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中奖的幸运儿就是自己。
  而胡御医的那份特别的药方的确是有效,尽管我再喜欢彩子,也没有在一个月后的开禁当天找她,而是在那一晚,尽数将积蓄已久的龙精倾注在了以进宫与皇后说话为名召来的幼兰体内。事后发现,自己的持久力得到了惊人的提高,而且,续战能力也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零不应时间的地步。所以,由于考虑到幼兰是新为人妇,故而还是先行与隆裕欢好,而生命的种子则播撒在那片新辟的疆土内。隆裕是久旷怨妇,自然是使尽浑身解数,希冀用她并不好看的肉体来挽回她正一点点失去的荣宠。当然她并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她身边这个沉浸在初夜的痛苦与欢愉中无神的看着天花板的瘦小女子,会取代她的位子。
  而选秀女活动还在进行,在几个热门人选远嫁暹罗,琉球,朝鲜等藩属国后,我在慈宁花园的单辟静室内见到了德馨的两个女儿——芝宜与芝华,两人说不出来的美艳,明艳的脸蛋上是明艳的笑容,成熟的躯体上罩着鹅黄和粉红的肚兜,看着我的眼神十分的复杂,姐姐芝宜甚至是眼含热泪,哽咽着道:“三年。。。主子三年后还能记挂着奴婢姐妹,奴婢便是立时死了也值了。”
  妹妹生的比姐姐多一份刚毅,姐妹俩肩并肩躺在一起,满含渴盼的看着我。
  我自然不忍心辜负,将两人左右拥了在怀中,看着两人互吐着舌尖,心中骇异,不会是lesbian吧。。。
  太好了,我不禁乐得笑出声来。直到看见两人抬起头向我投来疑惑的目光,才略显尴尬的岔开话题道:“朕自然是时时记挂你们姐妹,总怕你们辜负朕呢。来吧,朕不要你们立时便死,朕还要给你们赏赐。来吧,姐姐先还是妹妹先?”,我狞笑着吹灭了灯。
  当然,我不是那么荒淫无耻的,只是在后宫中多呆了三日而已,除了德馨两个女儿之外,还有江宁府同知汉员王某的女儿王怡,黑龙江嫩江府的燕知府的女儿燕燕,两人都是汉人。所以此次一共补了三满两汉五个新人进宫,分别赐妃嫔号不等。
  而载洸载沣两兄弟的婚事也在我的亲自关心下完成,载洸迎娶了承恩公桂祥的幼女高静,而载沣则迎娶了继勇侯希元的女儿岚钰。老醇亲王的两个儿子在这个冬天同时迎来了盛大的婚礼。加上皇宫新迎女主,北京城里一派祥和热闹景象。
  同时,选送英国的受训官员共计三百七十四人,也将于春节之后齐聚北京,接受皇帝训勉之后远赴重洋,在英国接受为期两年的行政培训。他们,将是我这个帝国将来的新型官僚体系的第一批官员。
正文 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气象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47 本章字数:6300
  一八九二年,光绪十八年的春节,对我,对这个国家,对皇室,喜事频传。
  新晋宁妃瓜尔佳氏幼兰经太医院测定,已有身孕在身。不仅是我,就连醇亲王府内的老福晋也跟着欢喜,那拉氏特地跑进宫来拉扯着幼兰左看右看,整个后宫中一派喜气洋洋。她的个性与她那个姐姐完全不同,她有些严肃而且很自敛,但是对于幼兰,看得出她很喜欢,也许是因为那个还没有出世的阿哥吧。
  因为她有充分的生孩子照顾孩子的经验,在我的一再恳请下,她终于答应在皇子诞世后迁入宫中,我也着手让礼部准备给她上尊号,尊号要充分考虑她是皇帝生身母亲的身份,也要考虑到故醇贤亲王不可加皇帝尊号的因素。我需要这么一个老太太在宫中,彰显我这个皇帝不仅仅是制度的改革者,也是传统的捍卫者。
  而幼兰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刚刚入宫即被定为宁妃的她,每日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与她同住的和嫔彩子也是羡慕的不得了,每入夜便缠住我,不停的索取无度,似乎也是想极了要一个孩子。
  而幼兰虽然与她感情较好,但是也忍受不住这夜夜笙歌的滋扰,我便让她们俩正式搬到了东六宫去居住。
  当然,其他女人的嫉妒是免不了的。每晚都是被一群羡慕极了幼兰的女人们缠绕,夜间几乎没个停当的时候,虽然我有那个老胡的秘方助阵,不过始终精神上的疲累是免不了的,终于在如此荒淫无度的一个月之后,我正式迎进了老醇亲王福晋那拉氏,请加徽号那拉氏总是不允,并说百官可以皇帝本生母后来尊称即可,以示不悖先醇贤亲王之意。我也只好允了。
