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1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嘉奖,他不但获得天赐州本岛的宅邸和海岸内陆地区的大片田庄,还成为了天赐州经略府新鲜出炉的第五镇都尉,主要负责与俾路支及北天竺方向的巡守。

  依靠在北天竺所获的财货和奴隶,他迅速招募乡党和追随者,成为一只初具实力的新军。

  自从海上军州发起对波斯湾出海口依兰平原的策应攻略之后,他也带领一支千余人的偏师,占据了苏萨城西南,卡伦河畔的苏锡安废堡,

  作为苏萨城外围的卫星屏藩,相对小而坚固的城垒,但是禁不住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而造成人心和士气上的颓丧。

  在围攻的营地之外,可以清楚的看到,毫不掩饰而大张旗鼓的敌人,他们驱乘着无数的骆驼和战马,以及它们所拉的辎重和大车,昼夜不息的越过浅浅的河流和城堡,前往苏萨城的方向,哪怕在至黑的夜晚,都可以远远看见他们所打起的连片火把,就像是蠕动在弟弟上的星辰海洋。

  ……

  塞浦路斯港也许在数百年前还是繁荣的代名词,古腓尼基人很久之前就在这儿建立了相当规模的贸易据点,这儿也是小亚南方沿陆最主要的中转地,但是这一片狭长的岛屿群,在阿拉比亚帝国崛起之后彻底地被改变了。

  身处安纳托里亚、阿非利加、叙利亚的海上洋流交汇之处,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争乱战火通行的巨大走廊。山贼、海盗和军队几百年内尽情地蹂躏了这块肥沃的土地,一切都被无情地摧毁了。只有贫瘠的山谷、荒芜的滩涂和毫无生机的城市,在潮湿的海风下变得绣迹斑斑。

  待到赛里斯人来到这片土地的时候,码头和海港早已等同于废墟一般,乱石堆满的海滩边,船只的残骸横在浅水之中,绿色的海藻在千疮百孔中争相探出自己的躯体,而在高高的桅杆上,吊着无数散发恶臭的拖着脏器的死尸,像一片片烂树叶似的在风中晃荡。

  远方山谷中飞来的秃鹫也蹲在了桅杆和甲板上,尽情地享受着“鲜美”的食物,一边对着生人发出让人恶心的嗻嗻叫声。

  作为令人厌恶的海盗、走私犯自藏污纳垢的聚居地,仅仅用了数年时间,来自三大陆之间的工匠和移民,就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在险要处增筑的城堡和工事,如蛛网一般深伸入海中的木制栈桥和海堤、护墙;集仓储、集市、居住区一体却又层次分明的新港区;唐式的大海鹘和中型艨艟,阿拉伯风格的夹板大船和大横帆船,希腊式的多层帆桨船和斜帆商船,让这里充满了东方式的异域风情。

  随着靠岸的数艘大型帆浆船,逐渐收起绘有白色双头鹰的横幅大帆,

  一些衣衫褴褛相貌迥异的人,三三两两的被镣铐穿在一起,叮叮当当的走下船来,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身上的额前和臂膀上,明显作为军人长时间服役过的痕迹,还有鲜明的刺青,代表他们原属的部队。

  他们是被流放的罪囚和前叛乱者,属于皇帝继位的牺牲品之一。

  原先配属于发动叛乱的中央舰队,海蛇、翼鱼和三叉戟等几只海军联队番号的幸存者,以及少量原属首都卫戍军和马其顿、尼西亚军区的将士,还有一些属于坚定支持偶像崇拜派的官吏、市民。

  虽然新君宽宏大量的饶恕了他们这些“被上级和教会蒙蔽和裹挟”的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犯上作乱的死罪,但是作为烧掠和破坏君士坦丁堡市政设施的罪行,让他们被判处流放便边疆军区服苦役,至少十年以上刑期。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即位的里奥四世皇帝,已经不再需要在这些富有经验却不怎么可靠的海军了,新建立的海军,将得到赛里斯人的大力协助,他们不但作为长期雇佣军的身份,亲自加入帝国海军的序列,还负责训练重组的中央舰队和其他四大舰队,为此并提供相应的航海技术和大型船只。

  在安娜托利亚南部沿海和意大利半岛东部,森林植被繁茂的地区,画出专营的港口,为他们提供修造船之所需的木才,通过这些现实合作和付出上的变相利益捆绑,新帝可以说是部分实现了当初君士坦丁五世的某些初衷。

