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场等方面来说,都是毫无用处的一个地方,至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那当然是显然的,只是在中国垂涎欲滴,英国正在试图争取,德国还不想放弃的当口,美国人脑子坏了才想来趟这趟浑水。
所以在载沣临行前,我也跟他说起过这方面的想法,总之是要他见机行事,把握一个大方向就好了,言辞中当然也不免有些许温慰之意,他当然晓得好歹,明白我这是给机会给他,好好办事是不消说的。
这个9月份事情还是很多,梁启超弄的选举方案我改了两稿仍是不满意,选举人制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方面有很多东西我也只是一个探索者,哪里就能够弄出十全十美的东西来?更何况梁启超这些人?虽然有英国等国的现成样子摆在那里,但这时候英国的制度与后世的制度还是有不少的差别的,维多利亚女王死了还没多久,她在世的时候,首相跟后世的撒切尔布莱尔之辈比起来,比我之前用的张之洞等人也差不了多少。直到爱德华七世因为一直不为维多利亚所喜,被排除在政治决策层之外的缘故,相权才逐渐扩大起来,跟着的现在的乔治五世和后面的爱德华八世也就是著名的不爱江山爱美人温莎公爵,都是不怎么热心搞政治的主,这才造就了后世成为典范的英国君宪制度。而中国呢,一切还要经过这七八年的训政完之后再说了。想起1921大限将至,我心中最近对这方面的事务也开始越发的关心起来了,时日无多,强国之后如何能让优势永固,国家不陷入内讧,这都是我在这七八年里要彻底解决的问题。
幸而我还有一两届选举可以作为试验,也幸而我还有一个同样对政治不是那么热心的技术性人才的皇子,溥夏纯粹更像一个技术官僚,而不像一个传统概念上习惯于宫闱斗争的皇子,虽然他也启用了几个他的留美同学进入了政府部门并起点都不低,譬如他在美国认识的,比他年长近二十岁的孔祥熙进入商务部后起点就是实业司副主事,并且还兼任着户部银行司证券局局长的职务,他的同校同级同学宋子文也在户部谋了一个不错的缺,但我和一众大臣们都看的出来,他没有搞党搞派的野心,他的出发点很明显是在做事情。
这也让我很欣慰,在前面两个皇子都给我带来不同程度的失望后,终于有这么个孩子能让我感觉到不闹心了。储嗣人选的问题基本上也就定了下来,这一定,对溥英的不满也随之就淡了不少,琢磨着让他再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好好冷静冷静,就把他弄回来做个富贵王爷算了,我也不指望他能帮我忙了。
按说生理四十几岁的年纪,但由于我在前世还有人生经历的缘故,感觉上我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幸而脑袋还不糊涂,看着这个国家愈发的兴旺,也是更加欢喜,尽管偶尔还会雷霆大怒,但比起年轻时来说,不知要好了多少。
年纪大了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越发的留恋身边的年轻女子,叶氏正嫔也在这个月晋位为妃,她算是个智慧型的人,加上多年训练养成的伺候人的习惯,让我每次与她接触都能很欢畅,由于已经预备立宪,我也特别开恩让后宫的妃子们能够对政务和国际局势偶尔说上两句,说来奇怪,每次总是她的看法最契合我的心意。
让我满意的还不止这么多,她也知道我眼下基本已经定了以溥夏为储嗣,并且有意为他找一个太子妃的事情,一次在欢愉后提起,她居然知道建议我给溥夏找一个没有抬过旗的汉人家女子为妃,问起她缘故时,居然也说的头头是道,这更让我好奇,她似乎能够了解我这几十年来的一贯政策的根本……就是要这个国家长治久安。而满汉的融合,不仅仅是废除满汉通婚禁令,提倡中华民族这么简单,皇家血脉的融合,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就这么互相聊了几次,偶尔也与溥夏说过几次,溥夏为人颇有些西化,很坦率的告诉我说,那是他辗转拜托正妃向我求情的。
求情?我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他是已经有了意中人了,而且是一个普通汉人女子,不消说应当是在美国认识的。而正妃想必是觉得我可能会不允许皇位继承人迎娶一个普通汉人女子,这才有了拐弯抹角探口风的举动了。
哈哈大笑之余,问溥夏道:“你阿玛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两位公主今天也要嫁了,都不是你想的那样子嘛。你要不一起吧?告诉朕,是哪家的姑娘?”
