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这些高级指挥官们为他去争取些什么的时候了。
“祝贺您,司令官阁下。您终于开始相信我了。”鲁登道夫的目光从厢壁的巨幅地图上收回,看了看并排而立的兴登堡的目光落点,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兴登堡身子没有动,只是鼻子稍稍发出了一点声音示意他听到了。随即收回目光落在鲁登道夫的脸上道:“是的,最高统帅部有可能动了让我们去西线地心思了。你预见的比我要早。”
回身走到沙发落座,目光在车厢内的几个人脸上逡巡了一遍,冷冷的问道:“中国人加入了战争,虽然他们还没有完全的加入,但是这已经形成事实,随着俄国人腹背受敌,我们都要做好随时到西线的准备。皇帝陛下征召我们,也许是这个意思。即便他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也要有这个准备。”
官阶较低的三个人迅速做出了他们作为一名帝国军人应有的反应,都干脆的应了一声,只是几个人脸上地表情都略有不同,鲁登道夫的眉头像是被什么锁着了,而马肯森的脸上则毫无表情,似乎他的心思并不在这里。只有霍夫曼上校比较激动,对于他来说,在跟随过一个窝囊废的前任司令官之后。与这样的一群军官合作,是作为一名军人的乐趣。而且兴登堡也单独与他谈过话,鉴于他在东普鲁士长年的有效工作,他很有可能在以后地日子里单独肩负起东线的事务来,所欠缺的东西,两位皇帝陛下的新宠也将迅速的为他做出弥补。
“有没有可能是南线?”鲁登道夫思索着发问,随即补充道:“你们可以把这个看作是一次参谋部联席会议,我所说的一切,都只是可能而已,一切都还要等待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你们也知道——”还没有落座的他将手臂指向了那幅地图:“无耻的意大利人正在逞能。而我们的奥地利兄弟似乎有些不习惯这些。但是你们知道,那个方向也十分地重要。”
的确,意大利人正在愉快的收割着他们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果实,在浑水里摸鱼的快感甚至是强者有时候都无法办到的,在对奥匈帝国的军队形成一定的攻势之后,他们地士兵甚至在某些时刻进入了德国人的领土,对于孱弱的意大利王国来说,这是个很了不起的功绩。
“如果我们的奥地利兄弟能够表现出像收拾斯拉夫人那样的实力来就好了。他们在东线做的很好。”兴登堡点头表示同意鲁登道夫的观点道:“南线是个没有什么乐趣的地方,要知道我们在那里没有海军,这让我们不能够保有我们取得的成绩。对于我们的陛下来说,西线那毫无作为的一百多万人才是关键所在。”
鲁登道夫笑了笑,看着霍夫曼的表情突然又笑了笑,点头道:“也是。司令官阁下,我突然想到我们今天也许是有些放肆了,我们并不是最高统帅部的成员,谈这些问题似乎有些过头了。也许应该迟些时候再说这码事。”
霍夫曼的表情这才稍稍的恢复了正常,将目光转向接话的兴登堡,这位陆军新近大红大紫的司令官阁下也被鲁登道夫的话语弄得笑了起来,正在装烟丝的他甚至把一部分烟丝装在了几台上,兴登堡划燃火柴点燃烟斗,美美的抽了一口道:“是啊,我们现在还在东线,我们的成绩还不够。嗯我说我的伙计们,你们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东线再揍俄国人一顿?想想他们居然还有七八十万人在那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应该再干他一场。”
说话间他的心思已经转了几转,目光也又落回到了东普鲁士地区,抽着烟道:“西里西亚的安全局势其实并不乐观。俄国人如果有决心,上帝再额外施舍给他们一点智慧的话,他们给我们造成的麻烦绝不止这么一点点。”
“波兰。”鲁登道夫笑了笑,看了一眼沉着脸地兴登堡笑了笑;“至于西线的事务。让他们那帮狗娘养的先忙活一阵吧。”
兴登堡笑了,顺便看了看地图上鲁登道夫说的波兰,许多蓝色地交叉点密集的聚集着。回过头来耸了耸肩膀,边抽烟边朝马肯森问道:“我的副司令阁下,似乎你一直没有怎么说话。要知道我们的旅途很快就要到终点了,你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呃——”马肯森抬起头来迎上兴登堡如鹰一般的目光,努了努嘴巴道:“有时候你必须得想想未来的事情,我是在想,在中国的那一段经历。会不会对以后的事务有所帮助呢?”
