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永华脸色一变,道:“皇上如此相信陈某?不怕陈某有不轨之心吗?”
陈永华原以为皇帝不过是想让自己交出各分舵的名册,以及总舵主的印绶,借以来号令各个分舵。
“朕为什么不相信你,朕并没有让你去对付郑氏,朕只是想让你为反清大业效力而已,朕听说当年清军攻陷同安时,你的父亲在明伦堂自缢而死。难道你会出卖朕,将整个反清的基业毁于一旦,为了私怨而弃水火中的万民于不顾吗?”朱骏笃定的负手站起,抬眸道:“朕不信你是这样的人。”
让陈永华担任南镇抚司指挥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天地会鱼龙混杂,纪律紊乱,若是没有一个有声望,有能力的来担任,恐怕立即就会土崩瓦解,朱骏没有其他的选择。
第一第一百三十三章:搞定一切
夜色渐渐被太阳的火红光线驱散,夜雾也渐渐的稀薄起来,早起的海都城百姓们开始用青盐洗漱,抹了几把脸之后匆匆的到街上拿了几个馒头往作坊里赶,许多人渐渐的习惯了这种朝五晚九的做工生活,比起种田,去作坊做工的工钱实在是高了太多,从前的时候,大家在几亩地上辛苦劳作一年也不过是混个温饱,这还要看老天爷的态度,若是年成好还罢,若是遭了什么灾,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如今朝廷办的夜校班子遍地开花,而且朝廷还颁布了扫盲律令,每个作坊里做工的人识字的越多,东家就能免一定的税收,这样一来,作坊的东家们为了尽量的减税,都会高价的聘请那些识字的工人做工,一般领了扫盲证的工人一个月的工钱是二两银子,而不识字的工人只能拿一两七钱,表面上看只差了三钱纹银,可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大大的财富不是,更何况夜校的扫盲班是免费教学,去听客说不定还能混口茶水,这样一合计,白天做完工的工人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附近的夜校扫盲班,这样一来,海都城的学习风气大盛,就连那些缅人、西班牙人、以及各国的商贾也纷纷加入进来,只不过他们进的是汉语速成班,也是免费教学,要知道,同样是做工,你不会说汉话的话,工钱可能只是别人的一半不到,在利益面前。大家都秉承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地好传统。
由于脱盲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在上班之余还会抽空买份邸报观看,在海都,胳肢窝里能塞上一份邸报可是身份的象征,就如后世八十年代的人总喜欢在自己上衣袋上别上一支钢笔一样,证明了你是个有学识的人。
不知不觉中,一个宽敞的宅院被几十个飞鱼服的番子装饰一新,门口挂上了描金漆写就的南镇抚司几个大字的匾额,很快,便有人抬来了公案、文档之类的办公用具。七八个佩着锦春刀番子在院口八字排开。雄赳赳、气昂昂地紧盯着每一个过路地行人。
一夜未眠的陈永华穿着区别于南镇抚司黄色官衣的黑色飞鱼服,带着都指挥使的乌纱,在陈三喜等人的拥簇下进入院落,未来南洋最大的一支碟报组织终于挂牌开业了。
“指挥使大人,这里便是衙堂,那边便是巡查监千户所,右边的那间便是侦探监的千户所,里间则是审问监的千户所,您总掌南镇抚司。其余地事只需要分派给各监的千户执行便可。”陈三喜成为了南镇抚司指挥同知,是南镇抚司中的二把手,自然是风光得意。更何况当年跟着他投靠新始帝的几个老兄弟也个个封官许愿,在南镇抚司中不是指挥佥事便是千户官,这样一来。陈永华这个名义上的指挥使就成了摆设,他真心实意为皇上办事倒罢了,若是另有图谋,下面地官员可全是天地会的叛徒出身,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做天地会的叛徒容易,可是要让这些叛徒们抛弃富贵从新归入你陈永华的名下可就难了。
“咳咳…”陈永华轻咳了几句,面无表情的负手踱入正衙,这里与寻常的衙门并没什么不同。上首是一个供官员审案的公案。两畔是兵器架子,放置着各种兵器、刑具。中间的空间也是极大,足够番子们分班站立。
“陈先生。我恐怕是不行了,如今风雨飘摇,骇浪肆起,我儿郑经只有中人之资,为人还算谦和。陈先生大才,若是看来我儿还堪以大用的话便尽心辅佐他,若是他不成器,也请陈先生为他谋个安生立命地去处,一切拜托陈先生了。”
