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报让徐达昌看得目瞪口呆,什么眼前的事物完全是虚幻的,要想屏弃痛苦就要修神,这些理论对于热衷于名利的徐达昌来说简直就是放屁,可是也同样让徐达昌明白了这群印度人软弱和懒惰的根源,不求今生,只求来世,饭可以少吃,衣可以少穿,什么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只是等死,等死了之后投奔极,这与佛教是多么的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印度人对印度教的信仰十分狂热,而汉人却总是投机取巧,就算是求佛,也带了不少的功利性。
在印度,人们只会虔诚的祷告,只会奉献。而汉人却完全不同,他们的口头禅是‘观音菩萨保佑早生贵子。’‘灶君爷爷保佑发财。’‘如来佛祖保佑一切安康。’由此可见,汉人从来不会狂热的信仰某样宗教,崇尚宗教的主要诱因也是为了发财、生子而已,既然如此,一个念头立即浮现在徐达昌的脑海。
“来啊,取笔墨来。
”徐达昌腾的站,作为一个降将,虽然立下了大功,可是徐达昌知道,新始皇帝对他仍然是没有多少的信任,之所以他能够当上这个殖民军团总兵,多半也是因为他在江南一役中取了主导性的作用,在降将中做了表率,这才给了个好职位,谈到信任,还远远及不上。
这一次,他徐达昌要好好一本奏折,让皇上知道,他徐达昌殚精竭力的都在为大明着想。
立即有亲兵他取来了纸笔,在桌案边研了墨,徐达昌摊开纸,提笔一气呵成,龙飞凤舞的洋洋千
一炷香之后,徐达昌抛下了笔,嘿一笑,俯身去吹干纸上的墨迹,取过装成密折的匣子,让人去烙上封泥,速速送往海都。
“来啊,把锡克族的士官部叫来,本总兵有事吩咐。”徐达昌心情大好,连说起话来都带着笑。
亲兵应了一声,连忙出了外。
一盏茶的功夫,两百个锡克族的士兵便聚集到了大帐之外,这些锡克人崇尚武力,但是由于一直屡受以往统治者的怀疑和压迫,因此千百年来都在深山中生活,日子过的极苦,如今山河顿变,统治者成了汉人,很显然,这些汉人对他们还算不错,至少没有把他们当成统治的阻力,反而把他们收编为士官,军饷充足不说,伙食也是极好的,这小日子过的比原来好上十倍百倍,锡克人早已打定了跟着汉人混的决心,如今总兵大人相召,他们便立神抖擞的来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三百八十五章:宗教改革
昌通过通译官向锡克人说了几句话,锡克人一齐便有人替他们准备好了干粮,他们将从锡兰港坐船抵达东印度,接着去寻访各神庙的僧侣。
远在海都的朱骏接到徐达昌密折后立即宣布出巡锡兰岛,印度对于大明将来的殖民地政策至关重要,只有人数众多的印度愿意永远附庸于汉人,那么两个人种就几乎占了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推翻这套大明创建的殖民体系。因此,朱骏在看到徐达昌的‘奇思妙想’之后立即深受启发,决定去锡兰,在那个印度最南端的大岛屿上,做出一件福泽子孙的大事出来。
皇出巡可不是好玩的,驻守在爪哇的南洋舰队立即起程开赴海都,为皇帝护航,海都城各衙门更是开始准备,一些邸报的撰写员也到处托关系,希望能够跟随皇帝出巡,挖点素材,全程报道皇上出巡锡兰的经过。
朱骏知道此事之后,呵呵一笑,让人出去宣旨,任何海都邸报都可报道此事,毕竟印度在汉人眼里原本就是神秘的国度,再加上这是大明的第一块殖民地,坊间对印度早已流传了许多信息,带着这些撰写员一起去,也算是通过邸报让海都的百姓开开眼界。
新始七年二月初八,龙舰在百艘战舰的护航下正式启程,经过了半个月的颠簸,终于在锡兰岛登陆,港口上早已有许多的官员前来欢迎,徐达昌原本只是上了密折希望皇上采纳他的意见,想不到皇上亲自来了,高兴的几乎要合不拢嘴,这一次又是他的表现机会。
待龙舰搭上了板,先是一队侍卫整齐地上了码头,肃立一边,朱骏才在华团扇的遮挡下登岸。
“微臣徐达昌见过皇上,吾万岁万岁万万岁。”徐达昌小跑着过来相迎,距离朱骏还有一米之外时双膝已不自禁的弯曲下来,俯首叩拜。
“平身。”朱骏上将他扶起,这个徐达昌确实是个极有头脑的人,在江南一役地表现出色不说,如今又提出了一件要策,若非是他的提醒,朱骏还真的会将这一茬忘了。
徐达昌微颤的起来,眼睛红红的,也不知是真哭还是假哭:“微臣曾经委身为贼,皇上不计前嫌,又如此厚待,微臣实在惭愧的很。”
朱骏点了点头,道:“是这道理,你也是个汉人,天下汉人是一家嘛,你安心办事,朕不会薄待你。”朱骏算是给了徐达昌承诺,接着道:“那些神庙的僧侣都请来了吗?”
