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1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在,距离穆圣创立至高之道,率领众门徒走出沙漠地区,才过去不倒两三百年,因此作为这个时代穆斯林群体的数量,还没有达到后世那么庞大的规模,而且其中很多是在征服过程中,被强迫改宗,信仰并不算坚定的外族。

  作为继承伍麦叶王朝大部分遗产的阿拔斯王朝,国内也同样保留着大量其他信仰和各种民族的非穆斯林群体,

  他们也是国家最主要的税赋来源和徭役的提供者,除了土地税和人头税之外,他们还要为自己的额信仰而缴税,依靠压榨和剥削他们所获得的财政收入,让这个新兴的王朝,有足够的资源去维持对总体人口比例相对少数的穆斯林百姓,实行免税和赈济等诸多福利优待政策。

  既所谓的“他信者奉献金钱和劳役,穆斯林为安拉而战”的二元体制,因此这种体制如果处理不当,也通常很容易成为阿拉伯帝国历朝历代,民间起义和动乱的最主要根源。

  就算是在王朝统治的核心腹地,作为统治者所需要的服务和正常运转的需求,在巴格达城中,也有包括犹太人,基督徒在内的十多万非穆斯林群体。

  现在这些存在,随着统治力随着军事存在和威慑的大幅缩减,也开始变成新的动乱根源和不安定因素,

  作为王朝最富熟的平原省区之一,他们为了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交了一次又一次重税,承当了比穆斯林更加繁重的徭役,但是却看不到任何战争结束的希望,反而得到的只有一个比一个更加糟糕的噩耗。

  虽然碍于情势不明和对王朝铁腕手段和残酷镇压的积威,尚且不敢有所轻举妄动,但是各种采邑和骚动的心情,在视野所看不到的地方,涌动汇聚成重重暗流,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导火索和苗头而已。

  “亚述教会的东方教团(景教),已经全面倒向了那些赛里斯人。”

  作为召集人之一,一名黑袍的雅各派教长,高声道

  “如果我们还不能有所作为的话,我们的教会组织,就再么没有任何存续下去的意义了。”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的附和之声,

  活跃在小亚和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聂思托里教徒(亚述教会),以及埃及和叙利亚的雅各派,再加上北方亚美尼亚派教会,构成了阿拉伯帝国内部基督信仰的三大主流派别,也是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前,就已经存在古老教会组织。

  从立场上来说,亚美尼亚教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最大,而雅各派信徒与西方拜占庭帝国的纽带和渊源更多一些,而倾向与东方发展的亚述教会,则更受阿拉伯人的国度里更受欢迎一些。

  如今亚美尼亚教会已经伴随着马科米扬家族掀起的起义,而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亚述教会,虽然因为东方教团全面倒向赛里斯人征服者而惨遭镇压,但是反而因此在赛里斯人的征服和统治的区域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反而是这些组织最为松散的雅各派教会团体,反应最为迟钝,反而避免了大多数的风波。

  但是现在最迟钝的人,也会感受到这个国家即将遭遇外来入侵所带来的翻天复地之变,人心思变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思考和寻求的方向,或许有所不同而已。

  “那请您告诉我……曾经作为派往伊斯法罕的信使”

  一名年轻的教士发问道

  “东方帝国的代表,想要什么……”

  “问题不在于他们想要什么,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我们需要一只武装力量来保护我们的信仰。”

  黑袍的教长突然换了个说法

  “而这只被武装起来的信徒有一个半联队……”

  “作为追随战败的俘虏,都掌握在那些赛里斯人手中。”

  “现今的局势下,这是一笔举足轻重的力量,无论付出如何的代价,都必须将他们换回来。”

  “而赛里斯人愿意有条件的,将这些同胞交还给我们……前提是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选择”

  ……

  相比夏季凉爽干燥的伊朗高原,亚热带沙漠气候的两河流域的夏天,却是以炎热少雨着称的,在最热的月份,午间最高的气温,甚至可以达到40多度,这多少也给围城的军队,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困扰。