陈永华地脑海嗡嗡作响,郑成功临死前紧紧攥着他的手所说地话不断的在他地脑海中浮现。
“延平王,陈某不才,愿倾力辅助世子。”陈永华在郑成功弥留的最后一刻,许下了他的诺言。
陈永华顿时轻松起来,延平王还活着,虽然失去了权柄,但是至少能够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只好比每日处在阴谋诡计中的好。
“大人。这里是签发令。大人是否现在命人送出去?”陈三喜在这个空档已经拿了一叠令纸过来。上面是总舵更名为南镇抚司地令状。以及各分舵易名以及舵主封赏地状纸。这一切早有人安排好了。只需要陈永华签字盖章即可送出去。有了陈永华地威信。再加上朝廷为各个分舵舵主授予地百户官职。一个月后。所有地天地会都将改旗易帜。成为大明朝另一个特务机构。
陈永华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脸上突然露出轻松无比地笑意。大剌剌地坐上公案:“当然要立即签发。拿本大人地印绶过来。”
陈永华地初衷仍然是反清复明。只是因为义气而放不开而已。郑氏待他恩重如山。今日总算是报答了郑成功地恩德。郑经原本就不是争天下地材料。既然如此。让他做个逍遥王爷吧。
忙了半个上午。百来份南洋各地地分舵、香堂地令状全部签发完毕。立即便有刺探司地千户交到番子们手里。四处分发去了。
城外地东洋水师大营。
刘国轩叫来了军需官。开始清点兵部所送来地粮饷。紧接着便是分赏各营。并且公布了所有士兵加饷地命令。
原来的金厦水师饷银并不高,现在易名东洋水师营之后一下子便提升了近两倍,对于这些大兵们来说自然是欢欣鼓舞,接着在数名千户的呼喝下众人开始在营外集结,
刘国轩骑着高头大马,与八名新任的千户开始检阅水师营,近万人凑到了营外,队伍并不整齐,但也能散发出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东洋水师营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可几乎每一个人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因此,战斗力并不比任何人要弱。
刘国轩先是说了一席鼓励的话,接着便是申明新的军令,并且告诉大家延平王已经住进他的王府享清福去了,从今往后,我刘国轩便是老大。
训话之后,刘国轩当先骑着马,后面的八名千户紧紧跟随,再其后便是东洋水师营的士兵,他们舍弃城外的营盘开始往山谷方向走,在那里,他们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才会授予重任。
第一第一百三十四章:筹建开发特区
周慕白近来消瘦了不少,上一次皇上叱责杨嗣德摄入党争,他没有挨这顿臭骂,反而更加担心起来。他是个明白人,皇上越是骂杨嗣德,至少说明皇上在生气,生气杨嗣德陷入党争,生气杨嗣德不听话,可是越是骂他,越是说明皇上并没有怪罪杨嗣德,就像寻常百姓家一样,小孩子嘛,当家长的骂一骂也就过去了。
可周慕白没有挨这顿骂啊,这说明什么?若说起党争,他周慕白绝对是其中最会搅浑水的人,杨嗣德相对来说要老实多了,可皇上偏偏不骂他周慕白,却去骂杨嗣德,这算是怎么回事?
周慕白心底生出一丝紧迫感,这可不是好兆头,他老老实实的待了一段日子,见皇上并未降下罪诏,这才放了些心,于是连忙与几个朝中的心腹狗腿子商量了对策,决定要潜伏一些日子,看看风向再说。
因此这几日来朝廷是风平浪静,周慕白仍是有些放不下心,一大清早他便进了宫,由门口的卫士验过了出入宫禁的腰牌,这些卫士自然是认识周慕白大学士的,只看了一眼,便放他进去了。
通报之后,周慕白由一个小太监引着,过了水榭楼台,曲幽小径,蓦然看见远处的小湖畔的水亭上几个宫装少女正相互打趣,时而传来咯咯的笑声,周慕白心念一动,他的侄女周雪儿也送进了宫里。只不知现在过地好不好,他拉住前面引路的小太监,从褡裢中掏出一小块碎银塞到小太监手里,笑嘻嘻的打探:“公公,这宫里头可认得一个姓周的宫女?”
宫里头的宫女都是达官贵人的女儿,因此这小太监也时常被人问起宫里头的境况,不过这姓周给的赏银太少了些,小公公显然有些不满,这个小气鬼,堂堂的大学士。赏钱都只用碎银。不过小公公并不是傻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