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星_七七家d猫猫-第1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雨果就一直在研究“七宗罪”收尾的几场戏,他正在思考着无名氏最终殉道时的错杂心情。当无名氏精心策划的七宗罪终于得逞时,他内心到底是喜悦多一些还是得意多一些,又或者是他的信仰得到了实现的满足,还是他的欲。望终于得以纾解的满足,另外,当他殉道时内心是否有对死亡的恐惧,哪怕只是一点点。人,面对死亡时总是容易失态,即使是动物,即使是冷血动物,那么无名氏那时的心态又是如何呢?真的像那些宗教狂热份子殉道时以拥抱的姿态走向死神吗?

这种错杂的心情十分细腻,也许在表演时也就是一闪而过的瞬间,但对于雨果来说,却是必须细细琢磨的环节,也是他钻研演技的对象和目标。

现在,约瑟夫居然告诉他,新线电影公司打算更改结局,这着实让雨果大为意外。

“他们有几个选择,”约瑟夫耸了耸肩,最近雨果钻研演技付出的努力他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他也知道新线电影公司在这个节骨眼上决定修改结局,对于雨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约瑟夫的表情也显得不太好,说这句话时还带着一次嘲讽,“一个是无名氏试图反抗,被米尔斯正当防卫枪杀……”

不等约瑟夫说完,雨果就直接说了一句“****”,这就是典型的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无名氏的宏伟计划没有成行。做出这个判断的人肯定没有阅读过“七宗罪”的剧本,也根本没有理解这个故事的意义,这样俗套的结局明显是为了迎合市场票房的改动,但却彻彻底底毁了整个故事。

约瑟夫也没有在意,接着说到,“一个是沙摩塞阻止了米尔斯,米尔斯把无名氏狠狠揍了一顿,然后最终无名氏被枪决……”

雨果狠狠地翻了一个白眼,“七宗罪”结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看来这改动剧本的人根本一点概念都没有。

“又或者,米尔斯和无名氏同归于尽,然后沙摩塞站在旁边也一起殉职。”约瑟夫话音都还没有落,雨果就蹭地一下站了起来,“见鬼,到底是谁的决定,他是打算毁了这部电影吗?”

第1195章更改结局

新线电影公司之所以想要更改结局,无非就是想让电影更加商业化,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这在各大制片公司眼中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现实生活里,掌握经济命脉就意味着话语权,投射在好莱坞产业之中,制片人和电影制作公司就是掌握话语权的存在,这也是制片人才是剧组最高权力代表的原因,导演也必须受到制片人的制衡。

制片人和电影制作公司都是利益至上,节省成本、提高利润,这是他们永恒的主旋律。为了让电影赢得票房或者获得奖项,他们往往会不惜一切按照自己的构思来对剧本、对电影成品进行改动,这也就导致了外行制作人和内行导演之间的激烈矛盾、还有自以为内行制作人和真正内行导演之间的不可缓解矛盾等等。

影史最著名的“美国往事”就是如此被糟蹋的,堪称史诗的成品硬生生被制片方阉割成为了不知所谓的废品。而韦恩斯坦兄弟之所以恶名在外就是因为他们的霸道和强势,为了迎合学院口味、赢得奥斯卡,他们不惜强迫导演按照学院品味进行电影后期剪辑制作,“剪刀手韦恩斯坦”的称号更是臭名远扬。

正是因为制片公司和剧组之间的激烈矛盾,所以好莱坞在筹备剧组过程中,合约里就有一条关于剪辑权的规定。所谓剪辑权其实就是后期剪辑编辑电影的权利,不过制片公司所谓的剪辑权却是有讲究的。

一种就是剪辑权,导演拥有电影剪辑的所有权利,成品基本就是按照导演想法进行制作的;一种则是初剪权,导演可以从自己的镜头之中剪辑出一部理想的电影,然后博得制片商的同意,如果制片商不同意,要进行第二次剪辑,那么主动权就不再导演手中了;还有一种是建议权,导演只能够建议,并不拥有剪辑自己作品的权利,全部交给制片商负责。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所以许多电影都会出现类似于“导演剪辑版”这样的版本,估计就是在剪辑制作过程中,制片公司和导演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异形3”之所以被大卫…芬奇嫌弃不已,就是因为大卫当初只拥有建议权,可以说成品和大卫的设想相去甚远,以至于大卫不愿意承认这是他的作品;“七宗罪”之所以愿意交给大卫执导,也是因为新线电影公司规定了大卫只用初剪权,他们还有修改的权利。

