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1909年的时候,中俄就开始了在移民问题上低烈度的外交争吵,总参谋部和兵器部经过我的同意,给求援的蒙古各部分发了七千余条步枪和若干子弹,使用得当的话,对付应付不足,兵力也不可能是大规模集群的哥萨克骑兵来说,在小规模冲突中占据优势也是可能的了。
而太阳神的现世还远没有结束,在北部又相继发生了几起小规模的爆炸,方圆不过数丈而已,有人声称,这是太阳神渐渐要蜕变凡人来带领蒙古民族前进的信号了。
由通古斯爆炸引发的这次蒙古民族的大迁徙运动将会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总之,整个北方都将随着这一次重大的超自然现象而发生改变。而蜕变为凡人的太阳神也将在不久后露面,届时将要起什么作用,总参谋部负责此次行动的人员正在周密的计划之中。
而朝廷的外交系统也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与俄国人的口舌交锋上,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随着美国表现出某种倾向于德国的态度,摩洛哥烽烟又起,而德国系统的势力膨胀,也势必要引起一连串的国际反应,这些都将在1909年这个年份相继发生。
当然,在中国的角度来说,什么也比不上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大事。
早在1907年下半年的时候,朝鲜国王李冕已经病入膏肓了,随着他的病重和他的没有子嗣承继王位,中国国内对朝鲜废藩置县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前朝鲜监国大臣,前吕宋总督,现任理藩院掌院副大臣的唐昭仪为首的废藩派的呼声甚高,他们的呼声甚至得到了军方部分将领,以张謇为首的工商界元老的响应,我也屡屡能够收到有关此事的奏折,但我一直没有贸然答应。
原因在于从朝鲜监国大臣赵尔巽的报告看来,朝鲜国内的局势,还远远没有到能够顺利兼并进入版图的地步,朝鲜本土军方,包括京城侍卫队和各地镇卫队都不是能够完全掌握在内的,尽管大部分的朝鲜军队都或明或暗的向赵尔巽的系统表达过效忠的意思,但是谨慎的赵尔巽在相当程度上将这种效忠的表示当作是一种两面讨好的举动了。就他的报告来看,他掌握的情况中,京城有三成的侍卫队和地方上的忠清道,全罗道和庆尚道等地方的镇卫队,反抗倾向十分严重。
当然赵尔巽本身其实严格来说也是个废藩派的人物,只是性格使他谨慎些罢了。他的系统包含两个镇的驻朝军,都在李冕病情外传后开始了联络行动,试图发动一些朝鲜本土的豪门大族和官面上的首脑人物上疏请并入中华版图,也正是在这样的试探中,赵尔巽的系统才能收集到不满中国这种倾向的人群的消息。
所以,从1907年下半年一直到这一年后了,中间更是穿插了大大小小的国内国外的大事,我一直都没有能够下定决心是否要将朝鲜废藩置县,并且嘱咐赵尔巽做好了两手准备,一个李氏家族的旁支少年已经被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入继朝鲜的王位。
争吵在一种有序的控制下进行着,没有什么特殊事件的刺激的话,也许还会继续吵个几年。
但是到了1908年9月11号的时候,事情却突然激化了起来。在病榻上挣扎了一年多的朝鲜国王,在派去朝鲜的太医院医正刚回到北京向我报告说大概还能活半年到一年的时候,却突然死在了病榻上。从朝鲜传回来的消息说,李冕临死的时候吐出来的黑血几乎将半边床都染上了。部分朝鲜人信誓旦旦的声称是中华帝国的医生们,要了他们国王的命,为的是趁势吞并朝鲜。
我震怒之下,当天立即又召来那几个太医严加审问,随后又交给内务府慎刑司和刑部查勘,供状都没有什么问题。看来问题并不是出在他们身上,而他们带回的李冕的医案也证明他们关于李冕还能活半年到一年的估计并没有出错,看起来问题是出在外面。
局势已经不容许再派出得力人手去严加查察了,朝鲜必须立即稳定下来,于是当天就给赵尔巽发去了电报,命令他立即让新王登位,北京派去的敕使也立即出发,十天后就可以举行登基大典,在此之前,监国与新王共同执政即可。新王是王族的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叫李崇,只要再有十天,他就能成为合法的朝鲜国王,到时候再来追查李冕的死亡事件,杀上几个替死鬼,局势自然会慢慢平定下来。
