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火化的四千多具尸体仅是死者中的一部分,当时第6军发布战报时,称战死者为七千余人,但实际情况远远不止。根据二战结束后靖国神社的统计数据,战死于诺门罕的日本官兵应为一万八千余人。
  火烧掉的除了尸体,还有日本对苏作战的信心。裕仁天皇窝着一肚子邪火无处发泄,这才想到要对“朕的军队”进行查办,他以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从上到下,对所有负有责任的人员进行了层层追究。
  除参谋总长载仁亲王身份特殊,系皇亲国戚,所以得以留任外,次长中岛铁藏、作战部长桥本群均在劫难逃,被双双免职,转入预备役,作战课长同时易人,稻田正纯被降到军事学校做了副校长。
  关东军司令部这一层早就罢免的罢免,撤职的撤职,再往下去,因为各级军官死伤过多,需要进行善后处理,所以缓了一步。
  1939年11月6日,终于轮到了荻洲和小松原,两人均被撤职,几个月后编入预备役。小松原的参谋长冈本则还没等免他的职,就在医院里被伤兵用战刀给劈掉了。
  之后便是中高级指挥官中蔓延的自杀潮。其实不一定是当事人自己想自杀,比如搜索队长井置荣一,关东军司令部专门派来两名他熟悉的军官,劝了一晚上,不是劝他不要自寻短见,是劝他“为国尽忠”:你下令撤退,让关东军没了面子,还不赶紧将功补过,自行做一了断!
  井置起先犹不服气,分辩说他在率部逃出时,弗依高地在作战上已毫无价值,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关东军司令部急了,竟然通过军医部部长直接告诉井置:你有糖尿病,腿部的伤反正也治不好了,早死晚死都是一死,何必赖活着呢。
  井置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用手枪给自己脑袋上来了一下。
  其实直到日俄战争,日军内部还不兴这一套,变态是从“一?二八”淞沪会战空闲升少佐自杀开始的。当时辻政信在巡回演讲时,以空闲升部下的身份加以大力宣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井置以外,被逼自杀的还有第8国境守备队队长长谷部理睿大佐,理由不外乎都是仗打得糟糕,不死不足以保全“皇军荣誉”。
  只有第72联队长酒井美喜雄大佐不算被逼的,不过想想整个联队都覆灭了,就算能养好伤出院,也没他什么好果子吃,于是步了井置、长谷部的后尘。
  甚至关东军对被苏军俘虏过的人也不放过。这些人被送至陆军医院,严禁外出,也不准与他人交谈,以免吐露苏军优待俘虏的实情。
  士兵相对还好一些,经询问、审查后,即3至5人为一批,被派去苏蒙边境修碉堡去了。军官更倒霉,审查的时候就会告诉你:被俘是“皇军”的污点,你是军人,这么活着实在是太耻辱了。
  回到房间,这些军官就会得到一把手枪,逼他们像井置一样自杀。好多人死前猛抓自己的头皮:“苏联军都没有杀我,你们为什么要杀我啊?”
  是啊,早知道这样,回来干吗呢?
  有人就聪明,选择了不回来,二战结束后还能以苏联市民身份,携妻带儿回日本原籍探亲哩。
  诺门罕战役对日军在二战前的整体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开始,他们对苏军的实力并不完全清楚,“迄今为止,我们不了解苏联已将其摩托化部队装备到何种程度”,这一仗打完,了解了,原来苏军装备尤其是炮兵和坦克装甲兵,在火力和机械化程度方面已经远超日军。
  战后,日本军部专门成立“诺门罕事件委员会”,对诺门罕战役中双方所拥有的军备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凡是在战场上曾直接同苏军打过仗的部队,没有一个不认可苏军猛烈的火力。委员会因此在一份报告中说:“日本陆军由于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战经验,逐渐丧失了对火器的正确认识。”
  此外,苏军在战术、情报和后勤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委员会认为,苏联军队摈弃了过去沙皇军队因袭守旧的一套作战方法,已经能够依据每次战役的具体情况改变战术,同时对苏联远距离输送并储存作战物资的能力,研究人员也感到十分惊讶。
  推敲了半天,这个委员会也拿不出任何克制苏军的有效办法。日本国内的生产力就那水平,装备上实在是有心无力。
  于是只好在苏军身上撇开优点找缺点,一找,找到了。
  说是苏军偏重于特质装备,攻势缓慢,特别是在近距离战斗中往往缺乏冲劲。说白了,就是很少会像日军那样端着刺刀冲锋。
  委员会如获至宝,最终得出结论:“为了战胜在火力上占优势的苏军,关键的打法是突袭。”
  一帮人敢情白研究了,他们不知道小松原在诺门罕战役中曾经搞过多少次突袭,这法子要灵,小松原还会一败涂地吗?
  近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武士个人之间的比武竞赛,而是以钢对钢,以铁还铁,谁的破坏力更强,给对手造成的破坏程度更大,在机动武装的组织技术方面更优越,谁就能占到上风,一味地蛮干、不服输和诡诈早就行不通了。
  在“北攻苏联,南下南洋”中,原本“北攻苏联”是排在优先次序的,但是诺门罕战役炙痛了日本,自此再不敢轻易往北边伸手,之后“南下南洋”代替了“北攻苏联”,日本依靠海军跟美国较劲去了。
  对于苏联而言,诺门罕战役同样是一个转折点,自国内战争结束后,它的一些军事理论和装备在实战条件下得到了检验,表明已具备了与德国这样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抗衡的实力。
  如果说在张鼓峰战役时,苏联对自身的军事实力还缺乏足够自信的话,诺门罕战役之后便大为不同。面对国际社会的聚光灯,苏联人开始大谈特谈自身所拥有的新型军队:摩托化步兵、重炮兵、坦克装甲兵、空军,以及各兵种的协同作战。
  参战苏军中,70人被授以苏联英雄称号,其中当然以朱可夫最为耀眼。这也是他平生指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凭借出众的军事指挥能力获得了胜利,也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和信赖。
  朱可夫的前途由此一片光明。他被提前晋升为大将,并被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的司令员。
  此时此刻,朱可夫大约不会再回头去看诺门罕的那个对手了,因为他们早就不在一个级别,未来迎接他的,将是更艰险但也注定更具魅力的挑战。
(完)

。 … 手机访问 m。……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白鹰魅影】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