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琼瑶]乾隆王朝一锅炖-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亚已经东南亚,帝国已经被五国同盟逐出了利益圈;而在大洋洲上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是岌岌可危,五国同盟的海军已经陈兵帝汶岛,随时都要将帝国赶尽杀绝。

    达特茅斯伯爵长舒了一口气,道:“事到如今,帝国必须寻求其他盟友巩固我们在欧洲大陆及非洲大陆的利益。法国人是不会忘记百年战争的事情,而且我们与他们在非洲还有很多利益纠葛,荷兰和西班牙也是如此。我们目前只能选择普鲁士,牺牲一部分利益,换取普鲁士的支持。”

    “腓特烈陛下么?”诺斯首相对腓特烈大帝自然是不会陌生,这位普鲁士国王是欧洲大路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的军事天赋连英国王弟、约克公爵弗雷德里克王子都是称赞不已。几乎欧洲的陆军系统都已经将腓特烈大帝奉为当世的战神,如果不是英国素来是海军强于陆军,整个帝国的军队都要将普鲁士视为老师了。“白厅条约》已经二十年了,普鲁士捍卫了帝国在汉诺威的飞地,但是帝国对普鲁士,唉……”

    达特茅斯伯爵自然清楚诺斯首相叹息的意思,事实上殖民地大臣虽然不直接掌管帝国外交,但却也是帝国外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达特茅斯伯爵很清楚帝国对待普鲁士的态度就是上级对待下级一般,虽然普鲁士的确需要帝国来牵制法国,但是就凭普鲁士容忍帝国在德意志境内拥有汉诺威地区的态度就表明了普鲁士结盟的想法。可是帝国却错过了最佳时机,如今前去寻求支持,只会被普鲁士讹诈更多的利益。

    达特茅斯伯爵的沉默其实就表明了他的态度,诺斯首相惟有苦笑道:“我会去说服国王陛下,趁战争还没有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普鲁士替我们阻挡来自东方的敌人。”

    “普鲁士不会轻易答应的。”

    “我知道。”诺斯首相点点头,“但是对于普鲁士来说,无论是北边的丹麦,还是南边的奥地利、奥斯曼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将说服国王承认普鲁士在波兰的既得利益,同时也会劝说俄国人放弃波兰西部地区和乌克兰、巴尔干的部分利益来换取普鲁士的支持。”

    “只怕会养虎为患。”海军大臣孟塔古插嘴道。

    “我又何尝不知道?”诺斯首相道,“腓特烈陛下的智慧和魄力是帝国最大的敌人,但是就目前而言,普鲁士的主要利益是在欧洲大陆上。帝国对于欧洲大陆仅仅是希望保持平衡即可。对于普鲁士而言,无论是法国还是俄国,亦或者奥斯曼和奥地利,都是他们头痛的敌人。我们现在支持普鲁士去遏止奥斯曼和丹麦,以后我们也可以支持法国和奥地利去遏止普鲁士。”

    孟塔古想了想,道:“外交上的事情我不清楚,但是我已经将未来可能的事情都说明了。普鲁士之所以对丹麦虎视眈眈,那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北海的出海口。我们无法保证普鲁士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组建海军,而这样一个国家一旦拥有了海军,那势必在欧洲就会对帝国构成威胁。”

    “那是将来,我们更看重现在。”诺斯首相做出了决定,“如果后来的人要责怪我们,我们也只能承受。历史终将证明我的决定是这个时候最适合的决定,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帝国的。”

    说完,诺斯首相便站了起来,离开了唐宁街10号,朝白金汉宫而去,欧洲的历史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拐点。诺斯首相与乔治三世交谈了五个小时,最后诺斯首相得到了乔治三世的允诺。次日,一封绝密的外交邮件离开伦敦,在英国陆军的护送下,这封邮件朝着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而去。随着这封邮件的发出,法国、奥地利、丹麦、荷兰等国家开始密切关注起这个升格为王国才62年的国家。

    而此时的柏林却是风平浪静,在腓特烈大帝的领导下,普鲁士已经不是62年前那个弱小的国家。拥有了西里西亚地区的普鲁士已经具备了欧洲列强的资格,只是没有欧洲国家愿意承认这点罢了。但是对于已经在欧洲萌芽的资产阶级来说,普鲁士简直就是一个让他们向往不已的天堂。腓特烈大帝废除了许多封建弊端,他所建立的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让远在东方的永璇都赞叹不已。永璇非常喜欢腓特烈大帝的一句名言,“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

