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国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廉政系统必须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才能够发挥出本来需要他发挥的效力。而中国也并非一个人人皆是利欲熏心之辈的国家,许多读书人都能够长期保持一个令人钦敬的操守,特别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儒家文化对自我修养地高度重视和提倡的作用。
是以以年轻的学子和从各大学毕业,有志于从事廉政工作的年轻人为主体的清政衙门呈现了以前御史台并没有实现的目标——对主政官员的强力监督。
由于清政衙门的官员不被允许参加任何党派。他们也得以避免陷入到党内回护等弊端之中。在十几年内,被清政衙门扳倒的官员大大小小达到了千余人,其中品级最高的达到了二品藩台,中华元年云南藩台满族人鄂愣泰的倒台,也让江苏抚学之争后官场上形成的一些定势的判断被推到重建,起码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在为非作歹的时候,常常也能想到于自己平级的地方清政部门是否在盯着自己。
的确,清政系统是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当然知道,要根本解决腐败贪渎问题是绝无可能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道德操守尽管在这个时代还能起到比后世更强大的作用,但是一地官员原来土皇帝一般的地位,官制改革后一群土皇帝的地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肃清贪渎,绚私枉法等吏治问题的。
这当然与制度有关,不过更重要的也是和平均人口素质有关,而在目前,这两个问题又都恰恰是无可能一下子解决的问题,看来要完全肃清这些问题,还是要等到下一代再说了。至于下一代到底是制度变了呢,还是人口素质上来了,还是兼而有之,这都是我无可能预见,也不想刻意去安排的东西。
皇子们的教育问题也够我头疼一气,皇长子渐渐越发的懦弱,隐隐还有些阴戾,今年也18岁了,自从下旨皇家子弟都必须从军之后,他被安排去了海军盘古号战列舰当一名参谋副官,以他的身份虽说有可能对作战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之所以给他安排到如此重要的作战舰只上,一是他的身份实在经不起安排到次等舰只上,皇家丢不起这脸面。二来也是考虑到海军近期内应该没有重要战事,恰好给他历练历练也是好的。当然,海军近年来是最强势的单位之一,这种整体的强势,对于他气质的改造有所助益。
临行前的谈话中、我也直接提到了这一点,考虑到他母族尽夷,他小小年纪也是难怪,所以我的语气不可谓不和气,我也看得出来他对我仍是战战兢兢不敢有所忘形,只能心中暗叹,也不知道我这一番苦心他到底体会了没有。
皇次子则去了日本,驻扎在赤城山地区的两个镇由他担任一个监军之类的角色,算起来也并非什么苦差,但这孩子虽说小小年纪,但一身的顽劣却在谈话中尽展无疑,死皮赖脸的向我请缨去菲律宾建立军功后到帝国陆军大学进修,说是以后想做一个职业军官等等,我心中暗自生厌,脸上也是疲态尽显,这孩子这点心思。还自以为我看不出来呢。
挥了挥手让他照原议办,并许诺他两年后可以回国并完婚总算是打发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突然就有种这些孩子们并非是我的亲身骨血那样的一种荒谬感。当然不是怀疑后妃们的贞洁,而是也许是因为我是来自后世的关系吧,总觉得我于这个时代,是尽一份超然于外地力量的,至于子嗣,却当真少了一份亲情。
次日也就是19O7年4月,接获台湾大地震的消息。地震不仅摧毁了民居和田产,甚至扩建中地高雄港也几乎尽废。前期投入的工程款项两千四百万元银币几乎打了水漂。这要放到1884年代,几乎是可以兴建三到四十个江宁机器局这种中等规模军工厂的款项,却在这一场地震中化为乌有,地方官员们奏报说初步预计。损失将达到4亿银元之巨,这几乎就是一个半月的岁入。正是为钱发愁的当口,我当即便一病在床。
