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长安城下-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宗一向受不了杨贵妃的苦R计,被说的于心不忍;可是,他有心无力。

  一方面是因为李林甫现在在朝堂之上势力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因为南诏的问题必须解决。

  而且,剑南当地百姓原本就因为南诏的肆虐而有了起义之心,再不出兵镇压的话,恐怕就要反了。

  可是他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大舅哥死在南诏,于是跟杨国忠说:“你暂时到蜀中躲避一下、顺带处理一下军政大事。”

  “李林甫现在已经油尽灯枯,不出几日就要一命呜呼了。我屈指计日等着你回来,然后任命你为宰相。”

  杨国忠一听,当场高兴的不得了;他原本就垂涎宰相之位,一直迫于李林甫的压力不敢声张。

  现在李林甫马上就要死了,他的机会就要来了。

  当即对着玄宗三叩六拜,欣然跑到巴蜀之地去了。

  李林甫已经重病在身,他当然也看出来杨国忠对他的位置一直虎视眈眈。

  他心中忧伤烦闷,可是他现在卧病在床、又无能为力;就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

  有一个巫人告诉他说,他这个病只有看见皇上病情才可以好转。

  李林甫于是跟玄宗上表,请求玄宗前来看望他。

  玄宗觉得李林甫为他****半辈子的心,就这么任由他孤独终老,也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想去看望李林甫,但是左右的人包括高力士都劝阻他,让他不要去。

  于是玄宗只能命令李林甫从屋里出来到庭院中,他登上降圣阁远远地看他,挥起红色的围巾向他招手。

  李林甫已经瘫痪了半个月之久,早已不能下拜,就让人代他向玄宗下拜。

  玄宗看到李林甫因为患病苍老成那个样子,忽然想起来这么多年他对自己的好,几度哽咽落泪。

  他知道李林甫已经命不久矣;杨国忠刚到蜀中,他就派宦官把杨国忠召了回来。

  杨国忠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昭应县、去见李林甫。

  他其实就是去刺激李林甫的,可是当着他的面,表面功夫还得做足。

  杨国忠被邀请到进入李林甫的寝室,就直接跪拜在了床下。

  哭得不能自已,仿佛自己亲爹挂了一样:“李公……”

  李林甫看到他哭成这个样子,也非常感动,流着眼泪对他说:“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

  “我怕是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死后您必定要接任我当宰相,我还来不及处理的事情就拜托您了。”

  然后还嘱咐了一些玄宗的喜好,一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架势。

  杨国忠赶忙冲他表示感谢——这句感谢应该是真心的了——他练练称不敢当,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四日,一代J相李林甫故去。


第394章 杨相骄纵

  而十一月十七日时,玄宗就已经任命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同时,仍兼任以前的使职。

  杨国忠一向没什么主意,而且还爱出风头;他为人强辩而轻躁。

  他还争强好胜,经常在朝堂之上就和人吵的面红耳赤;一点儿都没有什么威严可言,整个就是一市井流氓。

  担任宰相之后,他觉得自己和已经死去的李林甫可以同日而语了。

  自认为大权在握,把整个天下的事物都当成了他私人的物品;处理国家军政大事,刚愎自用,草率从事。

  说他是市井流氓都算夸他的,他经常在朝廷上一言不合就把袖子撸出来了。

  不仅对王公贵族颐指气使,还不把高力士等老臣放在眼里,以至于人人惊恐。

  杨国忠从兼侍御史到任宰相,总共兼领四十多个使职。台省中有才能和名声的人,如果不听他的话,就都想方设法将其贬为地方官。

  这就是在走李林甫的老路了。

  这条路我李林甫的实践,已经证实了是不可能走通的。

  可是权力的诱惑太大,以至于杨国忠这种原本就是市井走出来的人根本就抵抗不了。

  再加上,满朝文武都已经习惯了李林甫“一手遮天”的处事方式,对杨国忠继承了他的遗愿这件事情,早就有心理准备。

  很多人依旧按照李林甫任相的时候那样,阿谀奉承、争相巴结。

  但是,终究还是有正直的人的。

  有人劝陕郡新进进士张彖拜见杨国忠,并说:“趁着现在赶紧去拜见他,如果能和杨相搞好关系,以后肯定会平步青云。”