    同时腓特烈大帝对宗教和新闻出版也持自由态度,许多在法国不能出版的书籍,都辗转到德国出版。法国启蒙主义最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伏尔泰就和腓特烈大帝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18世纪的欧洲,宗教矛盾异常尖锐,但是你在德国却能看到新教教堂与天主教教堂并排而立,甚至连同性恋者在普鲁士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腓特烈大帝唯一的缺点就是在他对犹太人的歧视上,腓特烈不信任犹太人,认为犹太人卷走了属于普鲁士人民的财富。所以腓特烈拒绝犹太人在普鲁士的领土上经商和居住,同时对犹太人的过境税也要高于其他人。

    此刻的腓特烈大帝正看着一封书信,同时在他的不远处站着一个东方人。腓特烈大帝对这封书信的内容是感到无比震惊,他无法想象,一个远在亚洲的亲王居然对德意志和欧洲事务如此熟悉。他相信拥有这样的判断力除了需要经验与智慧之外,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欧洲情报。腓特烈大帝曾经听说过,大清帝国皇家招商局的生意是遍布整个地球,欧洲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里都有华人的商行和公司。腓特烈大帝相信这些商行和公司应该同时也是大清帝国情报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过腓特烈大帝并没有因此感到愤怒。相反他很羡慕,羡慕这位东方亲王拥有如此多的资源。他觉得如果有必要,他一定要去见见这位比他年轻许多的东方亲王。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但是他想征服世界的雄心还在。他希望为普鲁士争取到一位强有力的朋友,德意志需要统一,而这可能是他能为这个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我很高兴见到你,我东方的朋友。”腓特烈大帝放下了信函。

    “我也很荣幸见到您,国王陛下。”来觐见腓特烈大帝的是招商局在欧洲的负责人之一,顾辰。他来欧洲已经五年了,他对于这位普鲁士国王也是仰慕不已。在华夏的时候,永璇就谈及过欧洲的几位在世君主,永璇对腓特烈大帝的评价是最高的。他说腓特烈大帝是欧洲的曹操,而且比曹操更具有优势的是,他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他占着了国家大义的道理。

    “我对东方亲王(欧洲流行如此称呼永璇)是神交已久啊。”腓特烈大帝笑着,“从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家走向海洋,我想你们的亲王殿下应该遭遇了不少阻力。但是你们的亲王殿下居然能建立起远东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军,这让我钦佩不已。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拜访你们的亲王殿下,和他一起聊聊,我记得你们华夏人的书中有说过这样的场景,叫什么来着?哦对了,‘煮酒论英雄’。可惜我们的啤酒是不能煮的,否则我真想这么做。”

    因为华夏在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欧洲国家对这个远在东方的古老帝国是越来越有兴趣。此时的欧洲人还是以使用华夏的器皿为荣,而在华夏强势崛起之后,欧洲人开始研究起华夏的文化、历史和哲学。不少欧洲大学都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华夏学科,同时在招商局的推动下,不是华语学校也在欧洲开办起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永璇非常邪恶地想,以后一定要弄一个中文四六级考试来折腾下欧洲人,而且除了有普通话测试之外,还要弄一堆粤语、闽南语等方言等级测试。以后要移民到华夏,除了有普通话等级测试之外,方言等级测试起码要拿两张证书。

    “恭亲王殿下也很期待与陛下的见面。”顾辰是永璇身边的书童之一,第一批和第二批书童都已经长大成人。第一批书童被永璇派往招商局在国内以及东南亚的办事机构,而第二批书童则被派往欧洲和美洲。相较于何来的书童,前面几批的书童与永璇的年纪相差不大,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地长大起来。他们对于永璇除了崇拜和服从之外,更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这些人在后来的“十八世纪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顾辰很清楚地知道永璇对哪些国家的推崇,而当代国家中只有普鲁士和美国得到了永璇的赞扬。永璇在很多次私下谈话中提到,如果非要给华夏找一个对手的话,普鲁士和美国才够资格。永璇认为华夏占了天时,美国占了地利,而普鲁士则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