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王座-第17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向道,“安大书记,您别忘了老爷子即便是下来了,没有任何职务了,只要老爷子再世,就没有人敢小看老爷子的影响力。”

国情决定了现行政治,绕不开这些元勋,安老爷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张王牌,更不提安老爷子身在军界,相比政界,军界显然更注重传承。

安老将军身为仅存的军界元勋,半个世界戎马倥惚,其在整个军界的影响力,犹如大树缠根,根系到底插到了何处,没有人知道。

安老爷子退还不是退,谁也不可能,也不敢忽略老爷子的力量。

或许,没有职位的束缚,老爷子的力量能得到更自由地发挥,身份会因此而更超然。

安在海正咀嚼着薛向这番话,薛向又道,“二伯,您别小看早上这两年,早两年就多一届的资历,世事变迁,时局如梦,谁知道两年会发生多大的变数,有着两年的资历,两年后,即便不能更进一步,也许能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安老爷子请辞的更重要原因,薛向没有说,也不能说,恐怕安老爷子也清楚,那就是安在海本身的能力问题。

论资历,安在海已是两任省委书记,已算足够。

可更高一级领导的选拔,不可能只看资历,政绩也是重要的一环。

安在海先后主张吴中,闽南,在薛向的帮助下,政绩还算过得去,但要想一步跃上更显赫的位子,显然还不足够。

且安在海本身的政治能力,不是特别突出,距离真正的政治精英,还有相当的距离。

这一点,至关重要,最高层恐怕也心中有数。

这块最大的短板,却不是薛老三能弥补上的,若无际遇,薛老三真当心安在海能否跨上那一步。

然,这一点,薛向却是绝不能跟安在海讲的。

薛老三猜测,安老爷子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是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

为了儿子,老人家还有什么舍不得的,拼了最后余热,推了安在海这把。

安在海恐怕永远不会明白安老爷子和薛向的苦心,眼下,却是认可,不,简直是佩服薛向的这笔筹划。

心中赞叹,老三的筹算,简直天下无双,总能从常人看不到的地方,窥视到巨大的利益,真是天生的权力操控者。

明悟过后,兴奋和激动,宛若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向安在海拍了过来。

多年夙愿,一朝得尝愿,安在海心中感概万千,胸怀激荡,几不能自已。

薛向没有出声,静静等待着,他能理解安在海的激动。

如果把仕途之路,比作修行之路,每前进一步,都是无比艰辛,即便安在海生在豪门,可到了副部依旧是步步荆棘,处处险滩,而今历经千难万险,他要入局了,那便是修行者由修士到神仙的一步。

亿万修士,穷尽一生,百历灾劫,能到此地步者,万中无一。

政局的位子,太显赫了,不若凡夫俗子,飞升成仙!

“安大书记,够了啊,激动归激动,可别没个完了。”

五分钟后,薛向忍不住出声了。

安在海赶忙抹抹眼睛,粗了嗓子道,“谁激动了,胡咧咧什么!说正经的,晚上,子干大哥和安远大哥晚上一块儿走的,应该去你那儿了,他怎么样?”

薛向笑道,“子干大哥?安书记,我记得您一直是直呼其名的,怎么,今天忽然这么客气了?”

安在海“子干大哥”一出,薛向便猜到安在海想问什么。

安在海上位了,许子干机会就不大了,高层人事最讲究平衡,安、许、薛走得近,在高层不是秘密,饼就这么大,不可能任由一系占掉大半,至少现阶段不可能。

安在海自然知晓此点道理,更明白论党内地位,做过组部副部长,闽南省委书记,央校常务副,计委常务副的许子干远远胜过自己。

且许子干是第一候补政局,他若不横插这一杠子,剩下的一个名额,必定由许子干顺位递补。

自觉抢了许子干的位子,安在海难免生出愧疚。

“跟你说正经的,你小子有完没完!赶紧说,昨天你们讨论出怎么个章程。”

安在海急声催促。

薛老三道,“许伯伯说了,预祝你顺利当选!我知道他是实心实意地,另外,我个人猜测,许伯伯的目标,还是放在两年后,现在空出的几个位子,恐怕入不了他的法眼!”

