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双方又进入相持阶段。

同年9 月末,伊朗发动阿巴丹战役,突袭包围阿巴丹的伊拉克军队,将敌入赶回卡伦河西岸,赢得了开战一年来的首次胜利。几天以后,伊朗军队又发动布斯坦战役,收复了阿拉伯河岸的重镇布斯坦。

伊拉克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它原以为乘伊朗内乱之际,通过武力速战速决,可以逼迫伊朗订立城下之盟,彻底解决两国争端。然而,由于战争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宗教色彩,伊朗人民奋不顾身地投入保卫祖国的“圣战”,反而消除了内部纠纷,达到了空前的全国统一。而伊拉克士兵长期在异国作战,又遭到了意外的强烈抵抗,土气低落,并没能充分发挥装备优异的长处。

1982 年3 月18 日至29 日,伊朗在胡齐斯坦省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将伊拉克军队赶出了这一地区。接着,伊朗又发动“圣城”战役,于5 月24 日收复了霍拉姆沙赫尔。

至此,战场形势出现了明显的转折,伊朗军队开始占上风。6 月10 日, 伊拉克再次宣布单方面停火,10 天后又宣布从伊朗境内撤军,并于29 日宣布撤军完毕。然而,伊朗不愿意放过这难得的良机,他们乘胜追击,将战火燃烧到了伊拉克。针对伊拉克的停火要求,伊朗提出了一系列结束战争的条件:伊拉克必须承认自己是侵略者;萨达姆总统下台;赔偿伊朗1500 亿美元的战争损失等。伊拉克自然不会接受这些条件,于是战事又起。此后几年中,伊朗相继发动了“斋月”战役、“穆斯林伊本。阿基勒行动”、“回历一月”

行动、“曙光1 一9 号”行动、“胜利1 一9 号”行动等50 余次战役,使伊拉克领土战火纷飞,再无宁日。不过,由于双方军事力量大体相当,战线基本呈现胶着状态,没有太大的起落。

1988 年,伊拉克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度组织大规模反攻。到7 月份, 基本上收复了全部失地。7 月16 日,萨达姆宣布主动撤出伊朗的德赫洛兰地区,再次呼吁伊朗领导人结束战争。第二天,霍梅尼突然表示接受停火。历时8 年的漫长战争终告结束。

然而,两国紧接着又在谈判桌上展开了马拉松竞赛。伊拉克声称对阿拉伯河整条水道都拥有主权,伊朗则强调应执行阿尔及尔协定;伊朗提出伊拉克应从所占伊朗领土上全部撤军,伊拉克则要求先清理阿拉伯河水道;伊拉克提出立即释放和遣返全部战俘,伊朗则表示撤军是交换战俘的先决条件。。

谈判持续了两年仍无丝毫进展。直到1990 年8 日,伊拉克出兵吞并科威特后,两伊关系才出现真正的转机。伊拉克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于8 月15日宣布与伊朗“全面和解”,重新接受了阿尔及尔协定,从伊朗领土上全面撤军,释放了所有的伊朗战俘。萨达将姆8 年的“战争成果”,一夜之间拱手让给了伊朗。

一场“圣战”结束了。

然而,另一场同室操戈的“圣战”又开始了。

(雪冰)

赎罪日战争

1974 年6 月某日的午夜,在苏伊士城的上空,回荡着海关大楼的报时钟声,寂静的夜晚充满和谐的气氛。

距海关不远的一座三层楼的建筑里,埃及军队总参谋长沙兹利中将正凭栏远眺。他刚开完高级军官的作战会议,下达了即将开始的战役的作战命令,心中的激动尚未完全平静。众多的参谋人员站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只有他的助手、作战部长阿利德上校立在右侧。“将军,你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上校对沙兹利说。沙兹利抬了一下右手说:“不,给我一挺咖啡吧!”他回过身来不无感慨地对上校低声说:“别无选择,我只能在斋戒与赎罪的时刻同时进行祈祷和战争。”上校挺了下身子答道:“你是对的。”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战争将要到来,他们和平时一样在梦乡中微笑。就连运河东岸的以色列士兵,他们在巴列夫防线沙垒的后面,也和他们的同胞一样,进入了神圣赎罪日的祈祷中。按照宗教的习俗,他们停止了进食和一切活动,只是虔诚地向上帝忏悔赎罪。

