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辉煌历史:重解长征之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3年,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任弼时到湘赣苏区主持工作。1934年夏,中共中央电令他率湘赣地区的红六军团西进,到湘西会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原红二军团)。此时任弼时虽不完全了解中央的意图,却义无反顾地从井冈山下的永新起程,离开原有根据地,同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一起,率部经过两个月转战,到达黔东与贺龙会合,并以中央代表身份宣布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
  此时,二军团内正因过去的错误肃反造成严重混乱,不少干部战士对原来的政治领导人表示愤慨。任弼时从大局出发,将民愤很大的夏曦调到六军团,自己去二军团兼任政委,同时要求大家不计旧怨、团结对敌。此后,两个军团统一指挥作战,发起湘西攻势,牵制了湖南敌军主力,在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在一年间两军团兵力由8000余人发展到17万人。
  耐心周旋,促成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退到川康边区之后,任弼时感到自己这支江南仅剩的主力红军孤悬湘西,非常不利。他与贺龙等领导人商议后,在国民党即将以重兵进行新“围剿”之前,于1935年11月主动进行长征,开辟新根据地。
  1936年春,红二、六军团在贵州西部开辟了一片根据地。这时朱德、张国焘来电希望他们能向四方面军靠拢,同时又要任弼时等视情况决定。任弼时认为红军主力应集中北方,于是放弃黔西,于7月间到达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会师后,任弼时得知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分裂红军,马上表示反对,并进行耐心说服,加上朱德等人的努力,最终成立了中共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同时,红二、六军团和三十二军合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司令员1938年任弼时与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任弼时任政委,二方面军成立后又联合四方面军一同北上。
  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弼时因在各支红军中都有很高的威望,被中央委任为前敌指挥部政委,同总指挥彭德怀一起指挥全军作战。任弼时不仅促成了红二、六两军团的联合,也努力促成了三个方面军的会合。
  巧妙运筹,说服军阀为红军让路
  长征是一场在退却中求生存的战争,毛泽东后来称赞红二方面军长征减员少“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这也是对任弼时、贺龙的高度评价。在长征路上,任弼时是红二、六军团及后来的红二方面军大政方针的最后决定者,他同贺龙一起巧妙运筹,利用敌军的矛盾避实击虚,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部队的实力。
  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时,利用蒋系和湘系军阀的矛盾,挺进湘中后再折向贵州。当时蒋介石利用追击中央红军之机派兵进入云贵川,吞并地方势力,西南军阀同南京政府的矛盾激化,甚至出现了“畏南京军甚于畏红军”的情况。任弼时利用这一点,在进占了黔西、大定、毕节及其周围地区后,对当地的政府专员莫雄及周围的各派势力展开统战工作。他还动员担任过云贵川总司令部秘书长的当地知名人士周素园向云南军首领龙云、孙渡写信,说明蒋介石让其拦阻红军并派中央军尾随,是想造成两败俱伤,最后乘机谋滇。
  经过陈说利害,云南军果然按兵不动,红军在毕节地区得到了较长时间休整,并招收了5000名新兵补充部队。57岁的周素园受红军精神感召,还一直跟随长征到了陕北,抗日战争期间才返回原籍做统战工作,解放后又曾任贵州省副省长。
  政策严明,顺利通过千里藏区
  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藏民区后,任弼时又特别强调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着重对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强调对少数民族必须讲政策,讲团结,不能蛮干。他同贺龙专门了解了藏胞的风俗习惯和军队进入藏区必须注意的事项,接着对各部队作了以下规定:一、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二、不进寺庙,不侵犯僧侣利益,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三、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四、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五、上街刷写保护藏胞的标语。由于各部队对此认真执行,因而顺利地经过了千里藏区。
  长征结束后,任弼时撰写了《关于二、六军团长征的总结与二方面军发展前途及目前任务报告大纲》,对红二方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其中特别强调了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重要性。
  “丢得老婆,可丢不起军团的密电码!”
