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告诉那些董飒、骨萨剩下的部众,作为英勇者的告慰,波惹氏愿意收留接纳这些阵亡将士的遗族,只要他们成为我领下的附民和庶人,就可以保证他们度过这个冬天……记住,只限女人和孩子们……”

  “还有你告诉那些被唐人火器吓破胆的低地部落,唐人火器厉害又怎么样,只要不要让他们抵近,靠人力是投不了多远的,至于那些车驽石炮的准头,难道躲还不会么……”

  “再说,唐人的火器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他们在嬗州的油厂已经毁了,而剑川的产地路遥千里,他们现有的额贮备用一分就少一分……这些前驱和稍粮军,正好去消耗他们……”

  ……

  河州行营,城中的百姓已经被疏散的差不多,不断汇聚而来,又开赴他方的军队,然这座城市变成一个巨大的军营。

  “安乐州青海王家送来急报,康狼山东麓已经发现吐蕃人的游骑……”

  “保塞州的大夏谷外,出现象雄人的旗帜……”

  行营敌前司马——马克己正在一个巨大的沙盘面前做军情通报,周围环坐着大批严威正襟的军将。

  既有全身新式板状明光的北军,也有穿着更加轻便新式光要甲的卫军,更有传统山纹、细鳞、鸟锤、锁子甲的边军,守捉将,甚至还有部分镶铁布背、皮甲、纸甲的地方团练军的头目。

  “横赛,积石一线既然已经不可扼守了……”

  “我们就只有清野坚壁,继续后撤,让吐蕃人分兵……”

  “吐蕃挟数十万之众,百族之兵,自然会分散开来寇略地方。我们只要择一路击之……积小胜为大胜。一面利用我们的地利和装备,以快马轻骑与吐蕃军游斗周旋。”

  “那不是抛弃了那些百姓么……”

  一名穿银细鳞明光,肩章一月两星领都尉衔的年轻军官举手正声发问道。

  “你以为我们不退,他们的命运就会好到哪里去么,我们已经给他们一个冬天的撤离时间,并且派人协助了,再不走就只能由他们听天由命了。”

  “我们只能做到这一步,为了狙击拖延吐蕃的人寇略,我们已经失去了多少老兵……开春之前,不能再浪费宝贵的兵力了……”

  “其实,我看……”

  又一名军将举手开声道

  “那些吐蕃先驱也不过如此,被火器一烧,就四散而走了,根本没有像样的还手之力啊,我们可以做的更多啊……”

  “这是什么屁话……”

  另外一些老边军出身的将官顿时皱起眉头来,有脾气暴躁的马上骂出声。

  “你当吐蕃人都是那种打不赢就跑的马拔子么……”

  这两年扩军扩的太快,原本有经验的士官严重不足,连正在就学的将官,和实习未完成的学军也拉出来搭建军队基本的构架,这些人的阅历和见识都不够。

  很多仅仅在北边讨伐过那些草原藩落,甚至仅仅是在南平府镇压过那些残余黑蛮不成规模的暴乱而已,多数时候占据相对优势的顺风顺水战打多了,不免让军中逐渐积累了一批浮躁轻敌的气氛。

  比如对于火器的盲目自信,但作为一个见惯战阵的老兵,都不会轻易把生死胜负,寄望在这些外物之上的,毕竟再厉害的兵甲军器,也要由人来用的。

  从一些遭遇战的报告中,吐蕃人似乎对火器并不算陌生的样子,甚至敢用骑兵发起试探。

  “火器再厉害,也有用完的时候,真正的定鼎胜负,还要看我们去奋死杀敌……这种犀利武器,是在关键的时候,用来对付真正难缠的敌人啊……”

  马克己不动声色的解释道。

  “眼下还只是前哨战,相互试探各有胜负,我们占着地利和人和,多少还更胜一筹,但是开春解冻后就不一样了,吐蕃人的主力还没完全出现,我们需要积蓄足够的力量,对应吐蕃人顷力而出的后手……”

  说道这里,他意犹未尽的看了眼总大将卫伯玉,收住下面的话语。

  因为,还有不能公开宣诸于口的理由,朝廷大军尽在河北,天子行驾带走大部分北军,短时之内西北路只有招讨军这一路人马可以御敌,身后就是京畿、关内、陇右的广大地域和百姓,朝廷的腹地和天下的精华,还有无数龙武军的家眷和田地、产业……

