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长安城下-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6章 长安街角

  吃完饭我们寒暄了一会儿,就各自回营帐准备睡觉。

  这次回来居然没见到柳涌那个老混蛋,以前他可是神出鬼没的、哪儿哪儿都有他。

  忽然没见着,我还有点儿不适应。

  说起来,也没能见到“山顶D人”往利升,他这两年好像一直都在军营里。

  往利大叔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安安静静的干活;最早和姚颖通信的时候,他提到过往利升,说他已经学会了点儿唐普。

  但是他生性是一个不爱和人交流的人,也很少说话;对了,他还是没能找回自己的记忆。

  人要是没有了记忆该多可怕呀。

  人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储存记忆吗?

  那是我们唯一活过的证明啊,如果连记忆都丢失了的话,那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说句不好听,简直就是个行尸走R了。

  我叹了口气,躺在卧铺上,看着帐篷顶。

  其实我的帐篷早就塌了,彭大叔还能记得原本的样子、复原成这样,我真的很感动。

  刚准备阖眼,忽然想起来灯没吹;我站起来,正要吹灯,姚訚忽然来了。

  他非要拉我玩儿“狼人杀”,他说好久没有和我切磋技艺了。

  没办法,只好和他下了几局;没想到他技术那么好了,下了两局我的瘾被勾起来,我们俩鏖战了一宿。

  天都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他才走。

  我躺下就睡了,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姚旭拽了起来。

  了解完情况之后,我们俩毫无疑问地被他批了一顿。

  批完的结果是把我们俩扔在了马车上继续睡,他赶车。

  我俩睡了一会儿,精神头回来了一点儿之后,赶忙把他替了过来。

  先不说他最近总是打哈欠,单说他年纪大了,赶马车这么累的活儿,来的时候我们俩基本没让他干。

  只有拗不过他的时候才允许他赶一会儿。

  从陇西军营到雍州,大概走了五天。

  雍州共有二十个县,我知道的就只有有高陵——这是李植的家、万年——韦见素的家和杜陵——这是京兆杜氏本家——三个县。

  我们第一站先去的长安。

  这一次,是从长安“正门”进去的。

  当初走的时候是从城郊出发走的、并没有经过正门。

  长安城的城门楼特别高大,我仰着头也看不到“长安“”那两个字;得使劲仰头才能看见。

  不知道怎么了,看到城门上“长安”那两个字的时候,我忽然很想哭。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从城门楼上跳下来;不是想寻死,只是想亲手摸一下“长安”那两个字。

  据说,我家祖上就是陕西人,是不是西安的我不清楚;反正说是安史之乱时,为了避难迁移到山东的。

  我总感觉自己是西安的,因此对长安总是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当时挂掉了之后、发现自己来到的地方是长安的时候,我真的小激动了一番。

  终于可以生活在梦寐以求的长安了;我要用脚丈量长安的每一寸土地,我要走过杜老师走过的每一条沟渠。

  可是现实是,来到之后,天天忙得J飞狗跳的,生活一地J毛;好容易安稳下来之后,又一直呆在军营里。

  根本就出不来,更别说出门走走了。

  如果以后有时间了,一定要到处去转一转。

  不过,到底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呢?

  脑海里忽然闪过杜铃兰的脸。

  等我把他们找到吧,我本来就是为了保护她,才选择入伍的。

  我胡思乱想着,马车已经进了城。

  马车慢悠悠地驶过街道,我看到了我的家;准确的说,是杜岘的家。

  那座宅子和我走之前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大门紧闭的;门上还有一根斜着的纸条,隔的太远,我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字,但是猜也猜出来了,那肯定是封条

  即使不贴封条,路过的人也知道这个房间破落了;因为正常情况下,大门是不会关的。

  无论大户人家还是普通人家,房门大多都是常开着的。

  大户人家门口有门房巡逻,普通人家虽然没有,但是普通人家多少没什么钱、也不怕人偷。

  马车缓缓的驶过门口,我终于看清了封条的字。

  和我想象的不大一样,上面写了一排“封”字。

  我原以为会写上罪名之类的,再不济写上年号、时间之类的;写一排封是什么鬼?