  而且,那拉氏也不住储秀宫,尽管以前她进宫给她姐姐请安时常来这里,而是选择了慈宁宫偏殿,以示非正式太后之意,总之,她瑾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我也只好由她。而在她入宫后,也给各个后妃调整了居所,皇后隆裕仍居钟萃宫,珍妃两姐妹居景阳宫,宁妃幼兰居承乾宫,昭妃燕燕善工笔丹青,甚得我的喜爱,居了永和宫。德馨的两个女儿康嫔芝宜和德嫔芝华善戏文唱曲,是以前光绪大婚时就心仪了的,只是由于慈禧担忧两个女人太漂亮会分去自己侄女静芬(隆裕)的宠,才硬生生拆散了的。故而我这次算是给被我附身的光绪圆了梦,姐妹俩共居景仁宫,王怡秀外慧中,只是有点讷言,也较易害羞,心地极是善良,胆子也小,为庄嫔。让她居了延祺宫。如此,东六宫都有了各自的主人,后宫一派全新气象,每天处理完政务后,愉悦的后宫夜生活也是一番享受。
  国家的民政方面,国家级和各省各州府县的经济五年计划的制定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我的计划是通过全面向英国学习,引进规模化的近代工业体系,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哪怕整个国家被打上深深的英国烙印,我将来也有机会慢慢地将这些烙印再消掉——很简单,在这个工业化的世界,中国的传统以农立国的思想和实际都远远的跟不上时代了。而我要付出的代价也将是高昂的,英国人必然会要求一个超越任何列强的优越地位,这样也好,我可以躲在这棵大树下埋头发展自己,等到有一天羽翼丰满,大树长成,那便是我,是中国破茧而出的时候了。当然,为了避免被英国人完全控制这个政权,我必须要在欧洲另外再给他找一个竞争者——德国。
  民政经济方面的宗旨就这样确定下来,尽可能的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工业化。而军事方面,李鸿章正埋头制定着新的全国军制,过往的驻防八旗加驻防绿营的地方镇抚体系有着先天的缺陷,战斗力基本接近于零。这也是为什么当号召各省练新军的时候,沿海各省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新募兵而不是在旧军队的基础上加以革新的原因了。而国家的主体兵力淮军,李鸿章的个人色彩太过浓重,所以我才会将整理军制的事情交给身在北京的他去完成——军队国家化,皇家化,是我交给他的明确指示。而各地新军名义上也是国家军队,但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地方色彩,这也是要改变的地方。不然一旦以后国家有变,遍地军阀是可以预期的。
  “各军各镇,所有大清军兵,一体效命皇家,此我大清万世不变之宗旨也。”,李鸿章所草拟的《大清军律》开篇第一句便是这个,当我到军部探望他时,他念了出来,我满意的听着。
  “皇上,淮军及地方各军,上溯至我中华历代,军中以地方区隔似为惯例,臣以为若是硬行拆分,恐有削弱战力之忧。”,当我提出要将各军不分地域拆分整合成一支国家军队时,李鸿章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我摇了摇手止住他继续说话,伸出四个手指道:“少荃公所忧亦有道理。然朕所以要如此组军,有四个原因。其一,以地域建军,领兵将官易滋生骄纵心理,士兵若是调离乡土,士气亦会下挫,同时,也会排外。其二,统兵将帅提兵一方,久之容易坐大,你李少荃公想必也听过不少人弹劾你淮军乃你李鸿章一人之军,非朕之军吧。”,笑了笑按住惶恐的要下跪的他道:“不要慌,朕是信得过你的。少荃公公忠体国,朕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朕保证不了日后张鸿章王鸿章也如少荃公这样公忠体国啊。”
  笑了笑收了两个指头道:“其三,军兵员额由镇将一人做主,说多少就是多少,就领多少的饷银,往往还不足,还时常克扣军饷,甚或滋扰抢掠地方。此亦历朝之积弊也。吃空饷朕想在本朝把他解决掉。其四,军队国家化,所有大清士兵,都是为大清保境安民,而不是单单为了家乡,这一条你要记住。”
  “皇上圣明。。。”,李鸿章抹了抹头上的汗,迟疑道:“若是频繁调动,怕是实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