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将来的战争而言,英国对于德国已经占有太多的资源优势了,如果德国不能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的话,那么这场战争不会像我希望的那样打得长久一些。
这当然不是一个可以说得出口的希望。在礼节上,中国对于马肯森将军的尊重可以说是十分足够了,对于他的北上,沿途陆军各部也表达了相当程度的敬意,他在参加完一个高阶的晚宴之后,乘坐火车从太原北上,前往他的第二个目的地,近期的热点俄国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
在那里,有一个乌克兰人正在越来越寒冷的天气下,冷静的观察着在他周围发生的一切变化。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正在成为这里的优势民族,这些蒙古人的粗野和彪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唯一的一次与蒙古人的谈话中,他得知了他们的来意,一个看上去地位比较尊贵的蒙古人高傲的骑在马上通过翻译向他询问了几个问题,这是哪里,有没有见过太阳神,愿不愿意获得自由。
对于托洛茨基这样的一个流放犯人来说,自由当然是他所渴求的,在这个能冻死人的流放地,他已经呆的够久了。他告诉这些蒙古人,他见到过一个浑身赤红的高大的人经过这里,远远的看不清楚长相,并不知道是否就是他们寻找的太阳神。
蒙古人似乎很满意,他们粗鲁的逮捕了流放官,并用皮鞭抽了几下之后,蒙古人向托洛茨基宣布他自由了。当然,他的新任务是带领这群看上去有七八百人的蒙古人向太阳神消失的方向继续追寻。
的确,他亲眼看到过那个浑身赤红的高个子向着北方而去了,但是他可不愿意带着这群人继续向北,对于他来说,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圣彼得堡。
经过一番无效的劝说下,无奈的托洛茨基在蒙古人严密的监视下向北方引路去了。沿途他也发生了越来越多的生火的迹象。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当然不会相信有神祸的存在,他也更加不愿意继续这无畏的旅行。但是这个高个子红人到底是什么怪物,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最初几天的旅行还不至于太过无聊。
他不知道的是,一个中国方面的官员陈新元正在严密的注意着这支蒙古人的部落。他们已经越发的危险了。尽管在这片无人地区,托洛茨基这群人还是很快的很频繁的见到有不明身份的人在跟踪着他们。
也许是边防军哥萨克吧,托洛茨基越发的感觉到危险的接近,于是在几天以后,他逃脱了。
而这支蒙古部落则沿着火的指引继续北进,直到他们遇上哥萨克的伏击。双方的驳火发生在下午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短促的交火共造成数十人的伤亡,蒙古人察觉到危险的存在而折返回头了。很奇怪的是从这一次交火事件以后,再也没有人发现任何太阳神还在人间的迹象了。
而身在库伦的哲布尊丹巴活佛身边的人也传出消息,说闭关己久的活佛传出谕命,说太阳神给他赐下谕示,蒙古人应当在太阳神生活过的地方生存下去。太阳神会保佑蒙古人。
在这场蒙古民族内的大动荡大约半年以后,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个个子相当高挑的军人,在一场边境实弹军事演习中不幸被误击身亡。
这一天,正是钦命诸蒙古事务大臣,蒙古正黄旗出身的荣庆抵达库伦探视病重中的哲布尊丹巴活佛后的第三天。
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潜伏回到圣彼得堡的托洛茨基,也见到了他十分尊敬的瑞士人。他有一个想法要迫不及待的向这位老朋友吐露,并争取他财力上的支持。
这些都是后话,也是旁支末节,整个下半年最重要的事务,当然是定于191O年1月1日,农历新年来临之前的皇次子溥英的婚礼。
正文 第二八五章 … 婚礼前后的风云
 更新时间:2009…4…3 16:05:00 本章字数:7223
