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是欺骗他,也是欺骗我自己了。
张之洞挣扎着笑了一下,长长叹了口气道:“皇上不要宽慰老臣了。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这个岁数,臣知足了。臣以进士出身,年少时做过探花郎,壮年时堪国乱,暮年蒙皇上征召入京,十余年稍平国忧,臣何其幸也。臣要去了,说话许是欠了思量,皇上……恕罪。”
我淡淡一笑,他大约是指那三句夸耀自己生平得意的事情的语气吧,他说的都是实情,我哪里会放在心上。轻轻摆了摆手道:“老相国想太多了,老相国何止是稍平国忧而已?工业不兴,我中华无以内强国本,无以外御夷侮,自辛酉之变以来,以故恭忠亲王为首的洋务派开工业兴国之肇始,卿更更上一层楼,朕得卿,中华有卿,何其幸也。老相国万勿自谦了。”
“皇上谬赞了。臣是暮年幸奉英主,始有臣之微功,臣常自思之,我中华若无陛下,国不知如何矣。”张之洞给我戴了顶高帽,喘了喘继续道:“老臣这一去,唯一不放心的……便也是这个……今年我中华虽说工业……”
“好了,老相国不用说了。”我止住他道:“朕忧心的,也是这个,说到底工业还是个西洋的物事,人才,物议,一头头的都是烦心事。所以还是要老相国再帮着朕几年。老相国安心养病,歇些日子,还要来帮朕……”
张之洞闭眼苦笑了笑,才张开眼睛对我道:“老臣自己知道自己,怕就是这两天啦。皇上莫要再安慰老臣了。皇上忧心的,是不是臣身后的总理人选?”
“老相国果然知道朕。朕原想委袁世凯的,不料他一病不起,其他的不是资历欠缺。就是才识不足,所以朕说中华离不了老相国你啊。”
张之洞叹了一声,良久不语,直到我察觉到异样看向他时,才启口道:“袁世凯这个人,臣本也是不想多言的,这就要去了。怕是没什么顾虑了,臣不能临去了。还瞒着皇上。”
“哦?”我狐疑起来,看向他道:“袁世凯怎么了?”
“袁某才干是有地,凭心而论,有些方面老臣自认比不过他。臣终究还是个文臣。但论道操守,袁某人还是个市井流氓的料子,要做总理大臣,万请皇上三思……”歇了片刻,继续说道:“另外。袁某心机太深,机谋太重,皇上万万不可大意。臣以为,袁某还是宜应做个封疆,眼下的职位对他来说,怕也有些过了。”
我轻咳了一声,缓缓点头道:“既是老相国说起,这个朕心里有数了。那依老相国看来。两年后谁来做这个总理大臣是好?”
“臣首荐臣地副手,副总理大臣,户部尚书戴鸿慈。他是二年科的进士,才识过人,眼界也阔,臣以为由他顶上来为好。”他边说着,我一边想着,戴鸿慈从户部尚书做到副总理大臣,内政方面的能力是足够的,光绪二年的进士,今年是五十七岁,年纪上看也算好,唯一不足的是他做人比较低调,没有那种让人信服的威仪,说实在地,他是那种一辈子做老二的命,才情能力都十足,就是没那个老大地气质。
微微点了点头道:“其次呢?”
张之洞看了看我,叹气道:“少怀他是吃了没脾气的亏,太老好人了。皇上看不入眼也是正理。臣再要推的,难免有些嫌疑,乃是臣的妻舅鹿传霖。”也许是因为避嫌地原因,他不再多说鹿传霖的简历,而是静待我的表态。
我笑了笑道:“内举不避亲嘛,这没什么好嫌疑的,朕信得过你是一心为国。”也不表态,问他道:“还有其他人选?”