我生病的消息当然不会外泄,一面着令内阁会同指挥当地驻军和官府全力救灾,民政部着力赈济以免生出变端来。另一方面也要隔三差五的公开露面,以避免朝中官员们生出想法来。
这一年地政府开支几乎就是处处生火了,虽说我又从内帑所剩的十四亿银元中拨出两亿元给民政部用于赈济,但是灾后重建和民生安置地开销也要够内阁和户部的官员们喝一壶的,听说他们已经在动民间豪富们的心思,我倒也不阻止,就由他们先弄弄看。没问题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当真有大问题。我不出面也有利于后面地处理工作。
而今我意外的是,这一边焦头烂额,一边郁病缠身的当口,却又挖出一个不知死的朝臣来,工业部建设司侍郎衔主事赵翰升居然在地震的折子抵京当天,上表请修我地陵墓,此人先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选址和施工方案,人力,周期,当然,预算也算得挺好,三亿七千万元银币。此折是我在病重期间惟一一次朝会后检视钦命书办司也就是的秘书处的时候,恰好在外面就看见几个人在一边谑笑着一边传看,拿来一看,逮个正着。
检看完毕后,已是肝火大旺,一把将折子掷在地下,身子已经气得发抖起来。虽说凭心而论,此人许是一片好心,许是想捞个工程监督捞点钱银,只是撞的时间不够好,恰好正是国家缺钱,我又是病的不轻正犯忌讳的时候。但是不管怎么说,此人身居高位,三品侍郎顶戴,却没有一点点政治敏感性,也没有一点点的政治眼光,留在位子上也不过是个尸位素餐之徒。恰好借着这个机会办了他。
自从载沣党羽被肃清之后,朝廷里已经几乎没有人能令我如此生气了,当下便传了口谕,赵翰升着即革去顶戴花翎,褫职以大不敬交部议处。书办司总办,随驾侍从杨锐,管治无方,着即革职返寓待旨。传看地几个年轻人,以玩忽职守,擅议大臣,妄泄朝廷机密交部议处。
杨锐的秘书处管理的确没有梁启超在时管理的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此人还是书生气重了点,历练又少,当初拔他进入内廷,本身我也是少了观察,决策有些冲动。所以借这个由头把他拿下来,过些时日,让他去建设司去历练吧。而那几个年轻人,也是天子眼皮底下呆久了,浑然忘了规矩了,如此狂悖之徒,留在内廷迟早要弄出大事情来。但处罚也不宜过重,相信他们经此一难,外放到地方去恐怕能兢兢业业一点。
面对当晚入宫请旨的刑部尚书刘光第,我说出了我心里的安排。说是交部议处,但是刑部还是不能不请问一声皇帝的旨意的,刘光第也是被这突然冒出来的大逆案给吓到了,跪在地下不敢起来,我本来是想让他起身说话的,想了想还是让他继续跪着。冷着声音说了一通,心中想起一事,于是斟酌着词句道:“这赵某人,大逆,凌迟还是弃市你看着办吧。”
刘光第身子一动,许久才磕头道:“皇上,光第不敢承旨。”
“哦?你也学着悖逆了?”我心中一笑,口上却是讥讽道:“一个个的都盼着朕死了?”
“皇上吓着臣了。”刘光第磕头不止。咯咯咯的撞在太湖石的地面上,流泪道:“臣是直人,深蒙皇恩超擢。方有姓刘的今日。皇上如此说来,臣万死不敢当此评语。臣与赵翰升非亲非故,亦无私谊,臣只是以为新皇即位即大修陵寝者古已有之,赵某疏请修陵,虽说是略显狂悖,然而亦是做臣子的题中应有之意。其罪万不当死。皇上,皇上三思啊。”
我吁了一口气。假作萧然之态道:“你退下吧,朕意已决,你不奉旨朕就杀不了他姓赵地?你跪安吧,传谕梁启超觐见。”
刘光第恳请了一阵。我只作不理,他才流着泪退了。
梁启超来后,我又发了一阵火,梁当然也是那般见识,骂了一阵之后。仟于还是顺了他们的意思,让梁去传旨给刘光第和赵翰升等人,着刑部会同大理寺照律令议处,并令清政衙门清查赵某人家产。
这番举动下来,清政衙门和大理寺这两个我有其他重要深意的司法机构得以进入此案,并在刑部明显受到皇帝疏落地情况下,建立了自己的威势。相信经此之后,这两个部门都会吸引到不少长才。
而梁启超这个好人当然是我让他做的。他将来的地位当然还要适当的拔高一下,而且目前的张之洞和袁世凯这两个强势的中央和地方地政治人物也相当的显眼,张之洞要退也就是到中华十年也就是三年后地191O年了,他年纪太大了,下一届内阁总理大臣目前呼声最高的是袁世凯,我当然不会畏惧他或者说要用梁启超这么个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