  打烂了河西,起码还可以慢慢规复,但是在这里失去最后的抵抗力量,对于龙武军,对于西北半壁,那就是灭顶之灾,因此无论出于大局公心,还是小团体的利益,或者是个人私义的荣辱得失,都容不得懈怠有失……

  “横塞以西所有军、城、镇、戍,残余士卒向本镇集结,衣粮军械,不利于行的辎重就地散发,带不走的就烧掉……”

  “新上任的河西马使君,已经下令河西各州打开武库,将青壮编连起来,由本军派出军头协助管治地方,防奸察乱……河西一路素来为征战之要,民风彪悍藩汉杂众,相信为了保护家园乡里,还是能聚齐不少义勇的……”

  “此外内迁的藩部也要出青壮子弟,自带马匹到廊州集结,由吐突中郎将的行帐就地配给刀弓枪甲,编管入游击军,组成游曳队……待机袭扰吐蕃人的侧后……”

  “魏长史已经在临兆重组斩首团,招募关陇豪杰,敢死之士,悬红刺杀吐蕃头目……佩银章大人给五百缗,铜章贵人给二百缗,铁印官佐给五十缗,部落使、小千户、将头,勒曲堪,勒堪……各有价码”

  “此外,按照枢密院的均令,我们还要协助安乐州青海王家,西山党项的细封、野利等河西藩姓大落,将老幼妇孺撤到灵武……”

  说道这里他重重咬了协助这个字,环视了一圈,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领会这个意思,这只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最好是用不上。

  “这是首要任务之一……明白么?”

  “大雪连天,不但阻塞了道路,连哪些用作保持通信的军用信鸽,也无法再恶劣的天气下继续飞行,军中的少数几条联络线路,还是靠驯养的鹞子,进行转发的……”

  “各地联络不易,吐蕃人固然是纵兵四掠自行其是,但作为招讨军装备和战术训练上的优势,在大规模会战中也被抵消了许多……”

  “因我们必须选一个合适的战场,将其中吐蕃人聚集过来予以重创……最好是吐蕃内四族或是雅砻出身的宗贵大姓”

  “如果清野坚壁顺利的话,吐蕃就粮不足,自然会分兵深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切不要轻敌,眼下遭遇和击破最多,还是那些为吐蕃前驱的部族兵……并不代表吐蕃大军的真正实力”

  “再说,那些附从的藩落击破的再多,对吐蕃寇略的主力影响有限,但是如果打痛那些真吐蕃,那些藩落就会犹疑观望,甚至畏难而退……”

  ……

  “太冲,卫军侯未胜算先料败,会不会太悲观了……”

  新任未久的河西节度使马凛,派来协助前线从事的水陆度支判官周智光,刚才列席军议许久,才把疑问放了出来。

  “这已经是最好的打算了……”

  同样随军行事,代表枢密副使李栖筠的骑曹参军韩滉回答道,他是前宰相韩休之子,出身名门,却很早就入幕随军参务,所以比地方营政出身的周智光,更有见地一些。

  “……吐蕃有大军而少粮,我们有辎重而兵寡,胜负定决还在半数之下……我们属于守势,相比吐蕃人又少了许多选择的可能性……但是吐蕃军众而杂,指使并非如臂……”

  “较好的结果就是吐蕃寇略各处初步受挫之后,供给不足粮尽而退,我们掩而追杀之,或有斩获”

  “其次是我们在吐蕃顷力的四面出击下,守住战线,吐蕃无功而退……但是我们也疲老无力,只能慢慢收复故土……黎民乡土就不好说了”

  “再次之则连河西一路也守不住,只能凭借城塞,逐级杀伤吐蕃,至其疲老而止,亦朝廷援军赶到,再伺机规复河西……”

  “最坏的下策就是吐蕃不惜代价不惜死力,进兵的速度太快,本军被截断后路……一面深陷敌围,坚据苦战,一边发各地义兵群起周旋,如乾元初年故事,但到了这一步,陇右、关内也不免糜烂……”

  “北军军虽然兵精甲利,但是需要使用得法,一力击取要害,不然就算击破吐蕃人一路两路,乃至数路。终至强弩之末……就算最后收复了河西,也是一个满地残败,敌患未去,还需重兵扼守的困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