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计,“济远”仅中弹数十处,“定远”“超勇”等舰中弹或上千处,或上百处,尚能坚持战斗到底,而“济远”竟仅中数十弹便溃逃,以日舰射速,命中十数弹,花不了多少时间,“济远”可以说是一接战就溃逃了,根本没和日军发生激烈战斗(在日本参战各舰的战斗日志里,也难觅“济远”的踪影)。而区区数十弹就能造成近20门火炮损坏,实在是匪夷所思。另据战后受命调查各舰伤情的洋员戴乐尔报告,“济远”舰主炮炮尾炮套上有被锤击的迹像,而目前保存在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济远”舰210主炮上的相应部位确实存在砸痕。如果“济远”舰“均不能施放”的火炮确是人为故意破坏,以为逃跑寻找托辞,则罪行将更为恶劣。 
  参战的北洋军舰陆续回港后,拒绝与逃舰同泊,“济远”只能屈辱地单独停泊,默默忍受因管带而带来的恶名。方伯谦的好运气这次走到头了,尽管丁汝昌于19日命他前往三山岛牵引逃跑时搁浅的“广甲”舰,要给他提供戴罪立功的机会,但北洋大臣李鸿章对这个曾经深深倚重的军官彻底失望。24日,作为清廷中枢的军机处正式下令:“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次日凌晨5时,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此后,“济远”舰管带由原“广乙”管带林国祥接替,1895年2月17日,“济远”在威海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舰队,仍保留“济远”舰名,英文译名则转变为tsi yuen,并参加了日俄战争,1904年11月30日,在旅顺口争夺战中炮击旅顺的203高地时触雷沉没,地点在今旅顺新港(羊头洼)西北大约2海里之处。20世纪80年代,先后经山东烟台救捞局与江苏靖江海洋工程公司打捞,出水了部分武器、舰材等遗物,现保存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对外展出。这些出水遗物,默默地诉说着那艘被扭曲了的利刃——“济远”号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方伯谦后代发起,出现了一股所谓的翻案风,竟要将方伯谦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翻案者们似乎更应该记忆一下下面的历史场景。 
  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江之上,中国海军“宁海”、“平海”号巡洋舰,在靖江——江阴段江面与日寇飞机展开激战。方伯谦的亲侄儿,海军少将方莹下令将自己绑在军舰上,激励将士作战,发誓决不当方伯谦第二…… 
  作者:陈悦
  相关书目: 《现代舰船》b版 2005年第3期b版
一些资料 一些基本历史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3 本章字数:1234
  年代时事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癸酉)
  ·;上距太平天国起义军失败已九年,捻军失败亦达五年。·;曾国藩于上年二月死于南京。·;设铁路局。·;第二批赴美留学幼童出国。·;中国人自办之日报《昭文新报》创刊于汉口。
  1877年(清光绪三年丁丑)·;英人拜耳发明电话。·;马建忠留法归国,上书李鸿章,谓欧洲各国之强,不仅是般坚炮利,亦与政治法律有关。·;郭嵩焘致函李鸿章:请赶办铁路、电报。
  1883年(清光绪九年癸未)·;法国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法军并向中国进攻。·;醇亲王奕讀与曾纪译奏请兴建津沽铁路。
  1884年(清光绪十年甲申)·;中国下诏与法国宣战。·;新疆设省。·;美国愿贷款五百万镑援华修铁路,拒之。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光绪帝亲政。·;川滇电线架成。·;总理衙门陈准出洋考察办法,又上奏出洋游历章程。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御史余联奏陈修铁路之害甚大。又御史屠守仁、侍御洪浪品、学士许会澧等均请停建铁路。·;张之洞调湖广总督。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北洋舰队至新加坡马尼拉等地访问。·;《天方夜谭》汉泽本问世。·;唐山铁道工程学院成立。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辛卯)·;创设江南水师学堂。·;颐和园修竣,工程费用动用海军款仍不够,再由出使经费垫支。
  1894年(清光绪二十甲午)·;慈禧太后六十寿典需款,李鸿章奉命暂停建山海关外铁路,以路款作庆典用。·;孙中山上李鸿章书,陈富国强兵之道。·;八月一日中日宣战。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之战,中国战败,北洋海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联合在京举人上书请变法,即‘公车上书‘事件。·;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京汉铁路铺轨。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开始办邮政。·;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戊戌政变,谭嗣同、林旭、杨锐、康广仁、刘光第、杨深秀六人被害,史称‘六君子‘。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俄国设立关东州。·;王懿荣发现安阳出土之甲骨文。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一些历史大事记,请读者们充分注意甲午及庚子国变对中国人思想的冲击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变化。一大批爱国救亡的先辈和人才们也是在这段期间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
一些资料 关于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问题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4 本章字数:1136
  关于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问题
  很明显,我们的主角叶先生是一位汉族人,只是挑选的主角似乎有对一些读者群有不小的伤害。就我个人来说,我本身不是一个很苛求民族血统问题的人,在书中许多地方我也对汉族这样的民族构成中的许多文化因素有着一些阐述。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的存在。既然自己有疏漏,那就必然要受到惩罚,很多朋友质问我的身份等问题,这种诘问常常使我很无奈而且很难回答。
  当然,不管怎么说,我非常愿意向那些因为主角的血统问题而受到伤害的读者朋友说一声对不起。
  如果说上天可以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的话,我会在今年四月份毫不犹豫的选择写一个以年轻的汉人主角来以一场革命的方式来驱逐异族,然后迅速的建立一个血统纯正的民族国家屹立在世界的巅峰,完成对世界的强势宣告。尽管我的理智会提醒自己这种方式的现实性将会让我的创作非常的艰难,但是我真的,真的有足够的信心来完成这样的故事。
  但是,我已经错了。有些东西是无可挽回的,就像年轻时你错过或者错过你的一些人一样,错过就是错过,那不是罪而是经历。经历是一种财富,人常常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一些营养。正如我现在正是如此,如果我有下一本,我一定会非常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从而避免掉给一些朋友这样的困扰。真的,我有诚意。
  而至于本书未来的走向,许多人介意的帝制一直延续这样的状况我可以向大家担保,绝对不会是那样的。尽管理论上来说一个英明无匹的帝王配合独裁制度,对于国家来说是最好的制度。但是我不能保证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的龙子风孙们永远伟大。所以,将来一定会改制的。但是绝不是189X年代。
  君宪政体,没错,大家似乎都很喜欢这样一种政体,我也很喜欢。在我的概念中,将来书中的这个帝国,将会以该帝国为中心,通过宪政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国家,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又会有一些以华人为主体的加盟国家,从而形成一个松散的联邦制政治体集群。这是我的理想,具体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似乎大家都各有看法。我的看法也没什么另类的地方,就不在此多说了。
  关于孙先生。尽管我个人对于孙先生缺乏太多的景仰,尽管他的灵柩葬在南京的东郊。但是相较而言,似乎我喜欢旁边的梅花山更多一些。呵呵,关于此人,我对他的评价没有多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书中安排他去做合适的事情。
  最后,请允许我感谢一下我的读者朋友们吧。熊的外露个性有些不恭,书中许多地方都有一些不恭的玩笑笔触,也多谢朋友们能够宽容,甚至偶尔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