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竹寄影月华明-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少年抖动手臂,灵动的十指依次做出勾、合、捻、拔、翻、交错等多种手势,孙止水感觉自己麻木的四肢竟然配合对方的手臂做出了相应的抓握、挥拳、劈掌、出腿等动作。
  孙止水惊怖不已:“你,你在练血燄功!”
  少年面色微微一沉,平静如昔道:“你的见识还不错。”
  孙止水双目发黑,颤声道:“血燄功需以身蓄毒来攻击或操纵他人,且招法阴毒,练功不慎便会毁功伤元,每使用后必然要逼出毒血,再汲取新鲜血液驱毒。创始者北疆妖道便是自伤于此……想不到你年纪尚轻,居然,居然会修习这种旁门邪功……”
  少年冷笑了一下,泠然道:“要想尽快复仇,如果不修习速成武学,岂不是便宜了那个逍遥于世的卑劣者?”
  翌日,言灵岛,瑕瓋居。
  一名中年男子张开双臂立在宽阔的铜衣镜前,一旁的两名侍者分别替他褪下紫衣、头巾,将崭新的镶金丝发罩、腰带与靛蓝外衫替他换上,另有侍女进阁中奉茶,递漱盂,男子轻啜了一口茶水,问道:“这菖蒲花茶是谁泡制的?我不是说过不用加菖蒲的吗?”
  侍女珊瑚道:“回教主,是黎夫人命司茶室奴婢煮酿的。”
  男子将茶盏一推,用玉瓶漱口道:“怪到这个味儿,撤了。还有书房墙上的那幅树叶干花贴图瞧着俗气,赶紧换回先前颜夫人所作的《鹭鸶图》。”珊瑚见主人脸色一片阴霾,赶忙应声离去。
  珊瑚步入眉月轩,将瑕瓋居的对话一字不漏地禀报了教主的侧室黎禄眉。
  黎夫人正在长颈瓷瓶中插花,一堆碎花碎叶落在紫檀几上,她闻言后不屑道:“只要是我配置的物件,他便百般挑剔,不足为奇。你让琉璃提前备好菖蒲艾草,端午将至,我想每天洗个药香浴。此外,教主过几日要坐船出岛,你设法联络到步堂主,我想会一会住在北山居的那个人。”
  珊瑚犹豫了一下,敛裾告退。待侍女走远,黎夫人猛然拂袖将案几上的花瓶打翻,琼苞玉叶飞落了一地,她冷笑道:“嬴宏天,当初你利用黎家得到《百毒经》,几年后又迎娶我安抚人心。时间一长,连做戏哄人的花招都不屑为之了吗?”
  两日后的戌时,白纱灯笼在地上投下淡黄的光晕。
  披戴斗篷的黎夫人提着一篮竹叶粽子,沿着地道一路北行,走近一间冷寂的院落。她拿起令牌,让院外的侍卫打开院门,并递上一锭银子。侍卫伸头环视四周,再飞快收起银子,小声道:“夫人,您得抓紧时间,若被其他人察觉,小的可就惨了。”
  黎夫人步入栽花的小院,透过门窗见到屋内焰影幢幢,一个穿着齐整的妇人正侧身背对自己忙碌着。石桌上有一卷画和笔墨纸砚,桌旁有水桶和小火炉,一旁石墙上挂的画儿墨迹未干。
  黎夫人走进屋子,里面的妇人抬头怔怔看向她,对视的一刹那,妇人愕然道:“你是谁?”黎夫人踟蹰了一下,道:“我叫黎禄眉,您就是颜雨琼夫人吗?”
  “黎禄眉?”那女人目光恍惚了一下,喃喃自语,“这个名字有些陌生,我认识你吗?”
  “也难怪,妾身是教主八年前迎娶的侧室,那时颜姐姐在岛外白云庵养病,我们无缘相见,直到一年前,才知道姐姐回岛后搬到了这里。呃,你在做什么?”
  妇人忽然笑了,一指桌上正在创作的工笔画,喜滋滋道:“你看,我正在画我的逸翾呢!”
  “逸翾?”黎夫人怔了怔,方想起颜夫人曾育有二子,长子嬴逸翾,于七岁时夭折。
  妇人举起画子沉浸在回忆中,眼底泛着慈爱,喃喃:“逸翾他一向很乖,从来不忤逆长辈。这次他出远门郊游,要过好久才能回家。你说,翾儿是不是像画上的蝴蝶一样,玩着玩着就不肯回家了?”