  长期暴露在艳阳之下,很多人因为脱水和中暑而病倒,也有一些诸如腹泻之类的传染病,开始流传。

  相比之下躲在城墙阴凉之下的巴格达守军,也没能淡定多久,因为他们看见,城外的敌军开始大规模的挖掘工程,

  成千上万在刀枪驱使下的劳动力,日夜不息的将来自幼发拉底河上的水源,直接引入自己的营地中,汇集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露天池子。

  然后是漂浮这腐败污物的脏水,从城市发达的下水管网中倒流出来。

  作为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达居民,自建城以来就从未被缺水所困扰,因为星罗棋布的明沟运河暗渠,近水楼台的供给这这座,作为国际大都市来设计的伟大首都。

  但是现在这些关到沟渠都被围城的敌人给挖断了,于是城中的数十万军民,就只能依靠城墙之内的众多蓄水池和井眼来维持生计,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五百长伊布拉希,将一只水桶丢进冷气森森的水井里,却没有如往常一般,听到水桶撞击水面的哗哗声,而是空悬的木桶摇晃荡击在井壁上的空响声,

  “该死……”

  他忍不住咒骂一声,由将绳子下放更多一截,还是没有到底,他干脆松开绳绕一口气放到底,却听到的是撞击在泥土的沉闷扑哧声。

  费力摇晃这提起来,却是湿漉漉沉甸甸的半桶泥沙,能够下嘴的,只有表面一层薄薄的浑水。他再次诅咒了一声,却小心的将这点受收集到随身携带的皮囊中。

  无独有偶,许多人都从自己生活的城坊和街区中发现,自己的居所附近的水井和泉眼,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水面下降或是断流的迹象。

  这个状况很快被报告到了绿顶金宫之中,但是城中的工程师和水利专家,很快就给出一个不详的答案,这显然和那些正在城外进行水源截留工程的赛里斯人有关,他们不仅仅截断了近在咫尺的河流对城内的供水,甚至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让巴格达城所在的区域地下水,也被截留或是改道流泻掉。

  要知道,从古至今,巴格达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无需专业打井就挖出水井,因此不太适合建造较深的地道和地堡,

  但是由于赛里斯人在城外大规模的地下挖掘工程,现在连城市底下的水位正在急剧下降,外城的多口井眼和水源,已经出现干枯或是半断流的迹象。

  在强力的弹压和优先供给下,守城军队基本没有发生动摇,但是对于普通的居民就要命了,他们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感受到缺水和干渴的滋味了,

  继食物之后,受到管制的水源配给制度,再次成为巴格达市民生活中,刻骨铭心的大事,居住外城较远城区的居民,不得不在天还没亮之前,就成群结队的离开住所,提前到靠近内城的几口深井处进行漫长排队,好在灼热的阳光彻底统治天空之前,为自己和家人领取到维持生计的水源份额。

  但是更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着,从围城的第三天开始,当傍晚在黄昏中降临前,就会有数千名各种肤色的士兵,举行规模庞大的犒赏宴会(自助餐会),然后成群结队脱个精光,在斜阳的余晖中,跳进这些大大小小的人工池塘里,欢快的洗浴起来。

  然后在夜幕降临后,一些打着火把的女子,也会加入到洗浴的行列中去,莺莺燕燕娇腻嬉戏的声音,就算是躲在城墙后,也可以听的一清二楚。

  他们是为各族征募而来远征大军服务的女性,也是对辛苦作战一天的将士,某种程度的嘉奖,说到底繁衍和生存的本能,终究是人类社会无限进化却永恒不易的主题。

  但是对于困守巴格达的军民来说,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可怕刺激和羞辱了。

  就算是身处水源最充沛的河洲地区,也没有讲过如此奢侈和浪费的行径,这种形同公然污染水源兼伤风败俗的行径,是要按照教义和传统,被处以石刑的。

  但是最初的怒发冲冠之后,却是更深刻的沮丧,一边是难以煎熬的焦渴和等待,一边是极尽挥霍的玩乐和嬉戏,现世天堂和地域的差别。

  取之不尽的甘泉和美果,还有环绕在身边予取予求的女人,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