  难不成封条都是很长的一条,用多少撕多少?

  不,这多半是根假封条,自带强迫症属性的古代人是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我还没来得及问,姚旭就开口了:“去我家住吧,刚好就在附近。”

  姚旭的房子就在附近吗?

  就是这还真是够小的,他就住在附近,我居然不知道。

  更让我惊讶的还在后面,马车径直去了玲珑阁。

  玲珑阁居然还在营业,门口打扫卫生的正是阿皓。

  我忽然有点不能理解。

  原来不光我没有事儿,连我名下的玲珑阁都没有事儿。

  我还没想完,马车就已经从玲珑阁门口走过,走进旁边的小巷里。

  小巷里的房子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了一个单字,“姚”。

  当时我并没有注意过这个院子,没想到这会是姚旭的家。

  这个世界太小了,我本来以为住在附近就很巧了,没想到他居然就住在玲珑阁边儿上。

  门房的人看见姚旭之后,立刻上前行礼:“将军您回来了。”

  “暂住一日。”姚旭说,我俩也从马上下来,一个门童过来,把马车赶进了后院。

  我们跟着姚旭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这哪儿是人住的房间啊,简直就是个药房啊!

  整个院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圆形编织筐,里面盛放着各种各样的药材;目测得有一百个以上。

  有的药材已经干了,有的药材看起来才刚放上;种类也是玲琅满目,有我认识的金银花、枸杞、党参等,还有我见都没见过一些草。

  “这是我平常用来放药材的房子,可能味道会有点儿大。”姚旭难得说了句贴心的话。大叔也是有细腻的一面的。

  我还没想完,下一句话又让我庆幸自己的得亏没有夸他。

  “估计你们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

  

  

第237章 唐人烹茶

  我们在姚旭的家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到最后,我居然真的习惯了中药的味道;我觉得我都魔怔了,我居然觉得中草药的味道闻起来很安心。

  一夜无梦。

  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小雨。

  正是夏天里,飘点儿小雨凉快不得了。

  我醒了之后就把姚訚叫起来了,我们俩偷偷溜出去,去长安街上逛了逛。

  我俩起来的并不算早,已经到了上午八点多的样子。

  按照姚旭那个老顽固的作息习惯,五点多就该起床了才是。

  但是我俩并没有想那么多,难得出来一趟。

  我俩虽然光顾着玩儿去了,但也没有忘记打听晏然的事儿。

  只不过,打听了一圈下来,徒劳无功。

  长安长这么大,找一个人谈何容易,而且她还不一定在长安。

  我俩问着问着就没耐心了,干脆在长安街上吃起来。

  我本来要去玲珑阁来着,但是觉得我还是不要露面比较好,于是就没有去。

  我俩在长安街上吃了一路。

  在军营里,也是有俸禄的,平常吃饭住宿花不着,这些钱都攒了下来。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放纵一次。

  从街头吃到街尾,我俩最后差点儿走不动路了。

  长安的好吃的,实在太多了,各种甜品各种花样的糕点。

  我忽然都觉得我那个蛋羹能活下来真的是个奇迹。

  我觉得透花糍比蛋羹好吃多了呀!

  不光透花糍,酪樱桃也好吃的不行。

  除了这些甜品,还有各种各样的饼。

  街角那个卖胡麻饼的小哥还在,和两年前不同的是,他比之前苍老了不少。

  不过他的饼摊儿前还是有很多人。

  两年过去了,也没有涨价,依旧是五个通宝一个。

  我走过去买了四个饼,让他装进两个纸袋里;他显然已经不认识我了,不过只有一面之缘,能认识才有鬼了。

  “郎君,你们这儿收徒弟吗?”我脑门一热,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