  黎夫人看出颜雨琼的心智仍是恍惚,心里也舒坦了一些,遂走到对方身后观画。
  她见画上男孩拿着网兜扑蝶,笑容灿烂,随意道:“乍一看眉眼,逸翾少爷比逸翔少爷童年时要秀气得多。”
  妇人伸指轻抚画上男孩的脸颊,喃喃道:“那当然,逸翾的爹爹可比姓嬴的俊多了……逸翾笑起来,和他一模一样。”
  “啪——嗒!”黎夫人盯着痴痴笑着的对方,手里的篮子摔在了地上。
  

☆、少年观剑九递山

  (三)少年观剑九递山
  渝南,九递山。
  九递山亦称金佛山,由金佛、箐坝、柏枝三山的一百单八峰组成。由于在夏秋季节的晚晴时分,瑰丽的霞光会将这些峰峦映染得灿金一片,一座座山崖如同一尊尊闪耀金色佛光的佛陀,壮美无俦,九递山因此被尊名“金佛山”。
  这几日,群山南坡的云霄寺外热闹非凡,因为三年一度的西武林大会将再度举行,一时间群雄汇集。昆仑、峨眉、青城、丹霞、缙云、华山等各大门派扎营山脚,就为等待大显身手的日子。
  五月初九,辰时。
  宽阔的比武台设在一道水帘般的飞瀑边,四周绿茵山坡上各门各派旗帜林立,众人正俯瞰台上的比武场景,时而寂静一片,时而人声鼎沸。
  一个青衫儒生打扮、年约十八九岁的清瘦少年背着一个褡裢和一个长盒,正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奋力穿梭,他一边气喘吁吁地喊着“借过”,一边挺背侧身穿过拥挤的人群,好不容易挤上山坡西北角某空隙处,选了个还算不错的观看角度。
  少年姓温名风瑜,祖上曾是江陵某个世家,他平日读书时,很是钦慕唐宋传奇中的浪子剑客、风尘侠隐、深山剑仙。这次他遵从父命,携礼物去拜访父亲在北渝九霄山庄的一位故友,途径川东,听闻九递山有武林盛会,便顺路赶来一睹盛况,想增长些见识。
  来此地的途中,温风瑜乘过一条挂着“四海平安”布帆的渡船,他感觉蜀地的渡船与家乡附近的船只不太一样。原来在蜀地,船的船板和船身较为轻小,头尾尖狭而中间较宽,使得船在上滩时较容易,不易搁浅;且船工们往往在打鼓之后才发船。由于蜀地江河水量大,且急流险滩多,故而在行船途中,船夫们在撑船、摇桨、摆舵之时,都格外小心谨慎,有时逆水,众人还要唱着爬滩号子奋力拉纤。
  这日天蒙蒙亮时,温风瑜便兴致勃勃地从寄宿的山脚村落出发,然后沿着崎岖的永灵悬崖古道赶到了云霄寺南坡。途中,他见各处石峰高耸入云,天然形成的巨型石门奇特壮美,其间崖谷溶洞颇多,层林似海、鸟语花香,一路上数次赞叹此间胜景。
  温风瑜向旁人打听比武规则,原来在场的每个门派需推举两名二十五岁以下的优秀弟子参加比武,武器可在兵器架上自选。每名参赛者凭抽签与别派中人为一组比试,胜出的一人再抽签进行下一轮比赛,八大门派共十六名弟子于首日共比试八场,选出八名胜者;第二日会将八人重组,第三日便可最终决战。比赛赢得第一或并列第一的武林弟子便可以在云霄寺内阅读藏书典籍五天五夜,并获赠一把名器,第二名和第三名弟子也可获得相应的名器,据说它们的铸造者欧氏是古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的后裔。
  第一场比试是青城派对峙丹霞派。青城派弟子一身蓝衫道袍轻灵飘逸,脚穿玄色靴头鞋,手握三尺四寸长穗剑背在身后。丹霞派弟子着一身武僧佛装,他右手持一柄长约五尺的丹霞浑铁棍,棍身贴近身体右侧,棍头触地。
  两人在场地上行礼后,只听锣声一响,武僧竖起混铁棍圈了一圈,一手握棍梢,一手握棍根,迅猛扫向对方腰间。青城弟子沉着跃地,避开棍风,末端鲜红剑穗随刃舞动,剑光在手间旋转,动作迂回巧妙,与铁棍交接时,发出鸣玉脆响,剑尖一勾一劈间,袍袖迎风鼓动,甚是飘逸。当混铁棍舞成闪亮的圆轮时,寒剑如银龙般不时钻入轮缝里翻腾缠斗,温风瑜不禁鼓掌赞叹。
  在比试接近两炷香时,青城派弟子的长穗剑借力将混铁棍挑起,武僧飞身夺回半空中的混铁棍时,长穗剑的剑芒已经如朝阳光束指向武僧后心,点到即止。武僧双手合什道:“小僧佩服,多谢金师兄赐教。”
  在前几场比试中,青城剑胜丹霞棍、昆仑刀胜峨眉分水刺、华山剑胜乐山锤。温风瑜于观望中不知不觉耗了一个时辰,听闻下一场比试是缙云派对唐家堡的比试。
  温风瑜手搭凉棚,朝身旁峨眉派的一名男弟子打听这持剑两人是谁,峨眉弟子斜睨了他一眼,不耐烦道:“杏黄衣的是缙云派凝瑞师太的大弟子兆岘,浅紫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