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两千年-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天下干戈大起,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路反王,几乎杀光了天下人。李唐继位之后也没安生过,每一代的皇位继承充满血腥,干了没多久就改朝换代被“武周”顶替了。宫廷乱象散播到民间,自然也没好事情。

然后就来到了开元,这个封建王朝的顶峰,顶峰之中的顶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诗圣的笔墨,也不足以道尽盛世的繁华。

那是真正的盛世,衣冠风流,人物昂扬。长安城中的汉家子策马奔腾,虽衣衫褴褛但气质勃发,一派大国子民气象。而那些腰缠万贯的胡商胡人,虽家产豪富,却是卑躬屈膝,谦卑至极,连普通的唐人百姓都不敢轻易得罪。这才是汉人的盛世,和那个所谓的“康乾盛世”决不可同日而语,把那个用土豆堆起来的所谓“盛世”和开元盛世比较,是对开元盛世最大的羞辱。

端木赐数百年来眼见汉人寥落,胡人兴起,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心中感伤自不用多言。如今陡见盛世,心中岂能不喜?虽说李家的血统尚待商榷,但经历了几代的混血之后,汉家的血脉自然是不可置疑的占了上风,这是真正的汉人盛世!

所以他也想融入进去,他不仅仅止满足于在长安东市的酒肆中和酒客们高谈阔论,言说“某将军又平定了西域某国”、“某国王又来长安朝拜圣天子。,他想要到宫廷去,到陛下那里去,去那里领略盛唐的气象,那里才是真正的天下所望。

虽说以他的才气足以等到推举入朝为官,可这并非他所愿,他不想做朝官。然后他又想到盛世之朝必当有盛世之音相配,所以他就化名李龟年入宫做了乐官。

然后他名声大噪。

不仅得到了玄宗的宠幸,还得到了贵妃的“垂青”。出入王侯宅邸,结交天下名士,王维、杜甫、李白都是他的知己良朋。那时候,他最喜欢唱的,就是王维的歌。

可惜盛世之景不长,范阳举旗,宫廷的繁华和长安的雄壮也随之破灭,安史之乱后,他流落江南,在“落花时节”偶遇了当年的长安旧友杜甫。

一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让人泪下沾襟。

端木赐的目光忽然悠远起来,盛世气象,盛唐歌舞,当属霓裳羽衣舞。

当年贵妃在大明宫中飘起的裙裾,应该重新飘在千年之后的盛世。

霓裳。

ps:ps:我一直觉得,有些诗句写的很好,只是它太常见了,我们自幼便在吟诵,由于熟悉,反而会忽略了它的美妙。

比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其中的心酸,简直不可付诸于笔墨,只要流泪就好了。

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当为送别诗之最。窃以为其意境不是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以比拟的。

或者还有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尽在江南烟雨中”,虽说没有一星半点的华丽辞藻,不像他的《阿房宫赋》那样雕栏玉砌,但实则华丽到了极致,它的语句太简单了,所以就连我也一直没能真正领略它的美妙。直到一次放学后的雨夜,我站在楼梯口看着外面,才忽然顿悟了这句诗的华丽。

还有那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似漫不经心,只是任谁在春天睡醒后,难道都能吟出这样“天然去雕饰”的美妙文字吗?哪怕是个文盲也能知道它的好。

实在太多,太多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霓裳羽衣曲

端木赐的歌其实唱的还是不错的,毕竟他有一个喜欢唱歌的老师。

当年夫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那人唱的好的话,夫子是一定要请那人再唱一遍的,然后和他一起唱。所谓“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便是如此了。

就连在大病之时他也在唱,“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可见夫子的确是个音乐发烧友……虽说这么形容对夫子有些不敬,但这毕竟是事实。当年夫子在齐国欣赏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夫子随鲁国乐师师襄子习乐,兢兢业业,其态度让众生汗颜。

所以端木赐一点也不觉得做乐官是贱业,在唐代的时候,“良人”是不会以音乐为职业的,只有“不良人”才会,直到明代还有“乐户”的这一“卑贱”的户籍。端木赐化名李龟年,一反其道而行之,挟琴瑟之术献于天子,操宫羽之音游于公卿。