“已经陆续赶来了。印度大小四百三十一个寺庙。七百余名高级僧侣已到了一半。其他人还在路上。”徐达昌道。
“很好。”骏又夸奖了一句:“替朕去建一座大帐。要足够容纳千人地。朕要和这些僧侣好好商议。”
徐达点了点头:“微臣这就去办。”
徐达昌小心翼翼地跟随着朱骏巡视了一番锡兰岛地新港口建设。这才安排朱骏住下。这时。英国锡兰总督约翰森巴巴地赶来见。约翰森是后来道消息地。听说大明皇帝驾到。哪里还敢怠慢。连忙从锡兰岛西部领地赶来。一刻也不敢吩咐。
“下臣约翰森向大明皇帝陛下问安。大明皇帝陛下万岁。”约翰森用极为绕口地汉话给朱骏行礼。显然他也是速学来地。
“坐下说话。”朱骏脸色平淡。朝着下首一个位置指了指。
约翰森落座之后,嘴唇立即翻动起来:“大明皇帝陛下驾临锡兰,既是锡兰人民的荣幸,也是下臣的荣幸,英国永远是大明的藩属,英国在远东地一切都拜陛下所赐。”
拍马屁原本是门学问,可是从约翰森口里拍出来,却显得实在太过露骨了,还好这里不是海都,否则非有大臣弹劾这个洋鬼子媚上不可,朱骏哈哈一笑,道:“只要贵国谨守臣道,大明自然是英国永远的保护者,总督先生,你这里是否有欧洲的消息传过来?”
“有的。”约翰森一副受宠若惊的摸样:“荷兰人打算向反荷联盟开战了。”
“开战?”朱骏不由得面色一惊,连忙询问,这才知道了原委,原来大明出售战舰的消息传到了荷兰,荷兰人立即感觉到了强烈的危机,这样下去,在十年之后,或许连法国人这种陆地国家都能组成一支庞大的战舰出来,任何国家都可以称为海洋大国,荷兰将面临一个又一个的威胁。摆在荷兰人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受到各国地削弱,失洲的海洋霸权,并且随时可能遭受任何国家的挑衅甚至军事占领。第二条就简
,现在的战舰贸易还未真正展开,各国事先订购的战货,正好趁着这个功夫,荷兰人利用强大地海军力量将这些潜在的敌人一并打倒,最好永不翻身。
荷兰人选择地是第二个方法,就如一个遭人威胁的人一般,打算和反荷联盟地五国拼个鱼死网破,而且这一次绝不像从前一样了,在从前,战争结束之后两国最多协议战败国向战胜国赔偿一部分赔款,或是割让一片土地,荷兰人要的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对手,永远的将对手踩在脚下,这是一场以征服为主的战争,荷兰人已经没有了选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欧间爆发大战朱骏是可以预想的,但是战争来的如此之快却始料未及,只不过这些都与他关系不大,大明要做的,只是尽快的造好舰船,送去欧洲,既能赚钱,又可以坐看欧洲的衰落。
“皇帝陛下,英国现在的海军力量绝对不能与荷兰人抗衡,下臣希望大明的船厂立即开工,尽量多制造一些战舰,恐怕过不了多久,反荷联盟的各国就要向大明下一笔庞大的战舰订单了。”约翰森的脸色满是担忧,战争一旦爆发,他的祖国就要面临荷兰人庞大战舰的威胁,如果大明不能够如数造出战舰,恐怕英国的海岸线就要遭殃了。
朱骏点了点头,唤过一个内侍近前:“立即回去宣朕的旨意,令各船坞日夜加点赶工,此外,新建的船坞也要加快进度,不能延误,告诉内阁杨爱卿,让他再计划开办十家船坞,大肆招募所有能工巧匠,有多少要多少,工钱一定要开高一些。”
内侍点点头,急匆~了。
朱骏这才对约翰森道:“这都不成问题,有大明在,朕保证英国可有源源不断的战舰保卫海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