而此刻,在运河的西岸,阿拉伯人虽在过斋戒月,祈求和平、祈求真主保佑,但他们的军队正准备投入战争。阿拉伯各国首脑们酝酿已久的复仇计划——从以色列入手中寺回25 年来3 次战争中丧失的国土。计划,今天就要付诸实现。埃及士兵们早已整装待发,他们正在默颂古兰经,迎接战争的到来。

时间像苏伊士的河水,缓缓流淌,当钟楼上的时针指向下午2 时,秒针在12 的数码上定格的瞬间,从以色列的防御工事中,传出了“轰!轰!”两声巨响,两股黑色的烟柱夹带着运河的沙粒直冲天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对峙多年的局面打破了,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之战的帷幕拉开了。

早在8 个月之前,在埃及首都开罗,所有阿拉伯国家军队的首脑都聚集在联盟大厦里,他们都是将军,年龄在40 到50 岁之间,是阿拉伯当代贵族和政治界的精华,为了商讨未来战争的共同战略,他们走到一起来了。

在数百名将军中,有一个人情绪特别好,谈笑风生,精神抖擞,他就是沙兹利中将。他个儿瘦高,外表刚毅,留着刷子样的短发,穿着粗呢料的埃军制服,在军人气派中又透出几分儒雅的气质。他在说话时,常露出一副雪白的牙齿,十分引人注目,他是这次会议中最活跃的人物。

会上,各国将军对如何攻破以色列防线的问题始终提不出最佳方案。“我方如何渡过运河?渡河时如何对付以色列的空袭?”沙兹利沉思良久后发言说:“只要我们能在以色列防线前沿构筑起桥头阵地,离他们越近越好,这样我们就不会受到敌人空军的重创。”接着他又直率地陈述了阿拉伯军队以往的错误,他满怀悲愤地说:“我们阿拉伯民族的人口和经济财力部占有优势,但在前3 次战争中我们都失败了。”所有的将军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中将口若悬河,把敌人的形势分析了一通,又向众将军说“现在好了,我们的处境决不是敌人所想像的那样糟糕!为了战争,所有的军队都要合作,把这场战争作为一次民族行动。”他越说越激动,竞站了起来挥着手臂大声说:“我们应该成为能在世界上昂首阔步的人,如果这一点办不到,在座的将军们都可光荣地去死、去殉职。

埃及总统萨达特听了这番话不住地点头,他认为沙兹利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会后,紧张的战争准备开始了。在戈兰高地,叙利亚的军队进行着隐蔽调动。处于正面战场的埃及,由于和以色列军队仅一河之隔,因此备战的难度极大。而沙兹利中将对此早已胸有成竹。他叫来作战部长阿利德上校下达命令:一切战备行动都必须在夜幕下进行;所有人不准在行动中发出声响;一切战车减速行进,分批依次地朝前沿阵地移动。并严格规定每次行动必须在黎明前停止,任何人不得违反。上校临走前沙兹利口授了另一条命令:“允许前沿阵地部队的士兵,白天在工事前一面休息一面加固工事。”上校笑了。

埃及部队的调动,直到赎罪日的前几天才被以色列情报局察觉。在这之前,以色列士兵虽听到了埃及坦克的隆隆声,但他们习以为常,并不怀疑。

一天夜里,与沙兹利地位相当的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长大卫·埃扎拉中将在阵地上巡视,一个士兵对他说:“将军你听听。。”他竖起耳朵听了一会,终于听到了“嚓嚓”的脚步声和轻微的马达声,但他把手一挥:“这是萨达特和沙兹利为了让他的士兵干点什么,或许是为了让士兵运动运动加强消化。”他根本不把这些当回事。

他想:“运河西岸的埃及部队的调动,仅仅说明埃及在准备防御,因为阿拉伯人总是挨打的”。

其实,他完全错了。

埃及部队按预定方案集结完毕后,沙兹利中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在下达命令前,他对作战计划进行了最后的修正。

沙兹利边看地图边问:“上校,你认为以色列人真会在今天全部去向上帝祈祷赎罪吗?我不敢相信。”

“将军,你该不会忘了宗教的戒规比军队的命令更残酷吧?”上校反问将军。

“是的,我只是担心偷渡过河后,我们还要等待10 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太长了。”将军沉思片刻后又对上校说:“如果我们的士兵在运河的隐蔽处埋伏下来这不就行了?不过你必须亲自去检查他们的爆破装置和通讯器材是否绝对可靠。好吧,现在我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