端木赐闭目沉思,把那些或饮酒、或击瑟、或狂吟、或高歌的身影从心神中抹去,只留下一个娇媚的剪影。

他仿佛看见了当年在大明宫中的赐宴中,宫女们往来不绝,在宾客们的矮案上斟酒布菜,然后贵妃娘娘带着一队舞女进殿,伴随着琴瑟的声音,翩翩起舞。

那真是华丽的舞蹈啊,舞女们的白衣像是白云一样,在金殿之上云卷云舒,每一个动作都合乎节拍的韵律,每一句唱词都道尽霓裳的雅意。公卿们看得是如痴如醉。就连高坐在龙椅之上的玄宗陛下也看得摇头晃脑,时不时地饮一口西域来的葡萄酒,手中的琉璃夜光杯几乎要失手落地。

而自己隐身在珠帘之后怀抱琵琶。为贵妃伴奏。

“啊呀!”一声娇呼忽然打断了音律的节拍,舞也停了下来。

端木赐不禁有些生气,是谁这么大煞风景焚琴煮鹤?他凝目望去,只见倾国倾城的玉环正娇嗔着另外一位宫装美人,“梅妃姐姐,你踩到玉环的裙裾了。”

哦,原来是梅妃不小心踩到了在前面领舞的玉环的裙裾。不过或许也不是“不小心”,兴许是故意的也说不定呢?贵妃入宫,梅妃失宠。有些小花招倒也未必不可能。不过梅妃一向贤淑,倒也不至于使弄这般不入流的小手段。

就在二人重新收拾好裙裾,准备重新跳舞之时,玄宗陛下忽然开口。“罢了。歌舞既断,其韵难续,还是留待下次吧。”一副很遗憾的样子。

在座的公卿们也很遗憾,毕竟能见到贵妃娘娘亲自跳舞的机会实在是不多啊,错过了这次,再想要等到下回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惜哉,惜哉!

端木赐倒是不置可否地放下琵琶。他是梨园宗师,陛下和娘娘经常召他一起排练歌舞。所以他倒是不虞看不到娘娘翩翩的身姿。

“端木老师,端木老师!”一只并不白皙的手掌在眼前乱晃,把端木赐飘到千年之前的思绪给强拉了回来,“你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出神?叫你几遍也不应声。”

端木赐垂下眼睑,“叫我做什么?”

“吃饭啊!”楚心宿理直气壮地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终于到了中午了,我们出去吃怎么样?最近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火锅店,看起来还很不错的样子,我们去试试怎么样?也算是给你接风洗尘了。”

我都回国快要一个星期了,你才想起来给我接风洗尘……

端木赐累觉不爱地摆摆手,“算了,我最近身体不舒服,不能吃火锅。你和邱老师去吃吧。”

“哦对,你生病了。”楚心宿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那你的确不能和我们一起出去吃,要不然传染给我们就不好了。”

这话说的……

如果是对秋筱宫同学说这句话,某人的脑袋大概就该搬家了吧……端木赐觉得他大概能知道这小子以后是怎么死了。

楚心宿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办公室,十分嚣张的背影实在是很吸引人,起码很吸引端木赐,因为他发现他很有上去打一闷棍的**……

算了,眼不见心不烦,等某嚣张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之后,端木赐又回过神开始想《霓裳羽衣舞》的事情了。

中国人是很浪漫的,起码思维是很浪漫的,古代的楚王不过是做了一个很羞羞的梦,居然就演绎出了一段巫山**的美丽故事。每位在日后可以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在他们的小时候,都会遇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十分睿智地预见未来。而且老头子们的长相都差不多,端木赐很怀疑那些老头子其实都是一个人……

唐人作为中国人浪漫的巅峰,《霓裳羽衣曲》自然也不会例外,也有一段浪漫……不靠谱的传说。

相传玄宗陛下在某一次入梦后,梦见自己随着一条月华大道步步登天,夜游月宫。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桂树玉立,白兔小奔。仙女的歌声玄妙优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广寒仙子亲自祝贺圣天子万寿千秋。

玄宗陛下醒来后对梦里的情景念念不忘,召太史局的星象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