光弼微笑道:“殿下何必跟这些人一般见识,殿下将来是要登临大宝之人,颜真卿之辈不过是趋炎附势之徒。眼下王源用兵自重把持朝政,他当然可以嚣张了。”
  李瑁摇头道:“本王岂有登临之心,本王只希望能助父皇和我大唐渡过眼前这个连环劫便好。至于将来父皇将大唐的江山社稷交给谁,那可不是我该想的了。”
  “寿王殿下襟怀坦白,一片赤诚,臣甚是钦佩。说的也是,殿下未必能登临大宝。毕竟那个位置众多皇子都想做,就算陛下想要立殿下你为太子,怕是也不能够呢。”李光弼淡淡地说道,眼角的微光观察着李瑁的神色。
  李瑁明显一惊,眉头皱起,转头看着李光弼道:“李光弼,你这话是何意?”
  李光弼哈哈一笑,摆手道:“臣胡言乱语,寿王殿下莫放在心上。臣只是乱说罢了。”
  “不不不,你这么说,一定有你的道理。本王希望你能对我坦陈而言。”李瑁忙道。
  “殿下当真要听?”
  “当然,你快给我说说,我真的不明白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好,既如此,臣便犯个忌讳,本来国本之事不可在私下交相私论,但此刻也顾不得了,我不能让殿下蒙在鼓里。殿下,据我所知。陛下一定是属意于殿下你来继承未来大唐的江山社稷的。是么?”李光弼道。
  “这个……父皇……父皇倒是流露了些意思,但没有明言。”李瑁老老实实的道,玄宗确实不止一次的流露出话意,而且所有的行为也是表达了他的倾向,在李瑁看来,玄宗心中板上钉钉是属意自己为太子的。
  “那就是了。所有皇子之中,也只有寿王殿下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臣不敢妄言其他王爷的优缺之处,但这一点当时我大唐上下心中的共识了。”李光弼低声道。
  “本王……本王那里有那么好,你这是给本王脸上贴金了。”李瑁心中受用,口中却谦逊。
  “但是,未必最合适的人选便能顺理成章的成为未来的大唐之主。即便天下人都以为寿王是合适的人选,但只要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