  就像后世威尼斯、热那亚人城邦海军,于拜占庭帝国的海上力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

  按照原定计划,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将被流放到遥远北方的黑海之滨,寒冷的克里木半岛上去,与可萨汗国军事冲突的第一线去,在那里严寒和霜雪等恶劣气候,会替皇帝消灭掉一些不合时宜的不同政见者和叛乱分子,但是一个意外的建言,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赛里斯船团的代表,通过常驻的大使康斯坦丁,表示愿意用约一万五千枚诺米斯玛金的代价,换取这些前海军将士的去向和使用权,于是他们的流放地被变更成了更加炎热干燥的低纬度地区,

  从地中海南岸的阿非利加,到红海之滨的非洲延岸,乃至遥远的也门和波斯湾之间,在这里,他们将重新被有限的武装起来,投入到对阿利比亚人的侵袭和登陆战斗中。

  毕竟,对于当地的异教徒来说,他们是没有任何妥协和叛变的余地,因此皇帝没有过多的理由拒绝这个一举两得的新提议,至于最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来,这很重要么。

  因此这也几乎开创了一个先例,赛里斯人的殖民第和贸易据点,变成帝国新的流放地首选,相比那些不乏潜在同情者的边疆地区,一些政治背景和宗教问题的犯人,比如被清算的圣像崇拜派的教士和官员,贵族们,理论上几乎没有重新逃回来的可能性。

  而帝国通过战争所获得奴隶和俘虏,在这些殖民地和贸易据点,也是很受欢迎的抢手商品,他们总是如饥似渴的维持着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并且善于改造和训练他们。

  很快当地的赛里斯人各大殖民地的代表,就带着手下迎上前来,查点他们的人头,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然后分发食物和水,前军官们还有一小勺淡葡萄酒,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将在这些赛里斯人的监管下,度过余生的很长一段时间。

  按照军种和专长,服役过的地区,被再次甄别出来,组成一个个新的小编制,装船发散往各地。其中最大的一路,就是前往巴勒斯坦和约旦河南岸地区,作为支援西班牙哈里发——拉赫曼的雇佣军的新生力量之一。

  ……

  从国内长期支援和建设安西、北庭,然后用安西、北庭的实力,平定宁远诸国,再用宁远诸国的人口和士兵,驻守和镇压河中,用河中的武士和人民,开拓和经营呼罗珊,用呼罗珊人组成的辅助部队,保证伊朗高原上的治安和交通,用伊朗高原招募的各族士兵,去抢劫和破坏美索不达米亚……为了生存,为了家人,为了地位和财富,为了荣誉和功业等各种各样理由的驱使下,由此他获得一只愈加庞大的多民族军队,作为他的敌人,却一步步被逼迫着走向灭亡。

  ——《借力打力,以战养战,一位古代战略家的军事智慧》

  按照计划,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区将设立神威、雄武和振远三个军(镇),和四个防御使(小镇),其中神威军和雄武军各镇西出高原的南北要冲的克尔曼沙赫和贡德沙普尔谷地,以分别配合对北方下美索不达米亚和南方山外平原的攻略

  振远军作为二线预备队,而设置在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伊斯法罕地区,以镇守山内胡泽斯坦和米迪亚南方平原这个大后方。

  然后在伊朗高原腹地,按照四大粮台城所在的尼谱谢尔、刺夷、埃克坦巴纳、亚兹德,依次设置大军州和防御使,以屯垦和平靖地方。

  其余的地方,则按照小军州、直辖城主、府兵屯庄——安置城傍、亲藩的羁縻属——边远城市的地方维持会、土藩领的梯次,由行台辖制的都督府进行直接或是间接管理,将来或许还会加上新分封的大小唐裔贵姓。

  从统治手段和经验来说,

  大唐当然不会像沙漠走出来的暴发户,大食人那样粗暴的要求当地改变信仰和风俗,用强制的律令去约束当地人言行,并用军队和士兵来监督这个过程,然后收获一批面和心不合的带路党和潜在反抗者。

  唐军更多是依靠作为征服者,在社会资源和经济命脉上的垄断优势,间接的通过各种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流通手段,来具现和区分开归化族群与化外百姓之间,社会地位和经济权利的现实差距,迫使他们在现实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