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效率和体制,更别说价格和成本,与剑南工场根本没有任何的竞争力,还要面对那些,旧有体制下的弊端。

  因此面对这位陈老将军的困难,那些实际掌管库要出入的官僚胥吏,更没有这种长远打算的眼色,或者是为国家大义无私奉献的觉悟,对这个有名无实的老将,客客气气的一拖二诿的做足了牛皮工夫,把他磨的心灰意懒。

  要知道,谁敢拖拿卡要龙武军的东西,基本要做好被闷头打黑棍的心理准备,第二次大概就别想有机会继续享受这生活的美好和优裕的职位了。

  因此,加入京师武学,顺便管理起那些来军中镀金的袭荫子弟,成为一个还说的过去的选择。

  当然在我这个群体里,虽然名为龙武军,但是基本是我从半路收陇来的人马为基础,又有不断的外来力量加入补充,成分复杂到涉及禁、卫、府、边四大体系,到了后期大部分基层将官,都是经过武学体系出来的,与当初长安城里那只仪仗部队,已经没有太大的干系,这也是我敢于放心让他进入我的体系。

  因为,朝廷已经确立将帅进京,都必须入驻武学授讲的制度,虽然说这是一种掺沙子的手段,但其实执行起来,象征意义更大于实质,因为在这开始之初,谁也未必会拿自己押箱底的本事,去传授外人。按照以往的传统,所谓的将门世家的武功和兵法,都是在内部一个小范围里进行传承的,陈玄礼作为曾经边帅出身,入驻武学算是开了一个破天荒的先例,其后果和影响甚至要比王维、王昌龄等人筹办京师学堂更轰动,却不算违背朝廷的体制。

  但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从此之后,武将也象文官那样,可以拥有广大的门生群体。也让将帅们看到另一个出路,毕竟能够有资格和机会入相的只是少数,而被朝廷用尊崇而荣耀的头衔和待遇供起来无所事事的养老,也不是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帅固为所愿,通过另一种途径让自己的名声和经验流传下去,也成了不错的选择。

  从长远上,对与打破军队中那些原本以传统家族子弟、亲信部曲组成的山头主义,也有积极的意义。(要知道国朝起事之初,根据地遍地开花,可谓是良莠不齐,山头主义严重,在长征中屡屡发生大规模逃亡,甚至副强主弱的夺权事件,后来残存下来的坚定分子,在陕北重新站稳脚跟后,痛定思痛,建立所谓军政大学制度,所有地方指战员,要想获得更高层次提升,必须先到延安,经过理想信念和主义的再教育,从此保证了战斗力和稳定性),但是现在无论是我,还是当事人陈玄礼,都没有想到这么多,仅仅只是一个暂时牺身的所在而已。

  河南、河北都已经安定。

  江南的民变,却又出现新的反复,根据内部的消息,随着着人称剥皮御使的郑叔明被问罪,江南两淮诸道群情汹然的民心激愤,似乎被平息了不少,号称七路大使包围圈下的浙东民变,已经几乎山穷水尽,在消耗光抢劫来的资源,又流窜无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成建制的投降,面对势如破竹逼近的河南、淮西两路兵马,连天平王袁晁本人,都解散了所谓议政府,开始准备从明州收集船只,出海逃亡,另两路大头目德清的朱泚和沈皓,已经在与朝廷献书谈条件请降。

  但是事情在这里却出现了反复,江西采访使李希言的大将元景耀,欲争功劳,竟然大规模的杀降以充战功,结果事泻群情愤然,各地乱民降而复反,以天平王袁晁裹胁以哀兵之势,丢下行走不便的老弱,和在台州、温州、明州的基业,以王弟袁瑛率决死之军,在宁海紫溪洞拼死阻截河南、淮西兵,自己率精壮转战向西,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县)与官军大战十一场,据说袁晁本人多次负伤,又多次执旗上阵,已经豁出去的农民军,竟然同仇敌忾之下大破元景耀部吴郡兵万人,衢州三路团练使皆败走,抢得无数旗帜军械,如洪水一样流窜进江西。江西采访使李希言已经传书四方急告求援。