安在海和许子干一直争锋相对,为调节二人关系,薛向可没少费心力,却一直不见成效。

第四十八章不眠之夜

今次,安在海自觉抢了许子干的位子,心生愧疚,却是弥合二人感情的大好机会,薛向自不打算向安在海分说许子干同意后退的根源。

他也相信以安在海的骄傲,不可能向许子干去质问。

索性,就将此缘由压下,为二人调和矛盾,创造机会。

安在海叹道,“还是子干大哥志存高远,我不及啊!”

结束了和安在海的通话,简单洗漱了下,薛向便在床上躺了,仔细盘算这步棋的得失。

首先,将跌跌撞撞的安在海强推入局,稳固了安系局面,为往后十年的布局,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其次,阻止了许子干的冒头,规避了最险恶的风险。

一直以来,若不是薛向靠着这双洞彻历史的眼睛,帮着许子干前推后堵,许子干恐怕早就陨落了。

许子干的上位,将是薛向对历史做的最大程度的修改。

两年后,薛向相信一定能看到许子干登上那瞩目的位置。

届时,薛系的局面就彻底稳固了。

薛老三的布局,跨越了整整十年!

当然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必然存在,最关键的还是安老爷子的远遁,必然造成派系内,长时间的震荡,老爷子威势仍在,但在位于不在位,到底是两种概念,对时局最直接的影响,必定大打折扣。

这是薛系,安系都必须认真面对的。

除此外,老爷子这一退,牵一发而动全身,彻底改变四中全会布局的进程。

这步棋走得是阳谋,其中究竟。局中人一眼见底。

看透了这步棋中的变化,只怕连锁反应,就此而起。

“今夜只怕不少人睡不着哦!”

薛老三心中哂道。

此念方起。叮铃铃,电话响了。

“好。明天我一定去拜访您!”

放下电话,薛老三的睡意彻底没了,抬手狠狠甩了额头一下,暗道,“自己怎么把这位给忘了!”

薛向想得不错,这座神州心脏,此刻,确实有许多风云人物。难以成眠。

北海附近的玉泉山,素来是军事禁区,那里常年抓扎的不知名的部队,护卫的那处好似皇宫禁地。

事实上,那处的威严神秘,尊贵不凡,确也和皇宫禁地差相仿佛了。

姜家大宅便取在那处,北山靠水,普普通通的大院,只占地颇广。看着平淡无奇,能领略此地至巧至雅风情的,又能有几人呢。

月夜下玉泉山。远比白日巍峨,似乎高大得快接上月亮了,今夜有风,从山峰吹来,舞得整座山都生动起来。

溜下山的夜风搅动了静静的海子,在曲折蜿进院来的溪流,奏出流水叮咚,捎带着摇乱了满地的影子。

高高的路灯,照得院子极亮。姜朝天静静地站在路灯下,远视着院外。轻佻的夜风,扯得精裁的衣角如蝶飞舞。

今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姜朝天赴任金陵未久,本不该回京,心中实在挂念京城的这次重量级全会,便急急赶了回来,本来安心在家等候着父亲归家,又听说了松竹斋那边新出的消息,心下稍稍盘算,便自难安。

“首长,进屋去等吧,老首长回来了,我通知您。”

秘书小陈温声劝慰。

他是姜朝天下姜汉时的第一任秘书,后来,姜朝天调任姜汉省组部副部长,小陈跟到了组部,副部长不得配秘书,小陈便以普通科员的身份在姜朝天身边行走,如今,姜朝天调任金陵,极得姜朝天看重的小陈,又跟了过去。

几年相随,主仆相得,算得上官场佳话。

一旁侍立的姜家老勤务老孙道,“多少年了,只要老首长外出,晚上下班的时间,小首长都会在这里等候。”

小陈崇敬地看了姜朝天一眼,不再说话,转进门去,取了件军大衣,替姜朝天披上。

就在这时,门外的青石砖空地上射来几道光柱。

“老首长回来了!”

老孙欢快地说了一句。姜朝天率先迎了出去。

见打开车门的是姜朝天,姜歌洋很是诧异,募地,慈爱地拍拍他的肩膀,“不错,还是一如既往的灵敏,知道这个时候,该回来了。”

“朝天是谁啊,泽国姜山入胸怀嘛!”

后面一辆车上,下来的中年人接茬道。

说着,人已到了近前,正是央校常务副丁世群。

三人寒暄几句,姜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