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代历史研究--玉搔头中短篇集-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录下来,把诠释的工作留给了后人。可这样的诠释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李忱少有的残忍行为,透露出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是多重意义的复合。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解读李忱的一个关键点。

  帝王杀死自己依然心爱的女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先例大概要算“钩弋夫人”了。

  大约一千年前,汉武帝突然为了一点小到不值一提的过错在一个狂风大作、飞砂扬尘的日子里将他所宠爱的钩弋夫人赐死在掖庭狱中。这个可怜的女人是他巡行河间的时候根据一个术士的指点寻访来的。天空中弥漫的祥云瑞蔼告诉他们,有一个出生后就紧握双拳的美丽少女生于斯,长于斯,在等待汉武帝来打开她那从不曾为人掰开的纤纤素手。汉武帝看见她洁白的右手心里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就象她握住了汉武帝的心。这个少女就这样走进了武帝的后宫,号钩弋夫人。她为年迈的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弗陵。和传说中的尧帝一样,婴儿在钩弋夫人腹中呆了十四个月才降世。这让武帝相信,婴儿就是上苍赐给他的继承人。他欣喜若狂地把钩弋夫人居住的宫殿之门命名为“尧母门”。没有人怀疑汉武帝对钩弋夫人的宠爱。可就在这时,宫中传来了钩弋夫人的死讯。汉武帝在杀掉钩弋夫人之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解释:“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这使后来的读史者不再为钩弋夫人的死因感到迷惑。他们忽略了手段的残忍血腥,开始理解,甚至钦佩起汉武帝。在多数人看来,对钩弋夫人的断然处置体现了一代雄主政治手腕的老辣,为后代留下了一个范例。所以,当清朝的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咽气前,也曾考虑过要效法汉武帝立子杀母。不过文弱的咸丰皇帝终究不忍心对慈禧下手,从而把一个紧攥王朝未来半个世纪命运的标志性人物留给了波诡云谲的晚清历史。

  大约一百年前,唐玄宗也缢杀了他心爱的杨妃。那时,安禄山的叛军刚刚攻破了长安的门户潼关。在醉生梦死地享受了几十年盛世的欢乐后,唐玄宗和他的宫眷、近臣被渔阳的铁骑无情地驱逐出了长安。失望和愤懑的情绪笼罩着这支仓皇逃亡的队伍。随行的龙武军将士纷纷把眼前的灾难都归咎于宰相杨国忠和他在深宫中的奥援杨贵妃。走到马嵬驿的时候,骚动的军士终于群起攻之,杀死了杨国忠并包围了驿站。局面随时可能失控。这时,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求唐玄宗立即杀杨贵妃,平息将士的愤怒。在门里倚杖沉思了许久后,唐玄宗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于是,杨贵妃被带到了马嵬驿的佛堂……这个凄婉的故事是注定要被传唱千年的。人们可以用美丽的文字将它演绎成神话,也可以考订它的细节。唐玄宗这么做的动机,却不需要更多的诠释。如果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是基于长远考虑的主动选择,那唐玄宗是迫于眼前形势的被动应付:不杀死杨妃,那些刚刚愤怒地杀死杨国忠的人会担心玄宗秋后算帐;不杀死杨妃,龙武军可能哗变,连唐玄宗自己也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不杀死杨妃,谁来为盛世的结束和万里河山的支离破碎负责——尽管让无辜的杨妃来作替罪羊在今天看来可能是荒唐的,但当时却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她一死,陈玄礼等立刻“免冑释甲,顿首请罪”,玄宗的权威再一次得到了认可。

  大约十年前,病危的唐武宗问病榻前的王才人,如果他撒手人寰,这个他所钟爱的女子会怎么做。王才人如他所愿地回答道:“陛下万岁后,妾得以殉”。武宗听了以后,没有说什么,满意地闭上了眼睛。他驾崩后,王才人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武宗的灵前自缢。李忱和唐武宗有着不能和解的宿怨,可他还是被王才人对唐武宗的忠贞所感动。即位后,他立即追封王才人为贤妃,并把她葬在了武宗端陵的柏城。王才人的死也是一次帝王针对自己心爱女人的谋杀。对异性变态的独占欲,使武宗在临死的时候用沉默杀死自己的爱人,让她为自己殉葬,追随自己于黄泉路上。

