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豫陕大道,车辚辚马萧萧,骑兵、步兵、炮车,卷起漫天的黄尘,由陕西商洛、潼关,分为两路,进入河南境内,在洛阳汇成一股。

    在洛阳稍作停留,补充完给养混个弹药后,经郑州、开封,一路沿着黄河左岸,经菏泽、定陶,进入山东省境内。

    这是唐秋离在黄河流域布置的最后一步棋,他对韩复榘韩青天大老爷的部队,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历史上韩复榘的部队,日本人离得老远,还没有听见枪炮声,就一溃千里。

    丢弃了黄河天险,山东大地,其实,韩复榘的部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皆因遇到这么一个指挥官,才丢了这么大的脸面。

    还有让他动心的,韩复榘手里有一支空军力量,尽管飞机的数量不多,也都是一些双翼的老式飞机,可那毕竟是长翅膀的家伙,关键的时候,能派上大用场,为此,他给定边特区发去电报,马上在定边修建野战机场备用,各种设施,要最好的,先期培训一批地勤人员。

    他给韩复榘的电报,是以命令的方式下达的,说起来,韩复榘还是自己的下属,凡是黄河流域指挥部的部队,可以自由到各地驻防,给他电报,就是一个通知,为迎接**师的部队,提前做好准备。

    对于**师的部队进入山东,韩复榘是相当的不高兴,他给唐秋离的回电中称:“唐副委员长勋鉴,山东省的防务和地方治安,本省部队,可全力担负,且绰绰有余,另外派部队进驻,恐浪费军力。”

    “再者,贵军远道而来,系外乡客军,若与本土军士发生冲突,以致酿成两部火拼,与唐副委员长和我的面子上都说不过去,往唐副委员长三思而后行,收回成命。”

    一句话,干脆拒绝,你们一个人都不要来,山东省的事儿,俺韩某人摆得平,就不用你操心了。

    韩复榘认为唐秋离此举,是从他嘴里夺肉、饭碗里抢食,捞过界了,对他的根本利益是个极大的威胁,山东是俺韩复榘的私人地盘儿,也不打听打听,自从俺抢到山东的地盘儿,这么多年来,还没有那个军头往这派过一人一枪。

    就算是蒋委员长也不例外,可人家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硬生生的拒绝,也没有合理的借口,这口气咽不下,等他们站稳脚跟,一切都晚了。

    于是乎,韩青天韩大老爷,立马乘坐专机飞抵南京,在蒋委员长那里,直接告了唐秋离一状,说他是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以便将来和蒋委员长您争夺天下。

    蒋委员长听完,面无表情,丢给他一句话:“此系黄河流域战区指挥部内部事务,正常的部队调动,军事委员会不必插手,你看与唐副委员长协商,找出一个好办法。”

    得,直接给打回来了,韩复榘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你们这是商量好的,眼馋我老韩的地盘儿,找个借口来争夺了,都他妈是蛇鼠一窝,一路货色。

    南京没有效果,韩复榘心生一计,不断的制造麻烦,刘铁汉沉着应对,一一化解,并且给了韩复榘几个暗亏,搞掉了他一万多人马,韩复榘这才老实,无可奈何的接受了既成事实。

    刘铁汉的部队站稳脚跟之后,迅速在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各个要点,建立了防线,一部分部队,在黄河南岸,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针对日军有可能发动的强行渡过黄河战略,做了相应部署,这也是**师东北挺进指挥部的第二道防线。

    所有的事务都安排妥当之后,唐秋离返回阔别几个月的北平,这才是他最为关心的地方,据情报,日军在各地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而且都是以我军现驻守地为目标。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时间不等人,得马上安排进行此事。

    (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八章 完成部署

    三百九十八章  完成部署

    刘铁汉部队进驻山东,大部分部队沿着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馆陶、临清、武城、德州、乐陵、小泊头等地展开,建立防线,小部分部队,在黄河南岸建立第二道防线。

    除此之外,刘铁汉好肩负这一个重要的秘密使命,一旦日军在上海登陆,刘铁汉之主力部队,迅速南下华东地区,加入淞沪战场,这也是蒋委员长都不知晓的战略预备队。

    日军一旦在淞沪战场得手,北上可威胁唐秋离的黄河防线,在他背后插一刀,与华北的日军,对他的部队形成夹击之势,黄河流域战区的部队,将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局势堪危。