  任弼时做地下工作时曾几次被捕,受过电刑摧残,此后经常感到头晕和身体虚弱,加上日夜劳累,血压高,看东西也时常眼发花。他与贺龙共同领导红二方面军时年仅30多岁,但从外貌看,人们却多以为他已有50岁。任弼时也经常同身边的人表示,自己活不长,要抓紧时间工作。
  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时,任弼时感染了疟疾,时冷时热,常冒虚汗,面色发黄。为了减轻担架员的负担,任弼时尽量拄着拐杖行军。他的妻子陈琮英负责机要工作,已经怀了孕,也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仍是背着密码箱行军。由于饥饿、疲劳,瘦小的陈琮英掉队了,幸而被负责宣传和收容的陈罗英发现,连背带拖地赶上队伍。任弼时这时才知道妻子掉队,诙谐地说:“我丢得老婆,可丢不起军团的密电码啊!”
  过草地时,陈琮英生了一个女儿,因缺乏营养,任弼时将缝衣针改成鱼钩去河边钓鱼,还抽空去打野兔、山鸡给妻子滋补身子。他亲自摘来野菜,也是老的自己吃,把嫩的留给陈琮英和女儿。他们给女儿起了一个名字叫“远征”。
  长征途中,任弼时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准要求很低,却特别优待技术人员,例如对电台人员发给特别津贴费,伙食标准都高于自己。电台的同志也知道这一点,在他晚间来看电报时,经常用夜餐费来招待这位部队领导“开开斋”,补充一点油水。
  【点评】先锋重要收尾圆满
  在红二方面军中,任弼时是政治上的最高领导者。他率部队为长征打先锋,最后又担任了收尾的任务,起到了支撑一个独立战略方向的重大作用。身体很差的任弼时以“骆驼精神”著称,这种精神正好体现在他勤勤恳恳的工作上。任弼时出色地组成了一个方面军并将其带到陕甘宁,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创建了不朽的功绩。后来,他成为党的“五大书记”之一,虽英年早逝,但却始终为人们怀念。

  第七章 锻炼出猛将(1)

  ——“头号正直”的彭德怀长征之谜
  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时,彭德怀是三军团的军团长,到达陕北后担任了一方面军司令员。三大主力结束长征会师陕甘宁,彭德怀又担任了统一指挥一、二、四这三个方面军的前敌总指挥。长征的严峻斗争考验,锻炼出成熟的将领和统帅,彭德怀正是这一非常时期造就的杰出人物,“彭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冠于全军。
  创下红军攻占省城的唯一战例
  在红军创建时期,彭德怀就是著名的勇将,曾经率军一度攻占长沙,开创了红军时期攻占省城的唯一战例。后来他率红三军团与朱毛所率的红一军团会合,共同开创了中央苏区。
  1934年春天进行广昌战役时,李德实施完全脱离实际的指挥,造成严重损失。一向耿直的彭德怀当面指责这位洋顾问:“你们指挥作战,从开始就是错误的。我们从第四次反‘围剿’以后,就没有打过一次好仗。”并痛斥说这是“崽卖爷田心不痛!”
  彭德怀坦率讲完自己的意见后,把仅有的几件衣服和书籍一卷,等着被撤职,甚至对被捕公审、杀头都做了思想准备。他战功显著,临时中央领导人并没有处分他。据当年的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回忆,1934年10月,部队集结于赣南于都准备突围西进的前一晚,素不花钱的彭德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银元,拉着杨尚昆走进一家小酒铺,两人默然而饮,对即将放弃根据地都感到非常痛惜。
  在长征中打出威信
  长征开始时带得坛坛罐罐太多,作战部队全成了掩护队。彭德怀气愤地仰天长叹:“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是打仗的样子?”为摆脱被动,他向军委建议,自己率三军团插向长沙方向以吸引调动敌人,红军主力甩掉笨重物迅速去湘西建立新根据地。因为,红军通过广西边界,同战斗力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