“近二弟大婚之喜,儿臣如今远在关岛,闻之亦不胜之喜,于此遥祝皇阿玛与诸母妃身子泰健,二弟新婚愉悦。另儿臣多日观海,常思皇阿玛之博大便犹如大海之浩瀚,儿臣不胜思慕。本土舰队近日连日集训,为迎接美利坚合众国之海军,亦思远在纽约之三弟矣。儿臣溥华书于关岛云长港皇家海军盘古舰上。”一份通过邮传驿路送抵宫中的家住,让我读之不胜唏嘘,溥华这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似乎性格也沉淀了下来,不管这封信有多少是发自内心,他心中对于弟弟先结婚,圣眷和平日里的作风又都远胜于已的溥英将来会不会承继大统,成为他的君王又有没有怨懑之心。单从这封信上来说,他如今的心态很值得我欣慰。
他能自己想得开是最好了,虽然对于他的前途我并非没有安排,他的姻亲大事也是早有考虑,只是张之洞等一批老臣都面临着时间淘汰的关键时刻,从任一臣下的家中挑选皇长子妃,都会给外界传递出不正确的政治信息,特别是在眼下这个新总理人选未定的时刻,怎么着也要缓过主一码再说。
他的母亲被易自尽后,我是让他改与溥夏归于皇后隆裕嗣下,先后也说过几门亲事,但他似乎却不怎么热衷,隆裕问过我几次老师不置可否,其后也就算了,只是到如今二弟溥英都要结婚了,他这个长兄还没有,看上去有些僭次的感觉。
朝中倒是有大臣提出反对,认为在人伦上是有问题的。倡我老师留中不发了,这个问题即已定下,再去多想也没有什么益处。总之皇长子的婚事也不会太久。眼下让溥英稍稍做出些姿态也就好了。
10月底的时候,德国皇家的送亲团抵达北京,被在特别为皇子大婚而兴建地毗邻先农坛南的内阁建筑群的宾客馆中。由于这次婚礼非同以往乃是一次国际性地政治联姻,所以在几年前内务府和内阁共同开始兴建了这一片建筑群,以备婚礼期间招待各国来宾之用,而在婚礼之后,也将作为皇次子溥英和他的德国妻子的府邸,届时叫什么再由皇帝钦定。
当然,现在已经可以给这个府邸定名了。在维多利亚公主抵达中国的当日,我在宫中设宴款待送亲团全体皇室和政府官员的时候。亲口颁下谕旨,晋贝勒为谊郡王。将来这片建筑群就可以叫做谊王府了。
而远在大陆之外的两个皇子和在北京的两个公主也没拉下,皇长子清华晋定郡王,赏亲王俸。然在谕旨上也特别声明,职以任能,定郡王地军中职务不宜有变。到两年服役期满后,再做钦裁。
在美国念书的皇三子溥夏,赏诚贝勒封号。公主惠宜。公主惠容,各赏和硕公主封号。
这几个子女地出生年份比较集中,未来几年内,皇家怕是要喜事频繁,而儿子选媳妇女儿选额附,怕都要够我头疼一气了。
在其他人员的赏功晋爵方面,也普撒皇恩,我的两个弟弟和载涛也以二十六和二十五岁的年纪分别从军中允归京。载洵以贝勒赏郡王衔晋浩郡王,调至海军部任督造司司官,载涛以贝子晋贝勒赏郡王俸,调至皇家军事咨议会陆军司司官。
军政官员方面也有一系列地大晋赏,海军总督刘步蟾晋海军上将衔,总参谋长徐世昌晋陆军上将衔,病中的袁世凯再赏一等伯爵,赏太医院医正一名随侍。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之前一直不显山露水,直到近期才与被释放的庶人载沣前往上海参加万国禁烟大会的戴鸿慈,着其暂署内阁总理大臣职,晋东阁大学士。其余各级官员都有一系列地高速,基本上算是以此次婚姻为契机,完成了政治军事文武两个系统的从事调整。也为将来的戴氏内阁的顺利执政铺平了道路。
这都是后话,随着婚期的临近,世界各国的贵宾们也都先后抵达,不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何,整个欧洲的皇室基本上都有些沾亲带故,就连跟中国仇恨最深的俄罗斯都有皇室代表抵达并送上贵重的礼物。其他的诸如英国之类的还不尴不尬的友好国家更是没有理由在这种礼仪上的事情失礼了。
随着几个皇子公主被晋爵的消息在新闻界开始传播,宣传系统针对国内的对中德皇室婚礼的报道也随之猛烈起来,不管如何,是洋大人把女儿嫁到了中国来,而不是像古代那样送出闺女去和亲,这脸面上增光的事,怎么也都可以在社会上当好一阵谈资。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我感觉的提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而德皇的旅程也随后展开,他的舰队已经从德国出发,在短暂的访问意大利之后,他将直接前往中国。在我的理解而言,他似乎是对意大利做一个最终的判断,在近些年来,意大利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倒向英国的倾向了。如果意大利不是那么可靠的话,总参谋部就必须以另外一套作战计划来取代目前有意大利帮忙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