    如果日军在上海登陆成功后,不北进,而是由东往西打,直取南京,围攻中华民国的首都,则历史上的大惨案,不可避免的发生,而日军确实采取的这种进攻态势,这是唐秋离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也是他终生无法原谅自己。

    日军在华北地区不能速胜,被自己纠缠在华北地区,每天都承受着大量的损耗,日军大本营是不会坐视这种僵局不理,不符合他们的整体战略构想,定会开辟另外一条战线。

    而上海则是最佳的地点,一来占领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江浙地区,二来可以攻占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从历史资料上看,日军确实是在华北战争开始刚刚一个多月后,就急不可耐的在上海动手,不过,却是由日本海军抢先动手的,

    唐秋离站在大幅的中华民国地图前,颇费脑筋,除了黄河流域自己可以放心之外,环顾万里海岸线,处处都是薄弱点,有海无防,日军可以在任何一点实施登陆作战。

    只是,他现在还不能统筹全国战略布局,担心也没有办法,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刘铁汉的部队,兼顾两个战略方向,兵力显得薄弱一些,弄不好,疲于奔命,两头都顾不上,顾此失彼,那个方向的兵力都不够用。

    他马上给秋生哥去电报,定边机动兵团,立即按照野战部队的标准,进行编组,征召后备役兵员,扩充部队,总兵力要达到五个步兵旅,两个炮兵旅,一个防空旅共七万六千人左右。

    此外,从黄崖洞警备旅、新兵补充旅,抽调训练完毕的新兵,组建**师**第九旅,**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共四个旅的部队。

    **第九旅旅长,由原**第二旅副旅长乔满山担任,**第十旅旅长,由原**第三旅副旅长牛双全担任,**第十一旅旅长,由原**第六旅副旅长任兆全担任,**第十二旅旅长,由原**第七旅副旅长陈寒担任,每个旅的兵员为一万两千人。

    另外,组建炮兵第五旅,旅长由原炮兵第一旅副旅长曲江担任,组建炮兵第六旅,旅长由原炮兵第二旅副旅长唐秋山担任,这是唐秋离的一位堂兄,是跟随他第一批起兵的元老,时年只有二十四岁,却是一位久经战阵的老将。

    这部分兵力,除了**步兵第十二旅,炮兵第六旅留在华北地区之外,其余的三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全都划归**师副师长唐秋生指挥,组建**师苏鲁机动兵团,由唐秋生担任总指挥,兵团下辖八个步兵旅,三个炮兵旅,一个防空旅,兵力共计十二万人。

    定边的部队于五月十六日,从陕西定边出发,经商洛、卢氏到达河南洛阳,黄崖洞的三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于五月十七日出发,经山西长治、晋城到达河南洛阳,部队汇合后,于五月下旬,进入山东境内,在山东南部的枣庄、临沂、江苏北部的徐州一带驻扎。

    就这样,唐秋离在山东以及未来的淞沪战场一带,布置两个兵团,共计二十六万多人兵力,并且是**师的两个副师长亲自带领,可见,唐秋离对这一地区的担心和重视。

    唐秋生的苏鲁机动兵团十二万人,进驻山东的临沂和枣庄一带,韩复榘又不高兴了,他觉得唐秋离是得寸进尺,欺人太甚,先是那个刘铁汉的十四万人,后又来了他的哥哥,也带了十二万多人,这是相中山东这块宝地了?

    南北两下一夹击,我韩复榘成了饺子馅儿,这还了得,他言辞激烈的给唐秋离去了一封抗议电报,责问唐副委员长这是何意?是否要对我老韩下手?

    还给南京的蒋委员长去了一份很委屈的诉苦电报,对于这样的猪头加混蛋,唐秋离懒得和他废话,都什么形势了,日本人已经把刀磨得寒光闪闪、冷气森森,正准备下手,你还抱着争地盘儿、占山头的心思,要是你韩复榘能撑起山东的局面,我何苦把二十多万兵力,部署到远离华北前线的地方?

    剩下能使用的机动兵力,不过二十几万人,要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