  而海南,却传来一个好消息,在大和尚鉴真第二次出巡传法时,船队已经声势浩大,只是当他在西婆罗洲为新建开若寺开光,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横行海上的大盗冯若芳,据说早年流落海上时,曾受之款待,乃力劝之归正,据说这位大海盗甚为有钱,“若芳会客,常用乳头香为灯炷,一烧一百余斤。”而且年纪渐大,自称也是出自岭南冯氏的旁支,因此趁热打铁代表现任广州冯崇道,愿意收编之。

  据说这位横行南海数十年的老海盗,年纪已经渐大头发斑白,精神力气具不如当年,海盗又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他的部下也有希望能够用掳掠的财富,在陆地上安顿下来的打算。因此颇有意动,虽然并没有马上得出的结果,但这位给鉴真牺身的万安州大云寺,和西婆罗洲的开若寺,供奉了一千斤价等黄金的香料,又赠送了许多珠贝珊瑚等珍贵礼物,供我府上赏玩,并保证不再以唐船为目标,派出族弟冯令光,到海南联系,也算是一种积极的姿态。

  听完简略的汇报,我想起来意,

  “既然永王率众出巡在外未归,现在江陵城中是谁当家”

  “是世子襄城王亻易领留守事”马克己回答道

  “这人秉性如何”

  “貌似英武,勇而有力,善驭兵权而性狂悖,左右不敢背之,唯王长史季广琛素以抗言之”

  永王璘是玄宗老皇帝的第十六子也。母亲是郭顺仪,为前剑南节度郭虚己之妹。璘数岁就失其母,是当今那位肃宗收养,夜自抱眠之。但权力这东西是亲情最好的毒药,当初老皇帝封他与江陵,不过是希望多一条后路,倒让他由此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野心和念头。

  史书上说他自少聪敏好学,但自幼生于宫中,不更人事,但是世子襄城王表现的更出色一些,永王之乱中,几乎都是他冲锋在前。

  不过外形英武,有过于狂妄的人,往往对阴谋诡计这些东西不大感冒,永王既然引兵在外,有资格出动留守军队的,倒是这个季广琛的嫌疑更大一些。

  “现成的,有什么人可以用么?”我沉思半响开口道。

  不多久。

  “童子营玄字团第五队队正,奉命前来听候差遣”

  一个稚须少年,一身打扮就如街上随处可见的店铺学徒,静静跪在我面前,稚气依然的脸上,很难想象这已经是统带一队并且上过战场的头目。

  根据训练教程,童子军的成员达到一定年限后,会按照他们训练中的表现和资质,进行细分以决定去留和培养的方向,表现最优异的,将作为我和小丫头开府的少年亲事,未来的家臣或者作为第三代培养的部下。但大部分人将直接进入军队效力,从斥候、传令、跟班、扈从等一些辅助事物开始做,以培养成军队的骨干为目标,另一些则进入相关附属的机构,如各大工场,将做、军器诸监,六曹有司、成都府等等,在就是进入我家的事业,从头学习开始,层层淘汰之后,仍有一些的人不适合这样的生活,将被派到海南夷州去,作为梁府直属的家人,参与领地的一些事务。

  因为襄阳夺权之变,数百里水路外的江陵郡,也大为警惕,对外来的盘查和刺探严密,再加上龙武军压境,江陵留守的官员多少有生怕类似事件重演的心思,更是加大了水陆,基本大规模的生面孔,都会受到关注和过问,因此少年们的目标小而不起眼,哪怕分批次大量进入江陵,也不会引起有关势力的注意。北方的战乱,让流落街头的乞儿,同样波及到了江陵。

  而且他们受过各种职业的训练,作为行动时身份的掩护,可以比较容易的接近目标。不要以为他们年纪小,就可以忽视他们的能量,在斯巴达式的训练和输灌下,无论是杀人放火,还是骚扰破坏的手段,并不会比成年人差多少。

  “替我查一件事……”

  “是!”

  “半个月前,石首到江陵之间,哪一个驻军营地的伙食采买,出现过缩减”

  ……

  江陵是一座水城,古人在云梦大泽的边缘,填地围城,取水贮土,也让这坐城充满了地道的江南风味,处处横桥,人居于水畔,水穿与屋下,推窗见船,门市于河曲桥梁,虽然城池很大,但随处可见盘蜒屈曲在房基墙檐上,拌水而生的古藤老蔓,让城市如大江奔流的雄廓中,却又处处充满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精致和秀丽。

  载了一车的日用货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