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代宫廷艳史-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独有富察氏见乌拉氏太得意了,心中酸溜溜的,有说不出的一种难受,便悄悄地向自己两个儿子丢了一个眼色。那莽古尔泰因父亲封他做了三贝勒,心中感激父亲,却不敢十分放肆。独有德格类,因父皇不肯封他贝勒,心中久怀怨恨;如今见有母亲壮他的胆,便想借此出出气。但是,一个人也不敢说话,他一向知道四贝勒皇太极是不满意多尔衮的,便暗暗去拉着四贝勒的袖子,向他挤挤眼,皇太极心下明白。谁知这里皇太极才说完话,那边德格类又发话了,他冷笑着说道:“这些句子,听在耳阿里怪熟的,我师父也曾教我过,莫不是在什么书上直抄下来,哄着父皇的吗?”这多尔衮到底是小孩子,听两个哥哥这样奚落,他便把小嘴儿一扁,“哇”的一声哭了。乌拉氏忙上来拉过去。
英明皇帝气得双眉倒竖,喝着德格类说道:“你弟兄两人欺侮他年纪小,这一点点小过节儿便气他不过,将来会怎么呢?”
一句话骂得满殿的太子哑口无言。英明皇帝便传旨,把德格类逐出宫去,从此不奉宣召,不得进宫。旁的太子也觉得脸上没有光彩,怏怏地退出宫来。独有皇太极心中不服,却暗暗地在外面买服文武百官,结党营私。这且不在话下。
却说明经略使杨镐,在沈阳城中一次一次得到三路兵队全军覆没的报告,吓得他神魂颠倒,手足无措。他一面写奏章报与神宗皇帝,一面立刻传出军令去,令清河城一路总兵李如柏的军队,赶速退回沈阳,保护城池。这萨尔浒山战役,明朝共阵亡兵士八万八千五百九十余名,将领阵亡三百十余名,烧死朝鲜兵士一万余名。
杨镐这时心中最挂念的,是他盟弟刘綎的尸首,便派了五十名兵士,悄悄地到阿布达里冈下去觅得刘将军的尸道来;用香木雕刻一个人头,装在死人的颈子上,又买了一具上等棺木,把他装下了,亲自送回北京去。刘綎的妻子见了丈夫的棺木,哭得死去活来。亏得杨夫人和她好,打叠起千言万语安慰她。从此刘綎的儿子便在杨府中养大,杨夫人便把女儿许配给刘公子,两家便在了眷属,刘夫人也得一个靠傍。
明朝自从吃了这个大亏,便牢守关隘,不敢问关外的事。
那建州皇帝便趁此机会取了开源城,又打破铁岭城:打败蒙古喀尔喀的军队,活捉酋长宰赛。扈尔汉又对英明皇帝说:“那叶赫部主,从前赖我婚姻,如今又帮助明朝前来攻我,这个仇恨不可不报。愿陛下下令征之。”英明皇帝说道:“朕并非忘叶赫之仇。只因那叶赫部主和我四贝勒有甥舅的名分,如今出兵打他,怕于亲戚面上不好看。”这时大贝勒站在一旁,跳起来说道:“从来说的大义灭亲,俺们要成大事的人,顾虑不得这许多。”英明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个话却也不错。”四贝勒便向父皇求得先锋元帅,带一万人马先行。英明皇帝亲自带了二万人马,随后行去,诸贝勒、大臣也随营听用。
却说那叶赫部主弟兄两人,一名金台石,住在东城;一名布扬古,住在西城。
他弟兄两人,自从明兵大败以后,便带着兵马逃回本部,刻刻防备建州兵来攻打他。
到这时建州兵果然来了,英明皇帝亲自攻打东城,却令贝勒攻打西城。英明皇帝攻到第三天上,打破了东城的外郭;心中还念郎舅之情,便令兵士大呼道:“金台石快快出降,饶尔一死!”那金台石站在城楼上说道:“努尔哈齐,你莫说这个话,我不是明朝人可比。
我和你在满洲地方一般是雄主,岂肯束手归顺?与其降汝,毋宁战死也!