  张彖不听,依旧不理会那些人;还对那些急急前去的人冷眼讽刺。

  他以学识渊博经纶满腹而闻名远近,他根本就不屑于巴结杨国忠。

  有人接着劝他:“你虽是进士出身,但若要得到好的职位差遣,就一定得上杨府拜会。当今宰相是贵妃堂兄,没有他点头称是,你根本做不了官!”

  张彖听后不屑一顾,讥讽道:“你们这些小人,看杨国忠现在地位显赫,以为投靠了他,身后就有了万仞泰山,真是可笑之极。”

  “他不过是一座冰山,虽然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只要旭日东升,他这座冰山就会消融,到时我看你们找谁去!”

  那个人不信,继续劝他:“旭日东升,谁知道需要多少时日?眼前的利益比较重要,只要攀附上杨相,富贵荣华指日可待。”

  张彖不屑:“为人臣子,就应该自己的底线。如此世道、忠J不分,这官不做也罢!”

  他看出来整个朝堂已经乌烟瘴气,当场拂袖而去,隐居于嵩山中。

  没多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杨氏一族从此没落。

  冰山难靠成了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不能被倚靠的短命权势。

  十一月,杨国忠为相后,任命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兼京畿、关内采访等使。

  吉温和安禄山老早之前就已经狼狈为J,临行前到范阳向安禄山告别,安禄山让他的儿子安庆绪一直把吉温送出境,并为吉温牵着马送出驿站大门数十步。

  吉温到了长安后,对明廷中的一举一动,都向安禄山报告,消息两天两夜就可以到达。

  两个人开始偷偷筹备“安史之乱”,并且暗中开始联络其他大臣。

  十二月十二日,玄宗任命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任北平太守,并为卢龙军使。

  史思明原本是突厥人,初名史卒干;玄宗赐名为史思明。

  他和安禄山是同乡,为人狡诈;他精通六种蕃语,安禄山很器重他。

  再加上他上次和契丹对战中拼死抵抗、安禄山才得以逃出生天。

  俩个人从此关系更加和睦,以至于准备两人平分天下。

  年末,准确的日期是十二月二十五日,玄宗任命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十月底的时候,接替高仙芝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的王正见得了重病,尽管极力抢救,还是在十一月二十一的时候因病去世。

  四镇节度使负责调配整个安西的驻军,是不可或缺的职位。

  所以,必须得有人赶快接任。

  封常清一向精明强干、再加上西征小勃律的时候立了战功;让他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再合适不过了。

  我跟段秀实联合跟玄宗上表举荐了他。

  封常清知道了之后把我骂了一顿:“明明你比我更加能胜任这个职位,为什么要让给我?”

  我被他说懵了,原本这个职位就是你的好不?

  再说了,我只是一介武将,权利当然是越少越好;功高盖主,早晚会被玄宗忌惮。

  搞不好都活不到安史之乱开始的时候了。

  而封常清是文官出身,她当然新的四镇节度使的话;一来,可以保障军事力量的充分利用,二来,他资历最老,而且治军确实很有才能。

  等我把所有的事情跟他说明白了之后,他妥协了。

  安西军在他的指导之下,很快成为了大唐上最尖锐的力量。

  与此同时,哥舒翰和安禄山大吵了一架。

  哥舒翰一向看不惯安禄山、安思顺的做法,三个人经常因为政见不同而“大打出手”。

  玄宗也非常头疼,三个人都是他最信任的人;为什么就是不能和平共处呢?

  他常常为他们调解关系,还让他们结拜为兄弟。

  今年冬天,三人同入朝,玄宗让高力士在城东设宴招待他们。

  席间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您的父亲是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