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入,但是产权关系就比较混乱和复杂,将士们的勤务津贴和生活补助,以及家眷的安置,也集中在这快,也在南沼人的入侵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在这个体系内,大小各级将领还有军属事业的固定分红,如果他们的家人想做什么营生,也有相应免抵押的无息贷款和信用透支额度的扶助。

  然后就是长期以来边境上以军队名义进行的,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回易和走私,这也是龙武军迅速积累财富和打下强大后勤基础的重要依据,按照天南地北的也分做好几大区域,游击军和锐字营战据的安东南部算一块,这里比邻渤海、新罗、日本等大小藩属诸国,还有大量室韦、契丹、秣赫的土生部族,对天朝的华美精巧之物,有很大的需求量,不过由于海路新建立不久,还要被作为重要中转站的夷州和登州分走一部分,收益和产出大部分,都就地消化了。

  在河西北路也算一块,河西北路到关内道北端,经过金吾军的清理和扫荡,除了还算是盟友的回纥,没有其他太过强大的草原部落,算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但是同样要与马凛、李嗣业名下的当地驻军分成,而且受限于游牧民族的局限性,除了最常见也最大宗的茶马市外,可以交易的项目并不多,那些牛羊骏马皮毛什么的,还要二次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率的流动现金。

  广南和浙南,还有闽中也算一快,那里商业和海贸的历史都非常悠久,海外市场固然极大,同样各种背景的利益关系也异常复杂,龙武军依靠扶植自己的官方代理人,也并没有形成太多垄断和主导的优势,只能凭借部分特有商品的供方市场来调控操纵价格,以让地方势力妥协的目的,这种通过海外代理建立贸易的收入相对稳定,但是收益要与地方上的合作对象分享,天文数目的前提下,实际上已经被摊薄了不少。

  然后是松州到一带的吐蕃边境的走私,传统的青海道上商路往来颇为频繁,越过高原的西域商人和北天竺商人很喜欢这条捷径,但毕竟是在和战争状态下敌国境内交易,虽然数量很大,但是往往交易周期不太稳定,而且受政治生态影响,充满各种变数。

  至于西北路,虽然也有类似的贸易网络,但是因为线路太长,实际暗中参与的人太多,龙武军并不是最大头,也无从谈起掌握二字,毕竟那是那位陛下的势力范围,行事多少还要有所忌讳的。

  本来南沼方面的业务算是最大的一大块,这条大唐帝国八纵五横国际商路中,被称为安南天竺道的陆地贸易线由来已久,由当时的安南都护府的治所交趾城出发(今越南河内附近),唐人的商队经太平、蜂州(今越南山西),嗍红河而上,经谷涌步(云南曼耗),到龙武州(云南建水)出安南边境进入剑南,与另一条成都——骠国道的路线汇合。

  成都——骠国道,则由成都出发过巴州、戎州,经南沼境内的姚安、会理,越过国都太和城,到达永昌郡(云南保山),度过怒江和高黎贡山,到达腾冲附近的诸葛亮城,再次分位西路和西南路两条线,分别进入印度和缅甸……

  其中西南路为主干道,可行马车,则由诸葛亮城出发,经过萨洛瓦地江左岸的突阌城(缅甸太公城),到骠国(北缅甸)旧都海陵,度过亲敦江和阿拉干山,到达东天竺阿萨密地区的迦摩缕波国,再到奔那伐擅那国国都奔那那羯罗(今印度马哈斯坦。)

  西路为山道,由诸葛亮城出发,密支那附近的丽水城,度过萨洛瓦地江,经孟烘到东天竺的曼尼坡,越巴勒尔岭,亦进入迦摩缕波国,在奔那伐擅那与西南路会合,最后沿恒河,到达中天竺的政治文化中心——摩揭陀国,才算终止。

  着条商路联结的国家最多,而且沿途物产丰富,因此利润极大,商旅往来不绝,由于南沼的崛起,以及与唐关系的紧张,这条商路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西路和西南路只剩下一些与军方关系密切的大型马帮商队,仍旧在往来其中,基本上算是垄断了大部分利益,而且从边境上来说,距离龙武军的老巢成都,也比其他地方近,利润回收周期很短,也是龙武军最早开始走私发家的地方。