  ……

  屈指细数,千年、百年和十年以来,女人曾一次又一次地被送上男权主义政治的祭坛。可从来没有一次象李忱那么不可理喻。汉武帝的理性、唐玄宗的无奈和唐武宗的自私,都不是李忱杀死越州美女的理由。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担心自己步唐玄宗的后尘,过上“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荒淫生活。放归美人,他又害怕自己日后会因相思而反悔。所以。李忱坚持要赐给心爱的人一杯有毒的酒。

  有人认为,李忱鸩杀越女的故事反映了他在女色上的自律。我以为,这是误读。真正的自律何曾诉诸于不择手段地毁灭欲望的对象。

  阅读李忱人生不难发现,他的确有着惊人的自控能力。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懂得掩饰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象一个木偶一样忍受旁人的奚落和痛苦。如果说龙潜于渊时作小低伏状还不算什么的话,飞龙在天的时候还能自我克制就不能不说是非常难得的。隋朝的杨广,还有明朝的隆庆、泰昌诸帝居藩时无不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低调的公众形象。可一旦登基,他们就用加倍地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在这方面,李忱又是一个例外。中年践祚后,他也没有因为身处权力颠峰而放浪形骸,反而用加倍的自律来塑造自己的伟岸形象。

  这样一个自律甚严的人物,却要用杀死美人来预防自己沉湎美色,成为红颜祸水的又一个牺牲品,从而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说明,李忱对自己已经产生严重的怀疑。他不再相信自己。当他发觉数月之间,一向俭朴的自己赏赐给美女的珍玩数目相当可观,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重蹈了唐玄宗的覆辙。李忱害怕了,他害怕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越州的美女。为了逃避这致命的诱惑,他决定毁灭那些可以诱惑自己的美好。当李忱看似坚忍地把毒药递给心爱的女人的时候,全世界都洞悉了他的虚弱。

  这是一种来自内心的虚弱,或者说,是垂死前灵魂的懦弱。

  我甚至可以进一步怀疑,李忱的残忍,不是因为他克制,而是因为他的衰老。当一层又一层低垂的帷幕在白发苍苍的帝王面前徐徐撩开,一具完美无暇的肉体映入了他的眼帘。在本该生机勃勃的时刻,他却枯萎了,一如风中摇摆的秋草。李忱突然发现:青春,已经一去不回。

  面对王朝无可挽回的衰败,李忱曾很沉重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现在,完美的女性肉体使这种感觉再一次强烈起来。他不甘心承认这一点。他还要努力,还要挣扎。连续几个月,他赏赐给美人璀璨的珠宝、绚丽的绸缎和他所能给的一切。可是,物质是否能满足那美人的欲望,李忱不知道。可他知道,再多的物质也满足不了他自己的欲望,也无法使他产生征服者的快感。面对着面前横陈的雪白女体,李忱瑟瑟发抖。这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现在正毫无掩饰地暴露在一个美女惊诧的目光中。在征服世界和征服女人两个方面,他都将成为最后的失败者。

  这使他歇斯底里:杀死那个女人!

  正如泰戈尔说的,“破坏也是一种占有,而且是更强烈的占有。”——李忱在内心象一只受伤的苍狼一样长长地哀嚎。与此同时,他又用尽量平静的口吻指令内侍去安排越州美女的死亡,还给了人们一个看起来还算得体的解释。他希望能用慧剑斩情丝的形象来置换那个失败者的形象。可李忱心里知道,他的真实用意是要用美女的血来祭奠他死去的青春。

  女人可以被毁灭,可世界还在。世界还在一如继往地嘲笑着李忱:你不是太宗皇帝,你什么也不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个不能被改变的世界在要继续存在下去,它等着李忱为他安排一个新的主人。可是,李忱不愿意这么做。他也许可以忍受被世界嘲弄,却不能忍受被世界抛弃。在这个惟我独尊十三年的帝王看来,立太子,就意味自己是可以被替代的。这个世界不再那么需要自己了。他不喜欢儿子,尤其不喜欢太子。其他的儿子留在了宫中,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长子却被他遗弃在十六宅里。

  不管喜欢不喜欢,李忱总归是老了,他明显地感到生命的活力正在从他身上一点一滴地流逝。冗长的延英会议、堆积如山的奏章和灯烛下的阅读都在加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