“儿子不敢隐瞒,多谢皇阿玛的成全,是……户部宋员外郎的姐姐,闺名叫做美龄的。皇阿玛若是赐婚的话,儿臣……”接下来的话我已经听不下去了,心中忍不住的想笑,太荒诞了,难道这位当真就是横竖做国母的命?
正文 第三三零章 … 新局面
 更新时间:2009…4…3 16:14:50 本章字数:6144
西疆占地之辽阔,足以与传统的中土地区相媲美,涵盖后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五国几乎全境,面积达四百万公里,西至里海海滨,北部分别与新蒙国和俄罗斯帝国接壤,南方则与波斯,阿富汗相接,并与西藏形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包围态势,而西部与概念上的中东地区不到一千公里之遥,可以说只要北京今天下定决心,半个月后西疆最前沿的第三方面军陆军部队就可以穿过波斯开进阿拉伯地区,等到未来航空工业大发展以后,空军部队更是在两个小时内就能直接对中东地区任意需要打击的地方发起打击。可以说,这片区域相当于是帝国西部的防御纵深和进攻的基地。
该区域物产丰盈,虽然现在看上去以畜牧业为主,辅之以开矿等工业体系,在帝国征服该区域一年后在经济上尚还需要大利的扶持,但我当然知道在这片土地下有石油,有钨,煤,铁,铅等各种重金属和战略金属及工业化所需要的铁矿石资源等,虽然在一二十年内,这片土地可能还不能对帝国的经济形成大的帮助,但未来光是他本身的资源储备,就足以支撑起帝国大部分工业体系,更不消说这里对中东这个世界油库的战略威慑作用了。
可以想见的是未来的中东地区的局势,一定不会如后世那样的混乱,这也是我一开始就拟定好了的。一个安定,统一,新中国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才利于中国在未来对世界资源的控制,而要实行控制,军事存在才是最大的保障。其他说什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说说什么传统友好什么的,都是假的。派遣载沣去利雅得其中一项重要的行程内容。就是要与沙特商谈一下在中东租用一个或两个长期性地军事基地,保持在中东的海外驻军的事情。从现阶段来说,这对于德国方面是极有帮助的,最起码可以威慑英国人不能肆无忌惮地对土耳其发动打击。乐观点来说,德国人只要从欧洲抽出一定的力量到这里来,艾伦比将军现在所获得的战果和美誉都有可能化为乌有。
在阿拉伯的驻军两相也不求多,求的是有,一到两个军地陆军部队。加上两到四个航空队数十架飞机租借并建设一些机场,边打边建设,战争完了再巩固建设个几年,在中东这就是中华帝国的铁拳了。而这支海外驻军其实也并不是远离本土,对于他们来说,千余公里的路外,就是帝国的领土。
因应形势走到今天,中国离完全控制亚洲其实也没有太远的距离了。虽然总参谋部认为这次任务绝不会轻松到哪里去,从英国方面的立场来看。如果将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处的这一战略地区交给中国人的话,那么就等若将整个亚洲利益拱手送上。尽管从现在来看印度还是安全地。但只要中国开始在中东有军事存在的话,印度地失却是早晚地事,不管是自行独立的方式,还是中国军事接管的方式。而同样的威胁,也在埃及这一战略国家同样的存在。
从英国近阶段跨大洲的军事战略调整来看,他们显然也是重视到了这一点,艾伦比将军在巴勒斯坦的攻势一方面是对土耳其征服战,并截断德国陆上势力向印度洋延伸的企图。从另一方面来看,何尝又不是他们试图重新控制阿拉伯,并保持一个战略上的与中国东西分割亚洲的势态地努力。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得知巴勒斯坦南方开始有中国人的出没后,英国明显加强了南方防线,约旦河河谷到地中海海滨一线,他们部署了近半的兵力并构筑了相当程度的战壕和铁丝网防御体系,并停止了北线对土耳其境内的攻击,以全力应付因中国介入中东战争事务而出现的新局面。这当然也给了桑德斯加强他的防线的机会。这位以防守见长的将军拒绝了德国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