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衙内-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察青安县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情况,顺便回老家看看。”
我点点头:“青安县委书记是范书鸿吧?这个人怎么样?”
“还不错吧,是你严伯伯一手提拔上来地,以前的市委办副主任。”
这么说,也是严柳系地得力干将,关键时刻,应当不会掉链子。但是我和老爸都没料到,这个范书鸿还真会来事。
……
青安县百里乡是黎老的老家,离青安县城好几十里地,山旮旯里,山多田少,搁在以往,算得是鸟不生蛋地破地方。
这也怪不得黎老少年时期要逃荒要饭了,就是搁在十年前甚至是五六年前,都是穷得叮当乱响,许多汉子三十好几还寻不到一门媳妇。不要说全须全羽的不好找,就是离过婚带着孩子的,或者长得歪瓜裂枣的女人,也不情愿嫁过来。
黎老每年都要在首都的四合院接待一批家乡来的穷亲戚。
都说近乡情更切,黎老尽管身经百战,高居庙堂,一旦踏上阔别多年的老家的土地,也有点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竟然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和龙铁军说起了家乡的诸般情事。讲着讲着,自然又要谈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这就算找到共同话题了。龙铁军离开军队多年,说起来,还是那段岁月最为激动人心。当下两位老战士从长征、八年抗战开始谈起,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战争、抗美援越一路说来,直到十年前那场自卫反击战,聊得津津有味。
车子开到青安县委大院,因为有了昨天的经验,青安县方面倒没有大张旗鼓搞欢迎仪
四套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加上县委常委全体成员,口列队迎接黎老。
对于家乡地父母官,黎老加了几分客气,一一与欢迎者握手致意。
老爸小声请示道:“黎老,是不是先听取一下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的汇报?”
黎老尚未答话,范书鸿已经插了上来。
“对不起啊,黎老,可不可以请您先去百里乡,工作汇报稍稍押后进行?”
范书鸿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有点骇然失色。
怎么,你这个范书鸿胆子也太大了一个县委书记,竟然敢擅自做黎老地主?这还了得?
龙铁军一张脸便即垮了下来,狠狠盯了老爸一眼,那意思分明是说:瞧你带的兵!太没眼力价了!
老爸倒是神色坦然。
黎老却也并不生气,微笑着问道:“小范书记,百里乡有什么紧要地事情吗?”
“黎老,是喜事啊。您老家新塘村的黎有德老汉今天娶孙媳妇,听说您要来视察,无论何要等您去吃喜酒……说是您不到,就不开席……您看,要是您不去,一村的人都要饿肚子了……”
范书鸿也不害怕,笑嘻嘻的说道。
“黎有德娶孙媳妇?啊呀,那真是大喜事啊……有德老哥前几年还到首都来看我来着……走走走,这就回去,哪能因为我一个人,让全村人饿肚子呢?”
黎老顿时笑逐颜开,转身就往皇冠车走去。
老爸便朝范书鸿微微一笑,说道:“书鸿同志和伟松同志一齐去百里乡,其他同志正常办公吧。”随后紧随着黎老走向车队。
伟松同志指的乃是青安县县长王伟松。
范书鸿这才偷偷扭过头,擦了一把额头上冒出的冷汗。旁边的王伟松赶紧给他递上手帕。其实王伟松虽然没和黎老说话,也已一脑门子冷汗了。
谁知黎老上了车,又探头出来吩咐道:“大伙一起去,热闹热闹!”
黎老有命,自当遵从,于是四套班子的负责人加上全部县委常委,分乘数台车子,浩浩荡荡奔向百里乡新塘村。
为了迎接黎老和省里市里县里地领导,新塘村摆出了好大的阵仗,百里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一大早就赶到了新塘村,亲自坐镇指挥。
在新塘村村口,一大堆乡亲穿着新衣服,光鲜明亮,喜气洋洋地朝着公路上张望。密密麻麻的不下两百人之多,两套龙灯两头狮子两套锣鼓钹都是由精壮汉子们掌管,全副“仪仗”,严阵以待。
“来了!”