“说罢,城上飞石滚木一齐下来,打得建州兵头破血流,倒在地下死去的却也不少。
英明皇帝看着大怒,自己摇着令箭,拍马跳上去。后面军士,张着藤牌,冒死猛攻,大喊一声,城墙坍了。建州兵一齐抢进城来,叶赫兵在城里还是拼死抵敌,金台石一手拉着他的福晋,一手抱着他的小儿子,在高台上躲避。建州兵四下里把高台围住,口中连喊道:”金台石快快投降!英明皇帝用好话劝慰着,又赏他母子酒饭,叫四贝勒陪着一块儿吃,说道:“他是你的哥哥弟弟和舅母,从此以后,你须好眼相看。”费英东看着金台石到底不肯下台,便喝声:“杀上去!”建州兵便一齐拿起斧子,砍那台柱子。
金台石在台上放起一把火来,顿时轰轰烈烈,烧得满台通红。建州兵在四下围着看着,那台烧到一半,便震天价一声响亮,台脚坍了,金台石还不曾烧死,从台上直翻下来。建州兵上去捉住了,拿绳子把他活活勒死。报与英明皇帝那里,圣旨下来了,好好地棺敛埋葬。他母亲听得了,便说:“待我先出城去和大贝勒说妥了,你弟兄再投降未迟。”当下他母亲出城来见大贝勒。大贝勒见他外祖母来了,便迎接进帐,十分恭敬。他外祖母说:“你两个舅舅极愿投降,又怕你父皇不许,特求俺来问你。”
大贝勒听了,立刻拿起桌上一杯酒来,喝下半杯,剩下的半杯,叫人送去给布扬古吃下,拍着胸脯说道:“我外甥保舅舅的性命如何?”
布扬古吃下半杯酒,吩咐开城,把大贝勒迎进城来,摆上酒席,他两人对酌起来。说起亲戚的情分,布扬古不住掉下眼泪来。
大贝勒一面催促他快投降去。布扬古便站起身来,走到后院去,和他妻子告别。
那福晋拉着布扬古的手,哭着说道:“听说金台石已被建州兵逼死,丈夫此去,须得处处小心。那努尔哈齐十分阴险,怕他不怀好意。”布扬古便挥泪而别,走到前院,和他弟弟布尔杭古一同跟着大贝勒到大营里去见英明皇帝。布扬古肚子里记得他妻子嘱咐的两句话:“刻刻提防。”他跨着马,走到营门口,不见有人出来迎接,心下便怀疑起来,勒定了马,不敢下来。大贝勒见了,忙抢上前来,拉住他的马缰说道:“你不是一个好汉!话既说定,还有什么疑心呢?”布扬古勉强下得马来,走进帐去,见英明皇帝铁板着脸儿,坐在上面。两旁站着许多侍卫,各挂上腰刀,眼睁睁地看定他,静悄悄的,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布扬古心里越来害怕,便屈着一条腿跪下去,心想他们倘要杀我,我一条腿不曾跪下,也可以逃得快些。半晌只听得上面吩咐:“赏酒!”便有侍卫捧着金酒杯,满满地盛着一杯酒,送到布扬古面前。布扬古看了这一杯酒,心头止不住乱跳起来,他心想:“这一定是一杯毒酒,我可不能吃的。”他便接过酒来,送到唇边去,一手擎起袖子来遮住,悄悄地把一杯酒倒在地下,也不拜谢也不磕头,便站了起来。只听得英明皇帝冷笑一声,吩咐大贝勒说道:“领你舅舅回西城去!”布扬古、布尔杭古两人急急退了出来,回到西城去。
那布扬古的福晋正盼望着,见丈夫平安回来,便笑逐颜开。
夫妻两人在内院重整筵席,浅斟低酌起来。吃到更深时候,便双双携手入帏上炕,做他的好梦去。正甜蜜的时候,忽然窗户外面跳进两个大汉来,手拿一条粗绳,上来套住布扬古的颈子。
见听得布扬古大喊一声,可怜活活的勒死了。他福晋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见了这情形,哭得死去活来。这时布扬古手下的侍卫已走得干干净净,还有谁来理会他呢?那两个大汉看看人已死了,便一纵身跳出窗槛去了。原来,这两个大汉是英明皇帝差遣来的,他见布扬古那种桀骛不驯的样子,怕他还有反意,因此打发这两个刺客来勒死了他,为斩草除根之计。那布尔杭古和大贝勒有郎舅之亲,便饶恕了他,这时,叶赫全部都投降了建州。
英明皇帝在东城住了三天,便班师回国去。人马赶到半路,忽然探马来报说:“前面有一小队兵马,打着蒙古旗号,拦住去路。还有一位将军,口口声声说奉了林丹汗之命,捧有国书在此,要见你建州皇帝。”英明皇帝听了,心想:“蒙古是西北大国,林丹汗又是蒙古王部的盟主,今既有使臣到来,不可怠慢了他。”忙吩咐扎住人马,传来使进帐。当下见营门外走进一个大将来,手捧国书,口称:林丹汗使臣康喀尔拜虎请英明皇帝安。说着,行下礼层。这时,大贝勒、四贝勒都站在一旁;四贝勒过去,接过国书来,送与他父皇。打开国书看时,见上面写道:统四十万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耶!明与吾两国,仇敌也;闻自戊午年来,汝数苦明国。今年夏,我已亲往明之广宁招抚其城,收其贡赋,倘汝兵往广宁,吾将牵制汝。吾二人非有衅端也,但以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