张之洞脸色如常,吁了口气道:“其余荣庆,那桐之辈,操守都不错,可惜都欠了点什么。张謇才学是好的,不过他终究还是个商人出身,臣看他也不是全心放在政事上,而且资历也嫌不足,他是臣最后推荐地。”
荣庆这个人我早有其他安排,他是蒙古正黄旗人,操守极佳,对皇室也是绝对忠诚,他的才识正如张之洞说的,是有欠缺,这么个人是不足以担当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的。他还是要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用到北方去,现在还是先让他在刑部右侍郎和教育部右侍郎的两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地办事机构上先呆着吧。
而那桐嘛,他的出身更好,原满洲镶黄旗人,外交上的事情他是熟手,外交部左侍郎的位子给他做也正好,虽说他对年轻一辈的伍廷芳做了尚书有些不满,但是操守还是没有问题的,人望上他也够,就是才学上欠缺了。性格上又太刚了点,杀气也重,他将来还是要用到理藩院那一头去,等一些人过渡完了,把理藩院给他管正好。
至于张謇,我也没有想过要用他,他太年轻了,而且他要是做了总理,****起来,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而且他做总理,怎么能让那些出生入死的军队将领心服口服?这三个人是一下子就被我否了的。
看来还就是从戴鸿慈和鹿传霖两个人中间选一选了。
心下暗暗叹了口气道:“朕有数了,再斟酌斟酌吧,反正也不急,朕现在还有老相国你嘛。好了,安心养病,不要想太多事情,朕过两日再来看你。”说完起身就要走。
“臣……臣——”张之洞勉强要坐起身来,脸上憋出了一层细汗,唤咽着说话:“臣恭送陛下……万请陛下……早定人选,勿要再为臣一人而拖累国家!”
“香岩公……”我驻住脚步,回头看了看这个行将要去的老人,忍不住流下泪来,静了一会翻了翻眼睛将泪珠滚了下来。轻轻擦了擦道:“歇息吧。朕回头再来探你……”
喘了口气,出得门来,望着院子里侍候着的张家人和太医侍卫们。脸色已是平静如常。踱步道院门处,听着后方哗啦啦下跪恭送的声音,转身道:“平身吧,传旨,香岩公晋太子太保,授保华殿大学士,二等忠勤伯。不降等袭三世。子孙中择一人荫骑都尉。”
一片谢恩声中,我给了张之洞这个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奠基人文臣中仅次于李鸿章的殊恩。而李鸿章恩遇超越人臣地,是他死后的追赏,张之洞尽管没两天好活了,但这份恩赏毕竟是他活着的时候亲自颁赐地。他家的欣喜有自然是与众不同。
李鸿章作为我亲政以来稳定国家,开创繁荣的奠基阶段的重臣,张之洞则是帝国发展期的第一臣,这两个都是需要特殊表彰的重要人物。可以说,在李鸿章时代。没有李鸿章的合作,就没有一个稳定地大一统的政令能够上行下达地中国。而在张之洞的这个时代,要是没有张之洞的入世大儒,国学大师,官员中自成一系,又有足够威望的总理热心操劳政事,开创工业化奠基地努力,中国在今天就不可能以一个独立的姿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次世界大战。
而接下来呢?谁再给我开创一个属于他自己。属于中国的新时代?这个新总理,将会是个过渡人物,还是个回头看来也值得我如此表彰的超卓长才?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前思后想间,我也回到了寝殿,中国这个世界第一辽阔地国家,1908年工业产值位于美德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国,海陆军实力世界前三国家的心脏。
这样的国家,凭什么不能自己单独成为一极?凭什么要在自己的地盘上不能为所欲为?凭什么要事事瞻前顾后,顾忌他人的感受?从今以后,这样的日子,该结束了。
书桌上放着几个秘密部门每日依惯例呈进的每日报告。其中有在京各亲贵王公,外戚,各重要大臣当天地活动,东南西北各方面重要军事单位的重要正常不正常的变动,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进展报告,当然,还有一些海外的国际关系的情报。
其中最引我瞩目的,当然就是罗斯福总统的特使秘密抵达英国与英国外交部开始会面的消息。具体谈判内容,尚无任何渠道可以知晓。在这份由欧洲局传回来,由总参遴选送来的报告上,我拿起朱笔,批阅了一行命令:着欧洲局定要在近期内弄清原委。
由于敏感,我对这份情报的重视程度异乎寻常,美国人在一面向中德示好,希望中德帮助他来解决他们在南美与英国人的利益冲突。一面又秘密与英国人接触,目的是什么?包括前一阶段罗斯福总统与历史上不一样的异常举动,他到底在打着什么算盘?
本来我很你疑他是希望以中德的力量来牵绊住英国的力量和注意力,以方便他们在南美实现他们单方面的话语权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现在看来,美国方面秘密与英国接触,到底是在与英国达成什么秘密交易,还是在故意给英国假支持,挑拨他们尽快发动战争呢,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呢?
或者还有其他什么理由?我暂时也摸不清头绪。
国际关系方面的情报今天似乎特别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