剪辑已经是电影制作的最后一道闸门了,相对而言,修改剧本则是在拍摄过程中就对作品进行干涉。但性质却没有变化,其实就是制片公司想要按照自己的规划对作品进行改动。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辛德勒的名单”制作中环球影业就数次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施压,试图修改剧本,但都被史蒂文强硬地回绝了;“生死时速”的制作也遇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干涉,他们一直要求更多爆炸的宏伟场面,不过这并不是原则性问题,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简…德…邦特还是满足了制作人的要求。

事实上,雨果自己也参与到了其中,他对“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的剧组变动都提出了意见,最终也得到了接纳,使得作品发生了变动。

雨果可以理解制片人的这种行为,不管是为了票房还是为了奖项,总之大家都是希望能够让作品更加出色。但问题就在于,一切荒谬不可言的改动根本就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毁了一部作品,比如说“美国往事”,那就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是原则问题。

新线电影公司如果更改了“七宗罪”的结局,这无疑就是自寻死路。

“七宗罪”这个剧本之所以出彩,就是因为它从最开始就在布局,到结尾画上一个完美句号。故事的结局是无名氏分别杀死了傲慢、懒惰、贪婪、贪食和色。欲的五个代表人物之后,他将自己化身成为妒忌,而引诱米尔斯成为了暴怒。无名氏妒忌米尔斯的幸福家庭,于是他杀死了米尔斯的妻子,这彻底让米尔斯陷入了愤怒之中。于是,米尔斯开枪杀死了无名氏——亲手处决了妒忌,他自己则成为了暴怒的化身,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谁都没有预料到,七宗罪的最后两个人物居然是无名氏和米尔斯,无名氏把自己也当做了棋子,以殉道的方式完成了这个蓝图伟业,同时还巧妙地让米尔斯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比起代表妒忌的无名氏和代表暴怒的米尔斯来说,故事真正精彩的却是在米尔斯被捕之后,也就是电影所没有讲述的部分:

米尔斯接下来会如何呢?之前米尔斯认为无名氏不过是一闪而过的流星,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但无名氏却坚信自己的作品完成之后会被人们久久铭记。现在,无名氏的作品完成了——不是七宗罪,而是化身为暴怒留在世上的米尔斯,米尔斯的信念被完全摧毁,他失去了妻子,他亲手毁了自己的事业,他的冲突和暴怒将自己、将整个警方都送上了舆论谴责的巅峰,可以想象,米尔斯将要面临的是整个社会的愤怒,折射的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所以,搭配沙摩塞的最后一句台词,“海明威曾经说过,这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整个故事顿时得到了升华。

让“暴怒”米尔斯活着,这才是无名氏真正的作品,远远比让暴怒也死去来得深刻和恢弘。

但显然新线电影公司没有理解这个结局,他们只看到了身为妒忌的无名氏,于是这才出现了“几个选择”,要么是警方伸张正义,消灭了罪魁祸首;要么就是米尔斯没有成为暴怒,而是将无名氏交给了法律制裁,让人们对社会保留希望;要么就是所有人同归于尽,妒忌、暴怒都牺牲了,将整部电影升华成为小人物的悲剧……

无论是哪一个选择,其实都是“英雄主义”式的结局,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线电影公司的图谋了。

的确,比起“七宗罪”这样一个沉重而黑暗的故事来说,正义战胜邪恶或者是正义与邪恶同归于尽,进而警示世人,这样的作品肯定更加符合当今主流审美标准。看起来自然是更加有利于票房的收入。

但雨果却清楚地知道,如果更改了“七宗罪”的结局,不仅仅是毁掉结局那么简单,更是毁掉了整个故事,将安德鲁从一开始就埋下的伏笔全部推翻,在整个故事里米尔斯情绪一点一点走向暴躁的铺垫更是沦为肤浅的情绪波动,而无名氏处心积虑谋划的七宗罪更是变成一个笑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