但是当天赵尔巽的电报就传了回来,局势更进一步恶化,朝鲜的军队似乎有着某种势力在背后串联,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江原道的镇守使李昭应,忠清道柳麟锡,庆尚道申乭石,全罗道闵宗植四大镇守使在1908年9月12日下午宣布起兵,打着抗拒吞并,大韩独立的旗号,不承认在汉城的中央政权,并在全罗道奉了一个叫李铸的四岁小儿做傀儡,宣布大韩成立并迁都。
这已经超出了不仅仅是我,还包括帝国军方和文臣武将们的容忍的限度,本来还不太支持朝鲜废藩置县的一些大臣也纷纷上奏疏要求立即派发大军戡乱,捉拿乱党分子枭首。自从琉球回归藩属之后,还没有哪一个藩属国胆敢闹出这么大动静来的,张謇的奏疏上说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指使,并猜测这一定有以前的东学党分子的串联。
我也深觉有理,朝鲜东学党被收编后,一部分干将被派往东海总督辖下担当镇压当地日本人的动乱,另外绝大部分都就地留在了朝鲜被编入朝鲜地方军队,这些人中有相当部分都不是太安分的人,如今事情闹成这样,张謇的怀疑绝非没有任何道理。
幸而汉城的局势还算好,京城的侍卫队也许慑于就驻扎在城外京畿道的两个镇两万五千人的中华帝国陆军的装备精良和骁勇善战,并没有任何不轨的举动出现,而小国王李崇也在9月12号当天顺利草草登位,并在次日由监国赵尔巽发布第一道谕旨,指斥四大镇守使为反贼,令举国共讨之。
国内也不用我太过授意,总参谋部直接从一大堆预案中拿出了一份经请示后执行,立即从满洲总督辖下调入两个陆军师入朝,并知会理藩院系统。
已经得知消息的袁世凯一面请罪,一面于9月15日乘坐海军战列舰抵达元山登陆,预备次日转赴汉城坐镇。但是没有人预计到的是自李冕死掉后的更大的一个突发性事件就在这一天发生。
当袁世凯的身影刚刚踏上朝鲜的土地时,从欢迎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矮壮的中年男子,一边奔跑一边从怀中拔出手枪,在袁世凯及其亲随还没有完全来得及做出反应的时候,他抢先连续两下扣动了扳机,两发子弹先后命中袁世凯的左肩下方的锁骨附近,在男子就要发射第三发子弹的时候,警备人员才反应过来,将男子制服,但该男子的第三发子弹还是打了出来,只不过袁世凯已经瘫倒在地,他的枪口也被警卫人员抬高打向了空中。
袁世凯被紧急送往元山海军基地医院急救,由于事发突然和准备不足,该男子的子弹并没有给袁世凯造成生命危险,但是由于该手枪使用了达姆弹。在两个小时的手术后,弹丸未能取出,而是附着在袁世凯体内,着弹点离心脏仅仅只有六公分,幸而没有击中在锁骨以下,否则恐怕他连能否撑到北京都是个问题。他的被击中并被巨大的冲力击碎的锁骨吸收了绝大部分冲力和弹头的扩散部分,这才使得他尚存一线生机。如果该男子的枪口再下移一点点,袁世凯估计就要立毙当场。袁世凯的身体也出现了强烈的反应,一度情况十分危急。海军已经在情况稳定后立即安排军舰将袁世凯专送回北京接受治疗。根据主治医师,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军医系的周鲁文分析,袁世凯必须在三天内得到有效治疗,并且需要尽快将弹头取出。否则铅中毒就将要了他的命。是以,虽然是重度昏迷之中,但是他还是被连夜送走,希望能够在北京较好的医疗条件下得到有效治疗。
而行刺男子在试图自杀被制服后,连夜被押送在海军元山基地审讯,经过两天的审讯后,该男子交代他名叫安重根,是庆尚道的军人。在听说袁世凯要抵达元山的消息后潜伏到欢迎人群中图谋行刺并一击得手,他也早存了死志,除了供认了这些之外,便都是咒骂中国在这十几年来一直图谋吞并朝鲜等等的话语,再审问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所以基地方面就这样将他收监控制,并等待国内的命令。
袁世凯的被刺事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陆军上下震怒异常,赵尔巽受命统领在朝鲜的四个师,我给他下了死命令,三个月内不剿灭所有乱党,拿头来见。海军方面的东北亚舰队和本土舰队也都派出了作战舰只配合陆军作战,相信用不了三个月,四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