兴登堡知道他说地是他在中国参观过的一个坦克师很奇怪这种东西中国人并没有下大力气去装备部队,他们似乎只弄了那几个实验的点,而并没有继续扩大装备这种新式武器的军队的规模,相反却是花了大力气向德国推销。他也知道在德国也有几家军火公司在做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听说哪只部队已经装备了这玩意,这东西似乎直接抓在总参谋长小毛奇手里,而他也一定给了这些公司很多好处和承诺,否则他们不会愚蠢到去持续生产军方不会采购的东西。
边想着,一声汽笛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火车慢了下来,他耸了耸肩,翻转过烟斗来磕掉烟灰,微笑道:“伙计们,我们到了。”
在旅途中的,还有中华帝国新任的西疆教化司长,以军人身份从事文职地赵秉钧,在出发之前他与大病初愈的袁世凯有过一番深谈。也对未来要做的工作大致有了一个方略,在谈话中他渐渐也感觉出来了,帝国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后,内部的裂痕正有扩大的趋势。
军人与政治正在渐行渐远,这也是为什么袁世凯力劝他接受这一个他本来非常不想做的差事的原因。皇帝陛下十余年地改革使得军队越来越单一化,而在战场上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指挥官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直接进入中枢,抑或是负担起一省一区的军政民政的大权,形成事实上的土霸王来。而这一点,正是潜移默化的渐渐形成惯例。
自统一后勤的总后勤部设立以后,内地的各总督的权限越来越小。偶尔也会有几个总督抱怨如今总督不如巡抚,甚至有时候倒像个兵役部的下属司官并兼陆军部各省作讯司长了。
而相反地,动嘴皮子的人倒是越发的猖狂,康有为就不去说了,此人如今就堂皇的以皇上的喉舌自居,更连带他麾下那一大批蔓延到军队,地方各级官署,部队的那些所谓教化官们。此次西疆王士珍大将和杨度之争。便是这种争执的结果,而统帅数十万人马的王士珍大将军居然拿这么个书生毫无办法,虽然最后杨度是调离了,但是一到北京,就又出任弼德院副大臣,算起来倒比得上一个寻常地部院尚书了,可以说是不降反升。这些秀才们的气焰实在是太嚣张了。
说话的时候,袁世凯就说你智庵老弟如今不也是扛枪的去做秀才的活嘛,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啊。一番话立刻就点醒了钻了牛角尖的他。照啊,把秀才的事情做做好,再给王大将军把枪扛扛好,两面都是讨好的事情,自己先前怎么就没看到呢?
袁世凯并没有与这个好朋友多说什么,他还有更重要的人要接见,如今在朝野自成一派体系的瞿鸿机最近也与他打得火热,袁瞿再加上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戴鸿慈,在某些观点上甚是相契,私下往来也就多了起来。最近是多事之秋,这满天下都乱哄哄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而大治正要有人去治。当然,要治人而不为人治,不是秀才们动动嘴皮子就成的,那还要枪杆子挺着你的腰肢才行,在这方面,袁世凯也没摊开来说,那两个书生中,也就瞿鸿机还稍微明白点,不过他指望着手里那些虚无飘渺的几十万人,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袁世凯心里的这番话当然不会对赵秉钧说,赵走过弯路,火候也欠了点,王士珍徐世昌冯国璋曹锟之辈倒还合适,只是人的地位太高了,过去再好的关系也不能随便就开口乱说。所以,赵秉钧正好能算得上一个传话的人。
“西边那是打仗的地方,孙子他老人家说过,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佐不可意气攻守。这个道理,也许咱们的王大将军也未必知道呢。”赵秉钧一身文官服饰,眉目间看上去已经略有霜色,早已不复当年那个少年得志的踌躇满志的状况。听了袁世凯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作为结尾,也琢磨不出什么味道来,眼见袁世凯已经端起了茶杯,也就苦笑了笑,起身告辞。
等赵某人到了杜尚别的时候,北方的事务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皇长子定亲王溥华正式被册封为新蒙国王,贡桑诺尔布和棍布扎布,那彦图三个王爷的女儿分别被册立为王后和王妃。前段时间才刚刚在朝野中闹腾的新蒙立国的事情,竟然一下子变成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