眼见得公路尽头尘头大起,一长溜小车逐次显露出身影,人群便骚动起来,呼啦啦往公路上涌。
这是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不宽,不过对于新塘村这样偏僻的小山村来说,能够通上水泥路,那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这都要归功于宝州市委市政府大力修路地政策。
严柳主政宝州市以来,将村村通公路作为经济建设领域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随处可见。
这些新修的公路,疏通了物资流通渠道,确实极大地带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各地都是受益匪浅。
打头开路地警车一开到近前,指挥者一声令下,锣鼓钹敲响,龙灯和狮子便在路边舞动起来,乡亲们燃起鞭炮,兴高采烈。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一大帮孩子在道路两侧舞动鲜花,整齐有序地呼喊起来。
黎老微微皱起眉头,不悦道:“搞什么名堂?”
“黎老,您有些年头没回新塘村了吧?这可是家乡人民最真挚的感情体现!”
龙铁军说道。
黎老想了想,微微颔首,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说道:“停车!”
司机便即停下车子。
“老龙啊,下车走路吧。乡亲们夹道欢迎,我们再坐在车上,于礼不合啊!”
龙铁军连连点头。
黎老率先下车,一大帮子干部自然也不敢坐在车上,都相跟着步行前进。
“黎老好,黎老好……”
“欢迎黎老回家乡视察工作……”
乡亲们自发地呼喊起来,极其热烈地鼓掌。
“大家好,乡亲们好……”
黎老地眼睛顿时湿润了,举手向乡亲们示意。
这时候,一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在众人搀扶之下颤巍巍地走到路中央。黎老紧走几步,握住了老人地手,连连摇晃:“有德老哥,恭喜啊!”
黎有德两行热泪就流淌下来,紧紧抓住黎老的手不肯放松。
当下数百人簇拥者黎老和龙铁军,来到了黎有德家里。黎有德家住地是两层的新瓦屋,占地宽阔,在堂屋里设下了一桌席面。新郎新娘站在堂屋门口向黎老鞠躬行礼。
黎有德老汉本是要叫一对新人给叔公叩头的,被黎老硬拦住了。
“有德老哥,如今是新社会了,可不兴搞过去那一套。”
因为青安县和百里乡早有准备,酒席备得十分充足,市里县里下来的干部,都轻轻松松安排了下来。范书鸿办事十分老到,席面上并没有上太名贵的菜肴,就是些家乡风味,十足的农村宴席,黎老多年不曾归家,这时吃到如此正宗的家乡酒菜,赞不绝口。
席间,也没有人乱哄哄的过来敬酒,只由黎有德老汉带着一对新人给黎老敬了一杯水酒。黎老乐呵呵的喝了。
“有德老哥,这些年,家里的日子过得好吧?”
好不容易喝了喜酒,黎老与有德老汉拉起了家常。
“好呢……这些年,政府扶持我们搞特色养殖,我家里,养了十几头牛,每年有好几千块钱的收入……感谢政府啊……”
黎有德老汉没口子的称赞。
“哦?十几头牛?带我。牛是好东西啊……”
黎老兴致更高了,当下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察看了好几户人家的牛圈,一头头黄牛膘肥体壮,毛色光亮,黎老笑容满面,不住点头。
“柳晋才同志,干得好啊,做领导干部的,就是要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里!”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乡夜话
老当晚就在新塘村住了下来。多年未归,他老家的子早已不复存在。黎有德老汉便叫孙儿孙媳妇收拾干净了新房,要请黎老住进去。
黎老笑呵呵地道:“这可不行,要叫人家小两口记恨一辈子了。有德老哥,随便安排个住处,有张硬板床就好了。”
黎老年轻时节行军打仗,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极度疲劳的时候,死人堆里都能够呼呼大睡。便是建国之后进了城,官高爵显,也还是睡的硬板床。只不过如今年纪大了,自然不好这么安置。
好在这个事情,却无须有德老汉操心。
现放着这么多县乡干部,这么一个数百人的村子,焉能少了黎老一个安睡的所在?
眼见得柳书记微微点头,范书鸿立即去到一边,召集青安县的干部紧急布置。最后将黎老和秘书安排在了村支书黎五福的家里。
将龙书记和柳书记安排在村委会主任家里。
黎老对这个安排很满意,频频点头,对龙铁军和老爸说道:“老龙,晋才同志,今晚要辛苦你们两位陪我这个老头子在这荒僻的小山村将就一个晚上了。”
不知不觉间,黎老对老爸的称呼已经变了,由正正规规的“柳晋才同志”变成了亲近的“晋才同志”,老爸和龙铁军对视一眼,都是不胜之喜。
“哎呀,几十年没回来过了,今天晚上,正好和乡亲们好好拉拉家常……”
黎老兴致颇高。感叹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