  当然,随着马帮商队进去的,还有大量培训过的探子,他们负责打探山川地理物产民风,毕竟与虎谋皮也要防虎变脸,只是当初这个只是为了保险起见的预防措施,却在后来的战争中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征南的进军路线,基本就是沿这这条成都——骠国道进发的,龙武军的前锋和游骑军,能够在战争前期,就迅速强占南沼人的关要,准确的扫荡那些乌蛮的聚居地,可以说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了,因此战争的初期,南沼人就和我们,处于某种不对称的状态。

  但是因为这种事情只是一种预防性的保险措施,并没有预期到会发生国家之间的全面战争,一直借着交易的机会偷偷摸摸的做,受到限制很多因此效率也不是很高,几年时间下来也就摸熟了从南川边境,到南沼东部一小部分地区,这也是我进军到云南城后,就驻足不前想见好就收的缘故,因为再打下去就不免两眼一抹黑了,不是相对熟悉的战场了。

  从性格上说,虽然我骨子里很有点惟恐天下不乱的情节,我的部下也很喜欢兵行险兆这种东西,但总的来说在大局观上,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全部实力去冒险的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后来发生的事情,那纯粹是机缘巧合。

  但是现在,由于南沼人刚被打的差点亡国,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元气,这方面收益预期也大为缩水,无论是恢复战乱后商路,还是占领区内的那些矿山田地工厂,指望它们产生的效益周期都太慢了。

  好在进军沿途搜刮地方刮了不少,杀进太和城内又大捞一笔,通过那些臣服百夷部族的贡献和交易,又得了不少,加起来是一大笔天文数字的进项,足以顶上好几年的收入,还有可用来创造生产价值的十几万俘虏的免费劳力,以及预期售卖资源的使用权,也可以支使上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这笔战获虽然可观,也不是龙武军全部都能私吞的。

  作为臣子的投桃报李,感谢安景宫内的太上老皇帝发动剑南全道之民力物力,甚至还不惜指示臣下透支和挪用江南输转的税赋,全力支持征南作战的知遇和信用之恩,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以土贡的名义,用来装满了安景宫内库的大小仓房,以免将来圣驾回程时,不至于太过寒酸……

  剩下除了用来犒赏有功将士、给相关投资人士的分红,死伤将士及其家眷烧埋、安置、抚恤、补助之外,其余的部分还要投入地方重建,以及偿付官债和战争期票,填补挪用的空额,其实就所剩无几了。

  还有一个大项目,就是由上述存在,而延伸出来的潜在社会资源,比如长期依靠龙武军的征战而活跃在各地的商人行会组织,只要愿意以龙武军的名义,一开口马上能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迅速调集到一大批资源以应急需。

  在这些大项之外,其他还有一些来自驻地的产出,诸如商州盐茶税,汇源监的铸钱收入,扶风的酒税、厘金、河东郡的关津桥渡钱、洛阳城外野市、小市的抽头和椎钱等等零碎的收入项目,比起上述这些存在却只能算额外收入。

  与那些为了朝廷的政治需要,甚至是去打战的其他官军不同,龙武军一直能够屏除大部分外来的干扰和影响,保持相对独立的体系并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胜利的保证,就是拥有一个相对自足循环的供需体系。

  不过这种类似乘战乱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环境发的战争财,实际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下去,一些沾染太深的地方需要交给国家,甚至果断放弃,以避免变成和平时期破坏体制的典型和毒瘤,另一些则需要洗白,变成合法的营生,这也是将来最主要的出路。

  因此在以登州为中转,安东与江东商人的成功合作,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现在因为征南战争而诞生的南平会社,看似出自偶然和随意,却将会在这个基础上走的更远的重要一步。会社的旗帜也很有代表性,由小丫头亲手绘制的图样,一柄刺穿铜钱的宝剑……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朝廷已经传出要将流民大营的中,与将做、军器等关系军国大计的核心产业,迁移回关中的朝议。理由也很充分和正当,有南沼人大举进犯,造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